手机版
1 1 1

“公仆”的一天——记四川蓬溪县拱市村党支部书记蒋乙嘉(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5月8日,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

  天还没亮,蒋乙嘉就起床了。六点起床是在外经商多年的蒋乙嘉回到拱市村7年以来养成的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蒋乙嘉今年56岁,在兄弟中排行老四,和他年纪相当的村民都亲切地称呼他“蒋四娃”。

  起床后,蒋乙嘉照例要在村子里先走上一圈。记者随他穿行在村间道路上,路两旁是成片的稻田、莲藕,早上湿润的空气里带着淡淡的荷叶清香。放眼望去,村民们或是在藕田里锄草,或是忙着灌溉。

  走了十来分钟,迎面碰到正抱着孙子玩耍的村民唐相章。“老唐,孙子多大了?”“今年都3岁啰,还得感谢你啊,不然儿媳妇都娶不上,哪来的孙子啊?”抱着孙子,唐相章乐呵呵地回答。

  唐相章清楚地记得,2006年时,儿子都已经27岁了却始终娶不到媳妇。“这么烂的路,这么穷的村,哪个姑娘愿意来哟?别人介绍过几个,刚到村口一看扭头就走了。”想起以前的日子,唐相章还是忍不住连连摇头叹气。“现在好啰,路平坦得很,小车、大货车,啥车都可以开进来了。”唐相章笑着说。

  告别唐相章老人,蒋乙嘉走进路边的一块田坎。66岁的村民蒋国东正在查看稻田里的水量。看到蒋乙嘉过来,老人远远地就开始招呼,“蒋四娃,今年水够了,秧苗长得好哟。”蒋乙嘉走到一处竹节堰前弯下腰去,撑开大拇指和食指,仔细丈量水渠里水的深度。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蒋乙嘉的眉头皱了起来:“水渠里的水量太少了,这样不行!”叫来正在稻田里灌溉的村民荣远伍,“一定要留够水量,一是防天旱,二是才能把养殖搞起来。”站在旁边,荣远伍仔细地盯着蒋乙嘉的每一个动作,犹如学生上课一般专注。

  看到蒋乙嘉来了,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热情地跟他打招呼。除了拱市村村民,他们还是村里的四川力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家门口打工,过去想都不敢想。”去年第一个月领到2100元工资时,58岁的荣远伍称“感觉在做梦”。一家四口2.8亩地,与家人商量后荣远伍将其中1.2亩地带头流转给了四川力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栽上了柚子树。为啥?“蒋四娃从来不说空话!”荣远伍说,“公司发展了,我们从公司分得的土地收益自然就多了。”

  在村里走了一圈之后,已临近中午。蒋乙嘉向村文化体育中心赶去。在那里,他将与从四川绵阳赶来的客商杨发林签订购买天宝蜜柚种苗的合同。

  “这里什么都有哦。”唐相建主动当起了导游,一楼设置了村办公室、医疗室、爱心超市;二楼则以学习培训为主,有多媒体远程教育中心、党员活动室、书画长廊,还有文化茶馆、图书室……建设规格完全参照一线城市社区活动中心的标准。

  “蒋四哥说了,我们虽然是农村人,但要像城里人一样有素质、有文化。”唐相建说,村民们还组建了农民艺术团,从外面请来专业老师指点;一些外地书画艺术家闻讯而来,长住村里创作……

  来到村文化体育中心一楼的村支书办公室时,蒋乙嘉正与杨发林签订天宝蜜柚种苗销售合同,从杨发林处购买1500株红肉蜜柚、1500株白肉蜜柚以及800株金根。此时已是下午3点40分。

  “种蜜柚,初步估算平均每亩地每年收入比种庄稼要高一倍多。”蒋乙嘉细数着这两年通过四川力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起来的产业:莲藕100亩、稻田养鱼150亩、特种水产养殖100亩、蜜蜂养殖1000箱、培育地涌金莲15000株……

  签完合同,蒋乙嘉抬脚就往外赶。“去看看昨天下午栽下的百来株柚子树。”尽管昨天忙完后,他就连夜打着电筒过去看过一次,但蒋乙嘉还是有些不放心,说“还得去看看”。

  行至前日新栽下的柚子树地里,记者看到,柚子树间距错落有致。“你们明年来就可以吃柚子了。”蒋乙嘉抚摸着面前的一株柚子树说,全村目前栽种150亩白肉蜜柚,每亩111株。“在这片柚子树地里,我们准备利用株与株间的空地间种地涌金莲,那个观赏、药用价值都很高,一株在北京最高能卖到4000元。”

  傍晚6点10分,蒋乙嘉将记者一行人送到村口时,电话响起,邻村的新任村支部书记打电话给蒋乙嘉,说想到拱市村学习取经……

  延伸阅读:

  拱市村盛开的地涌金莲——记四川蓬溪县拱市村党支部书记蒋乙嘉(上)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0日 07:02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