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党委书记 院长刘运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烟台毓璜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运祥

    “要做,就要做的最好;要干,就要力争一流”。这是全国先进工作者、烟台毓璜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运祥同志的一贯追求和执着信念。“于人无愧于尽心,于事无悔于尽力”。他是这样说的,亦是这样做的。正是凭着这样一种执着和信念,他不仅在专业技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更是在医院管理上成绩斐然,成为业界令人称道的佼佼者。

  他1953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栖霞市,1972年参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现为烟台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烟台毓璜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兼任山东省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烟台市科协副主席,青岛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一、他勇于开拓进取,带领全院职工二次创业,推动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自1997年底担任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以来,他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带领全院广大干部职工二次创业,使这所百年老院焕发了勃勃生机,步入了医院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医院综合实力跨入了国内同级医院、省内同行业前列,为提升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保障烟台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任职12年来,医院固定资产总值由7000万元增至12亿余元,增长了16倍多。其中医疗设备资产由4000万元增至6亿余元,增长了14倍。开放病床由718张增至2000余张,增长了1.8倍。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由23人增至540余人,增长了22倍。年门诊量、住院量和手术量分别由63万人次、1.6万人次、1.5万例增至134万余人次、6.3万余人次、4万余例,同比分别增长了113%、294%、167%.医院先后跨入了“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全国执行药品、医疗收费价格十佳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等先进行列。

  二、他长于医院管理,技术与服务并重,各项建设都实现了突飞猛进。

  他准确把握医学技术发展方向,培育打造了“组织器官移植、腔镜微创手术、内镜下治疗、介入诊疗”四大特色技术,形成了技术质量优势、规模优势和领先优势。医院年开展肾脏移植130-160余例,技术规模和水平居国内前列、省内首位。年开展腔镜微创手术4000余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知名医院派员来院学习或邀请前往指导手术。年开展内镜下治疗15000余例,技术水平和规模国内领先。年开展介入诊疗项目5600余例,其中心脏介入2300余例、脑血管病介入530余例,“经腹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等为国内首创。消化内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心内科、儿内科、中西医结合7个学科被省卫生厅评定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是目前省内地市级医院中最多的。消化内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妇产科等学科的综合实力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及香港和内地20余个省市的病人慕名前来就医。

  他瞄准世界前沿,投资近3000万元建起了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心实验室,被山东省科技厅、烟台市科技局分别命名为“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烟台市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中心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863”(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子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863”、“973”项目分别填补了山东省卫生系统、医院系统的空白;中心实验室还成功获得了5枚符合国际鉴定标准的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人体克隆技术的国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给予报道,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多个国家电视台转播报道。仅2001年以来医院就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140余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奖7项、三等奖14项。

  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全国卫生系统率先实行了“首接负责制”、“无假日医院”等,极大地方便了病人,《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等几十家新闻媒体转载报道。2002年以来,他又在全国卫生系统率先实施了医院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第一个全面地阐述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与内涵,提出了人性化服务的核心、模式、效应和构成四大体系,为人性化服务的全面推行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他主笔编写了国内首部医院《服务规范》、《服务指南》,《中国医院报》全文刊载,中国医院协会专门在烟台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荐。《中国医院》杂志以首篇论著的形式发表了他关于人性化服务的8篇论文。他先后应邀10余次在全国性会议上做专题讲座,全国上千家医院、计生机构前来交流学习。人性化服务的推行,极大地提升了服务层次,和谐了医患关系,在2007—2009年烟台市“万人评窗口”活动中,医院分别名列公共服务类窗口第9名、第8名。

  他以打造一流的数字化医院为目标,在国内首家开发建设了三层结构的HIS系统,以此为基点,建成了HIS、CIS、LIS、PACS、0A等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共 80余个子系统,系统之间高度集成,信息共享,适用性、先进性、稳定性居国内前列,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联合在烟台召开现场观摩会,全国300余家医院前来参观学习。

  三、他专于医院建筑,精心设计筹建了12.3万余平米的一体化医疗大楼,被誉为现代医院改扩建的成功典范。

  为彻底改善就医环境,1999年以来,他大胆决策,将4万余平米空间狭窄、条件简陋、破烂不堪的分散式旧医疗建筑全部拆除,利用6年多的时间,在原址上分三期改建了12.3万余平米现代化的一体化医疗大楼。大楼外型中西合璧,庄重古朴,温馨典雅;内部功能完备,布局合理,流程简捷,实现了门诊环境宾馆化、住院环境家庭化、陪护环境亲情化、庭院环境生态化。这些都是他主持设计完成的。他还创新性地设计了镂空幔帘、多功能坐椅、两用坐便器、产科儿科加宽病床、卫生间专用水龙头等人性化服务设施,充分体现了其一切为了病人的理念。自新大楼启用以来,全国已有6000余家医疗机构前来参观学习,被誉为全国现代医院改扩建的成功典范。作为业界的专家,他受邀担任了《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副主编,这在目前全国医院院长中是唯一的;应邀参加了浙江、河南、山西等10余家省市级新建医院的设计方案评审;应邀10余次在国际或全国性医院建筑会议上做经验介绍。

  2009年以来,他又主持完成了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医院周边拆迁改造。他全身心地投入,全方位地调度,没有双休日、节假日,说服动员,攻“坚”克“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拆迁住宅1278户、非住宅45户,共10万余平方米,是近年来烟台市范围内拆迁户数最多、拆迁难度最大、拆迁速度最快、拆迁过程最稳的 “亮点”工程,创造了烟台旧城改造拆迁史上的“奇迹”,被广大群众评为“2009年度烟台市十大新闻”。目前,在他的主持下, 5栋居民回迁安置楼、1栋医院停车场暨病房综合大楼,共约30万平米,已完成图纸设计,并陆续开工建设。预计两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届时,医院将成为一所床位3000张、技术、设备、环境、服务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周边交通拥堵、居民生活环境差等问题也将一并得到彻底解决。

  四、他精于技术创新,主持开展了50余项消化内镜下治疗新技术,开创了一种微创治疗消化疾病的新方法。

  自医学院校毕业以来,他长期奋斗在医疗工作第一线。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尤其是近10余年来,作为消化内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积极带领和支持本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内镜下治疗的研究与探索。在他的带动和支持下,消化内科成功开展内镜下治疗新技术50余项,治疗病种达40余个,其中3项填补了国内空白,10余项填补了省内空白。

  内镜下治疗技术较之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恢复快,且安全有效,在临床推广应用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如,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的“急诊内镜下胃底静脉栓塞术联合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治疗肝硬化大出血”,挽救了500余名肝硬化大出血患者的生命,经专家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电子子母胆道镜检查及治疗技术”、“小肠腔内超声技术”,是目前全国能够开展此类技术为数不多的几家医院之一。率先开展了“内镜下胃-小肠联合造瘘术”,经文献检索为国内第二例。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小探头超声指导下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经内镜腔内折叠缝合术”、“十二指肠镜下乳头部肿瘤切除术”、“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及治疗”、“胰胆管腔内超声检查”、“内镜下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内镜下粘膜下肿瘤全层切除术”等1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目前,消化内科年开展内镜下治疗6000余例,其中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200余例,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130余例,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技术320余例,小探头超声检查及其指导下治疗300余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600余例,无论技术规模、层次,还是治疗病种,均居省内首位、国内前列,被省卫生厅评定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

  五、他勤于科研创新,主持完成了10余项科研成果和30余项学术成果。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他勤于总结、完善和提升,先后主持开展课题研究10余项,指导或参与课题研究20余项。他主持完成的成果3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余项获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和烟台市科技进步奖。他主持完成的“内镜下介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癌肿的临床应用研究”、“小探头超声指导下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了推广应用。他主持完成的“内窥镜动态影像网络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数百家医院前来参观学习。

  他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3C-嘧塞西啶呼气试验定量评估慢性肝病患者生化及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研究》等2篇论文在医学顶级杂志《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被SCI收录。在《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另外,他还主编出版专著6部,其中《胃肠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先后再版3次。《实用消化内镜治疗学》再版2次,是目前国内内镜治疗学方面唯一的一部大型专著。

  六、他注重对外交流,搭建了消化内镜领域中外交流的学术平台。

  他积极倡导国内外专业技术人员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并身体力行。以他为主要负责人的“内镜下治疗系列技术”被卫生部列为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他所在的消化内科被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授为“消化内镜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山东省培训基地”,是目前全国地市级医院中唯一的,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消化内镜专业技术人才。作为研究生导师,他带教青岛大学医学院研究生6人,其中4人已取得相应学位,顺利毕业。

  他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为依托,带领全科人员每两年主办一次“烟台国际消化内镜治疗新进展高级论坛暨手术演示会”,现已成功举办了4届。来自德国、日本、香港等世界一流的消化内镜专家,以及国内30余个省市的专家、代表近千人参加会议,会议上不仅安排高层次的学术讲座,而且进行数10场的内镜手术现场演示,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他所带领的专业团队。目前,该会议已成为消化内镜领域学术交流的“品牌”平台,是国内规模最大、专家层次最高、会议效果最佳的盛会之一,被誉为消化内镜技术的“盛宴”,极大地推动了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辉煌源于创造,绩效来自管理。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00年,他被遴选为为“烟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被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烟台市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年,被省医院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分别授予“山东省优秀院长”、“全国优秀院长”称号; 2006年,被省医院协会授予“山东省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贴;2008年,被中国医院协会授予“全国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是全国5人之一、山东省内唯一的;2009年,被评为 “烟台市百名为新中国成立和烟台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烟台市十大医界名人”,荣获“烟台市十大杰出人才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目前,他正带领着他的团队向着新的目标奋进。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0日 00:16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