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河南理工大学刘志怀援疆七年:“哈密已成我第二故乡”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刘志怀(右一)在指导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人员编辑视频。陈金岭摄(人民视觉)

  河南理工大学援疆干部刘志怀最近好事连连:7月11日,在喀什举行的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上,他被授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先进个人”,并作为河南省援疆干部代表光荣走上领奖台;6月29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会议上,他被选举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刘志怀坦言自己“很忐忑”。“我只是成千上万名援疆干部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但组织上给了我这么崇高的荣誉!”刘志怀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就是比别人多了一份坚守和坚持。”

  援疆干部通常三年一轮换。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河南省对口支援哈密,到目前已选派三批600多名援疆干部到哈密工作,刘志怀是唯一连续三批参加援疆的“资深援疆干部”。2010年12月,时任河南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的刘志怀作为第七批援疆干部进疆,担任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至今已在这个岗位工作了7年。

  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原是一所中职学校,2014年升为高职。刘志怀初来乍到,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等诸多困难还没解决,就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我可以没有英雄壮举,但决不能碌碌无为。”

  2011年,学校开始进行国家及自治区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刘志怀发挥专长,主动请缨,主持其中的关键项目“数字化校园”建设任务。由于缺乏专业建设人员,他既要制定方案,又要组织实施,前后共编制了12本设计方案、12本招标文件,编写了约50万字的实施方案。2013年底,当刘志怀的首个援疆任期即将结束时,一个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数字化校园已初步建成,涵盖学校行政管理、学籍管理、教务管理等方方面面。

  一起来的援疆干部纷纷收拾行囊回去了,刘志怀却留了下来。“在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支持下,准备组建新疆首个能源产业研究院。”刘志怀说,这件事是他和援疆前指动议促成的,他要负责到底,不能“撒下不管”。

  刘志怀告诉记者,因为爱人从小随父母在新疆塔城出生长大,第一次送他出征援疆时,爱人还挺开心的。但听说刘志怀要接着在新疆工作三年,爱人流下了眼泪:孩子还在上学,双方父母都已七八十岁高龄,刘志怀母亲还偏瘫在床,家里需要他这个顶梁柱。

  “自古忠孝难两全。”刘志怀对这句话的体会最为真切。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河南理工大学与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于2014年正式成立。研究院得到河南援疆两期共4100万元资金资助,目前项目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刘志怀作为项目负责人,一边完成受援学校的各项工作,一边从事研究院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他经常深入一线,为项目选址、用地审批、项目规划、图纸设计等工作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积极协商,通常回到学校时食堂已没了饭菜。

  刘志怀初到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时,学院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只有5名。他发挥桥梁作用,鼓励年轻教师攻读河南理工大学在职硕士学位。截至目前,河南理工大学已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紧缺专业“二学历”教师23名、工程硕士15名。他本人也通过言传身教,带动信息网络中心4名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并要求学院其他援疆干部通过教课、示范、实操等,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与技术队伍。

  “刘志怀在管理方面很有章法,主持推动学院每月进行绩效考核,并推动学院定编定岗。”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国强告诉记者,刘志怀曾提议把学校从教学和管理岗位上退下来的同志充实到后勤岗位上,辞退聘请的临时工,一年下来为学校节约费用80多万元。

  由于刘志怀对学校情况熟悉,加上班子成员人手紧张,今年开始的第三个援疆任期,学校安排他在原来分工负责信息化建设、纪检、宣传、人事等工作的基础上,新增分管全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我有幸赶上了哈密职业教育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刘志怀说,常年离开父母家人,也有思念亲人的烦恼,但看到学院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哈密,已成我第二故乡……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7日 04:13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