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毕世华:一心为民的党代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边境村落红岩村,毕世华年初巡查边境时,一颗地雷让年仅37岁的他永远失去了左小腿。如今,他不得不拄着双拐在家中进行复健训练,无法再像往常一样,花上一两天时间去巡逻他守护的117号至121号界桩,一段6.7公里长的边境线。

  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他认真履职,关注民生,村民评价他:“带领我们致富,也对老百姓好,我们信赖他。”

  作为外事界务员,他曾冒着炮火在边界插上国旗,也曾细致入微处理边民纠纷,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泥腿子外交官”“活界桩”。

  作为曾经的村党总支书记,他带领村民布下的四大产业,让百姓尝到了致富的甜头,也让这个边境村落成了一个大的“活界桩”。

  关注民生事业 党代表深得民心

  毕世华家的饭桌很矮,妻儿坐的都是矮板凳。自从腿受伤后,他不得不搬个高凳子,突兀地坐在孩子中间。37岁的彝家汉子,皮肤黝黑,身材偏胖,不苟言笑时显得特别严肃。在一双小儿女前,又温情了起来,不时给儿女夹菜,叮嘱他们多吃点。以前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重新补过,希望来得及。

  妻子左建芬说,受伤以前的毕世华总是早出晚归,经常不到晚上12点是不着家的。常常回家时孩子睡着了,出门时孩子还没醒来,同一屋檐下,父子一星期见不到面都是正常的。

  2004年至2012年,毕世华曾先后担任红岩村委会主任、村党总支书记等职,他还有个光荣的身份:党的十八大代表。

  红岩村原来每个自然村都有小学,入学率99.8%。撤点并校后,只留下了3个,中心完小位于沙坝田村。对于刺树丫口自然村60户人家来说,孩子上学需要走路20多公里。2012年,刺树丫口村辍学儿童达到30%因为远,父母一般等到八九岁才送去读一年级,读着读着就不送了。继续送孩子的,生产也常常被耽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作为党代表,首次履职时,他关注的就是边疆少数民族教育。当云南团讨论十八大报告时,他就提出了撤点并校带来的不便这一问题。

  后来,“十八大巡讲团”来到南伞镇时,毕世华专门又为此事作了报告。巡讲团专门派人实地调查,并写了论证报告。

  2014年开始,校点开始恢复,其中刷布场自然村、红岩自然村两个校点进行重修,并增加规模办学,坝子队自然村直接恢复上课。

  除了关注能不能读书的问题,毕世华对怎样让孩子们得到好的教育也很重视。早年因为家穷,毕世华初中毕业就没再上学。还是红岩村党总支书记时,他就专门去临沧市办学最好的学校拜访校长,取经怎么抓教育。听取建议后,回到村里每学期也组织村小学的老师来一场考试,就考“我为什么当老师,我要如何教学生”。考得第一名的老师,由村委会奖励一个月工资,其先进经验拿去跟同校老师交流,一起培养学生兴趣。此外,村里还经常开会,要求家长支持孩子读书。

  这个项目,从2010年开始,组织了三年,有三位老师获得了奖励。教育部门认可此事,老百姓也觉得老师多学习才能教出好学生,也很支持。村民对毕世华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布下致富产业 美好家园固边疆

  毕世华将“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的党建12字箴言牢记心里。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和干部。作为党员干部更要积极带头贯彻落实好上级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带头干好村里的事务,群众才会信任,基层党组织才能发挥聚人心、固边疆、建设美好家园的作用。毕世华说,通过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致富,最能聚人心,从而达到固边疆的作用。

  在红岩村咖啡+澳洲坚果套种基地,咖啡树上垂满了暗红色的果实,红岩三组村民龙卫强正忙着为咖啡称斤装袋。

  1997年,毕世华初中毕业进入红岩办事处(后更名为红岩村委会)做文书,同时参加了云南省委党校镇康分校连续六年的学习。此时,从小尝过贫困的他,开始把改善村里交通,解决群众用水,配置产业,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纳入梦想。

  很快机会就来了,20045月,25岁的毕世华当选红岩村委会主任。之前,他参观了镇康县甘蔗种植示范点白岩村委会,觉得红岩村老百姓也有潜力种甘蔗增收。

  “说破嘴皮子,不如做出实事。”已经在村委会待了7年的毕世华,意识到带农民去实地考察的重要性。我们把邻村种甘蔗怎么赚钱说得天花乱坠,不如让他们实地观摩,自己去跟农民了解可以赚多少钱来得实在。

  原来习惯种包谷,现在种甘蔗前景不知,还得推掉一部分耕地做产业路,有的村民不愿意了。

  怎么办?毕世华白天跟着村民一起下地干活,晚上直接在村民家里住下。党员干部齐上阵,用了一年时间才说服每一位农户。

  即便如此,第一年种村里也只种了560亩甘蔗。所幸次年糖价回升,村民很快发现种甘蔗亩产收入是种包谷的近4倍,不用催都主动要求种植甘蔗了。

  2006年,毕世华陆续被派去云南农业大学、华西村、小岗村、农科村学习。跟各个省的精英讨论交流后,得出一个发展方向,边境自然村得因地制宜布置产业,靠山吃山,把地盘活才行。

  毕世华和村“两委”反复商议决定,在海拔1200米以下种甘蔗,1200米至1400米之间发展咖啡+澳洲坚果套种模式,1600米至1900米之间种核桃,套种烤烟。

  有了甘蔗的经验,后面的产业发展就顺利了。截至目前,村“两委”带领红岩村群众发展了2000多亩甘蔗、15340亩核桃和烤烟、4060余亩咖啡,套种澳洲坚果。在我们镇康县,像我们这种家家都有至少一样产业的村委会独此一家。毕世华不无骄傲地说。在他的带领下,村里还修了100多公里的产业路。

  “我们红岩村村民,人年均收入6726元,比以前翻了几番。2004年以前,413户村民不足20辆车,现在户均至少一辆车,最多一户人家有9辆车。在红岩村委会主任杨文刚看来,毕世华功不可没。

  冒死插上国旗 维护祖国边境安全

  镇康县与缅甸果敢地区毗邻,国境线长96公里。县城所在地南伞镇是边境口岸重镇,距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城9公里,距缅甸重要城市腊戌87公里。居住在镇康的广大农民世代生活在边境,对这里的山川河流、界碑界桩、通外出口了如指掌,有些就被政府聘任为界务员。毕世华就是其中一位。

  2009827日下午,轰、轰——”刷布场执勤点听到境外传来两声巨响,正在巡逻的毕世华警觉到不对。我一直喜欢看战争片,知道国旗插上去,就宣示了主权。毕世华说,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开车去县城买了一捆国旗,带着党员干部和武装干事一起去插国旗。

  由于边境线长,只能分工。有人不敢去,“我就说,不要怕,插上国旗就安全了,最危险最远的地方我去。”毕世华带着李国斌去了119界桩,插好国旗又带着两个人去121界桩往120界桩方向插国旗。

  这是毕世华第一次插国旗,在此之前的200988日,缅甸国内发生军事冲突,大量边民涌入镇康境内。我们把边民避难看作投亲靠友,村干部带头领回家里照顾,我就领了七八个回去。毕世华说,当时大家都不轻松,没有听过这么近的炮火,难民还在自己家里,插上国旗也是为了避免炮弹危及村里。还真起了作用,双方武装人员没有过界,难民也知道过了红旗就安全了。

  面对枪炮声,他坦言会害怕,想到家里的幼儿,也会很惜命。“但这是我作为一个界务员应尽的职责,我相信把国旗插在国界线上,我们的群众就安全了。”

  这次工作中,毕世华带领村民们创造了奇迹,在境外边民滞留的近半个月时间里,当地没有出现一例人员死亡,没有发生一起人畜传染病,甚至没有出过任何刑事和治安案件。

  实际上,毕世华18岁参加工作就开始了这项工作,但正式聘任是20074月至今,负责中缅边境117118119120121号界桩地段6.7公里的界务巡查、管理和维护。

  1998年,他处理的第一起纠纷是争地,面积不足一亩。事关国土主权,不能让的自然就不能让步,也不能让对方吃亏。处理两国边民的纠纷比协调本村纠纷难多了。第一次,毕世华感觉到了界务员工作的神圣。我们与外交官不同的是,除了考虑国家尊严、领土完整、法律政策外,还要考虑民俗民风问题。

  一直以来,毕世华与境外边民关系都很亲近。毕世华去界桩附近干农活,双方互相请对方吃饭。“唠嗑时顺便把共同维护边境、和睦相处的政策宣传一遍。农忙时,还互相帮忙。”

  外事无小事。毕世华细致的管理赢得了边民的尊重,灵活公正的处理方式,界务员“自家人”的亲近形象,让“有事找界务员”成为边民的共识。被聘为外事界务员以来,毕世华先后制止过牧行为120多起,处理过伐行为7起、过耕问题4起。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30日 15:0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田雨棣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