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洗脚上岸”渔民寻根脉

——武汉市江欣苑社区文化转型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高龙、汉绣、木雕船模、雕花剪纸……50余项国家、省、市非遗项目在此“安家”。走进武汉市最大的农民还建小区江欣苑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环境整洁,处处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如今这里已成为汉阳开发区的文化名片。

  短短十年,从过去长江边上的一个“小渔村”蝶变为现代化的文明社区,在“村转社区”过程中,江欣苑社区党委注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不仅让村民成功“转业”“荷包暖和”,还让村民寻回了家乡的文化根脉。

  “渔民上岸”传承非遗文化

  “现在一个月差不多能卖8000块钱。”在江欣苑非遗传承园的汉绣工作室里,59岁的郑秀华一边飞针走线,一边向记者介绍她手里的“赶集图”:“这种清新自然的田园风格配上繁密的绣法,很受顾客欢迎。”

  说起汉绣,郑秀华侃侃而谈:2004年渔业村拆迁,渔民“洗脚上岸”,家里断了渔业生计,像所有拆迁户一样,成了缺少收入来源的进城农民。

  “渔网没有了,土地也没有了,‘泥腿子’失去了发挥技能的空间!”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说,老百姓没有事情做,人心就不稳定。经过反复商讨,社区党委一致认为,解决大伙的就业问题还是要从村民的看家本领着手,拿出汉绣、高龙这些村民们熟悉的绝活儿。于是,江欣苑重新把高龙表演队伍组织起来参加商业演出,把“绣娘们”组织起来重新做起了“汉绣”。

  有了高龙队和“绣娘”,江欣苑又请来了剪纸、木雕船模、楚式漆器、黄梅挑花的正宗非遗传人,集中给村民“上课”,手把手教授手艺,让老百姓掌握“一技之长”。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打造“互联网+非遗”品牌,先后带动2000多人创业就业。

  胡明荣说,把社区打造成非遗产业基地,让社区群众成为非遗产业的受益者,这使社区文化更加多姿多彩,非遗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形成了非遗文化与城镇化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

  “对症下药”开出“文化药方”

  走进江欣苑,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引人驻足欣赏。古色古香的居民文化广场占地5000平方米,成为集活动、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汉绣博物馆、高龙博物馆、转型之路展示厅、文化广场也成为展示居民文化成果、满足居民文化需求的“文化交流中心”。

  然而,居民们刚刚回迁的时候,楼道养鸡、花坛种菜、垃圾随处可见,这些社区治理中的“顽症”,让社区执勤人员常常与居民闹别扭,过去亲密的乡邻关系也在渐渐疏远。

  社区党委“对症下药”开出一剂“文化药方”,一方面鼓励群众组建社团,另一方面筹措经费兴建“转型之路展示厅”,将从前村民们捕鱼用的大网、种地用的锄头都“请”进来,随时供大家参观。社区老年协会也建立起来,大家在一起下下棋、唱唱戏、跳跳舞,过去这些只有在逢年过节才开展的活动,现在成了生活常态。乡邻之间的联系多了,社区以往的“顽症”也慢慢地消失了。

  在社区的推动下,“七色楼道文化”“社区之歌”“江欣苑故事”《社区报》进门入户。社区还发展了“赛家风”公益联盟等32个社团,开展“赛家风演讲比赛”、书画大赛、音乐节等活动。

  “居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丰富起来,文化生活也不断得到充实。”胡明荣自豪地告诉记者,经过十年的探索、转型,江欣苑内处处洋溢着幸福,一幅惬意、温馨、闲适的现代社区生活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1日 08:43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石光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