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追求极致的操作大师

——记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裂解车间压缩分离班长张恒珍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张恒珍是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裂解车间压缩分离班长、公司首席技师,也是我国乙烯裂解装置操作的大师级人物。

  22年来,这名普通的工人一直在裂解车间一线工作,保持着操作40多万次裂解装置零差错的纪录,为所操作的装置创造多个国内纪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要当最好的工人

  1994年,张恒珍从兰州化工学校毕业,来到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工作。当时,国家重点工程——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

  这是国内第六套乙烯装置,采用当时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核心设备全部从国外进口,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复杂。

  张恒珍所在的裂解装置又是乙烯生产的“龙头”,负责向下游装置提供原料,操作条件苛刻,高温达1200摄氏度、低温则达零下165摄氏度;工艺流程非常复杂,控制参数就有一万多个。

  怎样把如此重要而又“敏感”的装置操作技术吃透?倔强的张恒珍铆足了劲:为掌握生产工艺原理,她常常挑灯夜读,摘抄的笔记本摞起来有两尺多高;为熟记现场流程,她天天“泡”在现场,就连高达110多米的乙烯塔,张恒珍也是说爬就爬,塔里61层塔盘的分布和设计情况,她如数家珍。

  正是凭着不怕苦的拼搏精神,张恒珍练就了一手绝活。像最“娇气”的碳二加氢系统,稍有不慎,就会使反应温度由几十摄氏度瞬间升到几百摄氏度,严重影响安全运行。而每逢装置开停车,张恒珍就主动扛起碳二加氢操作重责。有一次开车,张恒珍坐在操作台前整整7个小时,一直盯着碳二加氢系统,大胆优化开车升温方法,精细调整,杜绝了“飞温”现象。

  “把每一个指标都当作一件工艺品去雕琢。”追求极致成就了张恒珍,使她由一名工人练成了操作大师,同时也为茂名石化1号裂解装置连续运行79个月、创出国内长周期新纪录和2号裂解装置运行1369天、创出国内连续运行最长纪录立下了汗马功劳。

  高水平操作国产装置

  2004年12月,茂名石化在30万吨乙烯基础上,开始建设我国首座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

  这是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之一,设备国产率达87.8%,其中,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都是国内研创并首次应用,是大型乙烯装置与技术国产化的试点攻关项目,关系到我国乙烯工业自主创新的前途与命运。

  如何驾驭这套开先河的国产化裂解装置?张恒珍主动请缨,查出了制约装置安全生产的105项瓶颈问题,发现了影响系统开停车和装置正常运行的556个仪表问题,成为这个国产化项目成功实施并取得良好效益的主要功臣之一。

  2006年9月16日凌晨,为准备装置开车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的张恒珍,在休息室躺下不到1个小时,又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压缩机要开,还是由你操作才放心!”车间领导满含歉意对她说。

  张恒珍用冷水洗了一把脸,重新坐到操作台前,一直坚持到次日早上,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

  国产化装置开起来不容易,开好开出高效率更难。装置原始开车成功后,张恒珍不断观察分析关键设备运行状态,不断提出提高运行效率的改进措施,和同事们一起,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了乙烯和双烯收率。

  热心“传帮带”

  张恒珍出了名,拿到了几乎所有能拿的荣誉,面对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但她不改初心,依然坚守在石化倒班一线,默默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有人调侃张恒珍:“你现在这么大名气,只要开个口,还怕弄不到个官当?”

  “是党组织和企业培养了我,是同事们成就了我,我早已把自己交给了企业,交给了党。只有在一线,我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我不能离开一线,更不能离开我的企业。”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处事低调的张恒珍总是这样回答。

  2015年4月13日,张恒珍应邀到北京参加“第二届感动石化人物”颁奖典礼,当时正值乙烯2号系列装置大修后开车准备期。主持人问她:“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张恒珍说:“一定要把装置开好!”第二天,她就从北京返回茂名,迫不及待地赶往2号裂解装置大修开车现场。

  22年来,张恒珍先后提出并参与实施了解决影响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效率的重大问题的项目9项,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46亿元。

  22年里,张恒珍把自己多年的操作心得和经验,融入系统操作方法,并且不断丰富和完善,创出了一套独具茂名特色的《1#裂解装置分离系统张恒珍操作法》。这套操作法如今已经成了茂名石化培训乙烯员工和解决日常操作难题的“宝典”。

  张恒珍还编写了《分离系统仿真操作手册》,完善了《乙烯装置精馏工种题库》2520道题,编写了8万多字的中国石化脂肪烃培训教材,4次为中国石化脂肪烃高级技师培训班授课,手把手带徒51人。如今,她的学生遍布国内各大乙烯企业,一大批学生成为我国乙烯行业技能操作骨干。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9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石光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