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看李保国如何用科技精准扶贫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6年1月,在内丘县岗底村,李保国(中)在指导村民修剪果树。记者 田瑞夫摄

  他用自己在农业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及实践经验,把荒山秃岭变成金山银山。他践行“太行山道路”,推广实用技术36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攻坚,累计带动贫困山区增收58.5亿元、带动10万贫困群众脱贫。他说“太行山的父老乡亲都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被誉为“太行新愚公”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生前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扶贫攻坚“谁来扶”“怎么扶”等关键性问题,走出了一条开发式扶贫新路子。

  “十三五”时期,河北省要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啃下贫困山区这块硬骨头,李保国倾尽一生心血探索用科技精准扶贫,为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树立了榜样。

  山区,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李保国,是这个战场上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这位被誉为“太行新愚公”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因心脏病突发于2016年4月10日去世,年仅58岁。他扎根山区35年,“种”出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享誉全国的品牌农产品,“建”起了前南峪、葫芦峪等山区综合开发治理的样板,累计带动贫困山区增收58.5亿元、10万贫困群众摆脱贫困。

  “我见不得老百姓穷。”这是李保国常说的一句话。他用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变成金山银山;他用责任与担当,让贫穷困苦变成富裕文明。山区老百姓说他“比农民还像农民”,都打心眼里敬他、信他、爱他。

  李保国扶贫为什么受农民欢迎?他是如何探索精准扶贫的?这位“农民教授”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诠释:“要想让农民真正脱贫,首先要把我变成农民。而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让广大山区百姓真正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把农民变成我。”

  春末夏初,记者沿着他在贫困地区的足迹,进田间地头,到农户家中,在茁壮成长的果实里,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中寻找答案。

  用科技精准扶贫,就要把农技用到关键处

  ——他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推广实用技术36项,农业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80万亩;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把许许多多在贫瘠山沟“刨食”的农民变成了“技术把式”

  梯田弯弯绿茫茫,好似玉带绕山岗。

  4月27日清晨,看着梯田上自家承包的苹果树,内丘县岗底村农民杨会春嘴里念叨起一个个技术名词——刻芽、疏花、套袋……

  “俺想李老师啊!他手把手教会俺这些技术。山绿了,人富了,村美了,可他却走了。”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农眼眶湿了。

  20年前的岗底村是出了名的穷村,全村六百多人,人均年收入只有不足80元。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想带领村民脱贫种苹果,可种出来的都是“小黑蛋子”。机缘之下,他结识了李保国,并邀请其到岗底村教技术。

  起初,李保国在村里推广苹果套袋,祖祖辈辈按照老法子种树的村民接受不了这稀奇古怪的技术。看果农有顾虑,李保国拿出仅有的5万多元科研经费买了35万个苹果袋,在农民果园里搞试验,并拍着胸脯承诺:“赔了是我的,赚了是你的。”

  秋天一到,果农半信半疑地把苹果袋一摘,立刻拉长了脸:“啥破烂儿,都是白蛋子!”李保国胸有成竹地说:“别急!”

  3天一过,苹果颜色慢慢变得鲜亮起来。半个月后,果农笑开了花,直夸:“跟城里小姑娘的脸一样粉扑扑的!”

  走在前,作示范。李保国用铁的事实,赢得了岗底村村民对科技的信任,也激发了村民改变祖祖辈辈贫困命运的斗志与信心。

  根据岗底村的自然条件,李保国培育出适合当地栽种的富岗一号、富岗二号和富岗三号苹果,其中就包括日后卖出100元一个的苹果品种。他编写了通俗易懂的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把191位农民培养成了“持证下田”的果树专家。

  如今,富岗苹果畅销全国,岗底村变成了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的小康村,并被李保国培育成“全国科教兴村先进典型”。

  李保国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讲技术、搞培训,他既不要工资,也不拿股份,有时还倒贴科研经费。他常说:“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不为利往,乡亲们才听你。”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35年来,李保国推广实用技术36项。通过科技创新、产量翻倍等一系列科技成果,他的农业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达到了1826万亩。他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把许许多多在贫瘠山沟“刨食”的农民变成了“技术把式”。

  【记者感言】精准扶贫,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扶到关键处,帮到点子上。李保国致力于科技扶贫,做到了这一点。

  太行山区,是中国最为贫困、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不为钱、不为利的李保国,让山区群众信服了科技的力量,让他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激发出向贫困宣战的斗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而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基础之上的生产实践,也成为了贫困群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最广阔的课堂。

  用科技精准扶贫,就要找准一个好产业

  ——他建立起薄皮核桃标准化产业基地,推动建成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5月的太行山,郁郁葱葱,千万亩核桃产业带正在形成。

  这里,也是李保国的“战场”。

  1999年,寸草不生、砾石遍地的临城县狐子沟迎来了一位将改变这里历史的人。集资承包了狐子沟3000亩荒岗的高胜福创业团队,慕名请来李保国做技术指导。

  通过考察土壤、气候、市场等,李保国为他们确定了种植核桃的产业发展方向。他利用10年时间研究选育出的薄皮核桃成果也用在了这里。这一新品种,皮薄、仁饱、两年结果。2003年,“绿岭”薄皮核桃一上市就大获成功,每公斤卖到35元!

  当地群众种植核桃的热情高涨起来。李保国适时建立起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但他也意识到了一个新问题——核桃多了,销路怎么办?仅种出薄皮核桃还不够,还要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李老师提出,产业要做大做强,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农产品种植上,必须通过延伸生产链、产品链的方式来实现产业开发建设。”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胜福告诉记者。

  在李保国的推动下,绿岭公司建成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研发出核桃乳、核桃蛋白片等产品,每年可加工核桃原果3万吨。建立起树草牧沼四位一体的生态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如今,年产值26.6亿元的绿岭公司,已经成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向贫困群众低价提供苗木、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免费提供种植经验与模式、以高于市场价回收合格的核桃原果,建立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截至目前,共带动全县发展薄皮核桃种植23.8万亩,涉及8个乡镇、138个行政村、3万贫困群众。

  不止在临城县。2014年,李保国在南和县开始了红树莓种植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红树莓组培中心,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年产1000万株幼苗。他以农业专家的眼光,瞄准太行山区干旱阳坡充足的光热资源和具有自然阶梯的优势,将平原日光温室错季栽培技术转移到山区,开发了干旱山区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使山地效益达到平原良田的1.4倍以上。他奔波在全省各个重点产区和龙头企业间,牵头成立了河北省核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苹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盟的集中生产区域和大型龙头企业总数均超50个。

  【记者感言】李保国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的历程告诉我们,发展富民产业实现增收脱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

  唱好产业扶贫的“重头戏”,要坚持从贫困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既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又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群众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用科技精准扶贫,就要探索一个好机制

  ——他探索出“大园区、小业主”的园区经营机制,创建了我省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样板,让各地的山区综合开发少走弯路、多见成效

  5月6日一大早,平山县下峪村姑娘素素就在自家农家乐里忙活起来。扫地、洗菜,她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

  “俺家两天的饭都订出去了!”素素告诉记者,这个周末,石家庄的一个旅游团到平山县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观光,包了她家的农家乐。而在“五一”小长假,农家乐为她家带来万余元的收入。素素还是园区的小业主,流转出自家土地,承包起近百亩核桃树,赚着股金、薪金、管理费和林下经济收入。

  很多人并不知道,葫芦峪的开发,也曾走过弯路。起初,园区负责人刘海涛到国外学习,但“取回的经”却改变不了葫芦峪贫穷的面貌。

  2009年,李保国受邀来做技术指导,根据在地里实际测算出的数据,考虑到当地片麻岩结构,提出了修造梯田式耕地的解决方案。他在葫芦峪一干就是5年,把山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技术做成了标准化模块,指导园区连片高规格治理荒山3万多亩,探索出“大园区、小业主”的园区经营机制,创建了我省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样板。

  创建可复制的样本,建立完整的示范体系,是因为李保国心里装着太行山的父老乡亲,想把葫芦峪模式复制到全省各地,让各地的山区综合开发少走弯路、多见成效。

  刘海涛告诉记者,李保国曾对他说起自己的心愿——“太行山的父老乡亲都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阜平13800亩、曲阳5600亩、唐县300亩……如今,葫芦峪模式已走出平山,在太行山区多点开花。

  【记者感言】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李保国创建起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样板。探索出“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机制,他让脱贫攻坚成果精准地落在每位群众的身上。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建立精准脱贫、稳定脱贫的科学机制。实践证明,在贫困地区建立规范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引进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支持当地能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以贫困户的土地、宅基地、扶贫资金等入股,明晰股权,规范运作,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领取租金、股金、薪金,让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领取租金、股金,能确保贫困群众快速稳定脱贫。

  用科技精准扶贫,就要建起一支好队伍

  ——他作为河北农大“太行山道路”的杰出代表,35年来先后承担了57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大批学生被他带到田间地头,成长为扎根山区、服务“三农”的有用之才

  4月27日,易县地区普降大雨。易县万亩林果科技示范园迎来了两位意料之外的客人——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教授、助手齐国辉教授。

  虽然还沉浸在失去李保国的悲痛里,她们并没有停下扶农助农的脚步,听说园区的苹果树出了问题,一大早开车从河北农业大学赶过来。冒着大雨,下到田间,她们立即诊断出果树生病的原因——冻害,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李老师是‘太行山道路’的践行者和发扬者,我们要沿着他的足迹,帮助更多太行山区的贫困群众致富。”齐国辉告诉记者。

  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太行山道路”,是河北农业大学30年来的传统,也是李保国身体力行的教学模式。作为河北农大“太行山道路”的杰出代表,35年来,李保国先后承担了57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大批学生被他带到田间地头,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这些大学生都成长为扎根山区、服务“三农”的有用之才。河北农大已经成立“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由26支分队和若干小队组成,与贫困乡、村结成帮扶对子,开展科技扶贫志愿服务。

  学生们都记得他语重心长的教诲——

  全面建小康,难点在山区。脱贫攻坚,科学技术是杠杆。科学技术一旦和群众相结合,为广大群众所认识和接受,就会成为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果,同时,科学技术本身也会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学生们会坚定地继续走“太行山道路”——

  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李保国最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他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和农民培训中,主持完成了《北方经济林栽培学总论》等9部教材的编写。带着这些成果,“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及更多河北农大师生,会继续把课堂摆在山间地头,毫无保留地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及实践经验,精准发力,精准攻坚,为河北山区生态治理、农民脱贫致富作出贡献。

  岗底漫山的苹果树结出新果,绿岭成片的核桃林又添新绿,葫芦峪农家院传出欢声笑语……这些曾经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成了百姓脱贫致富的乐土。而李保国,成为这些地方的人们永远铭记的名字。

  【记者感言】今年是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命名30周年,李保国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它的内涵——这是教育、科技、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科教兴农之路,这是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人才成长之路。

  我省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打赢这场硬仗需要千千万万个李保国。我们应以李保国为精神坐标,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中奋发作为,在践行“太行山道路”中实现价值,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更多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6日 10:20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