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大学生村官的“三寻”致富路

曾任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桥东镇蓝田村委会委员 欧铭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我叫欧铭,来自剑邑之都——江西省丰城市,现任丰城市桥东镇东岸村党支部副书记,2010年7月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同年9月考取江西省大学生村官。

  在许多大学毕业生为就业犯愁的时候,我却面临着三重选择:一是留在省会城市的大学任职;二是公务员笔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录上了樟树市公安民警;三是任全省招聘的大学生村官。三个不同的岗位,三种不同的人生,经过多番衡量我最终选择了把自己的青春挥洒在那片养育自己的热土上。在当时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很不解,父母也急了,对我说 “我们农村人好不容易读个大学,盼望着你能有点出息,读完书就能把这把锄头彻底丢了,到大城市去发展,如今你却要回来做个村官,读这么多书你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回报乡土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与耕耘。如果说雄鹰的风采是翱翔在广阔的天空,骏马的风采是奔驰在无垠的草原,作为一名出身农村又回到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就应该将青春飞洒在山间田野。我就是希望以我的满腔热血和知识智慧回报家乡!

  寻商机,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所在的东岸村有612户,2356人,良田2100多亩,山地9800多亩,如何带领村民从这片山田中增收致富,是我从到东岸村第一天就开始思考的问题。

  跳出农门再回农村,我清醒地认识到肩上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为农村、农民服务的“村官”,我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把整个身心都扑到了自己选择的这份事业上。走村串户,嘘寒问暖,把“腿勤、嘴勤、脑勤”作为接近群众、联系群众的法宝,“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通过一段时间了解后,我发现村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和种田,没有产业支撑,村里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没有太大改观。

  如何让村民尽快富起来?我深深地思索着,最终把目光紧紧盯住了前方的远山。都说“靠山吃山”,为什么不把山林开发出来?面前的山林面积很大,但基本上是残次林,人放天养。“远看青山在,近观无用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这片资源,挖掘这片林地的经济效益,这是摆在眼前的一个问题。

  “脚总比路长,办法总比困难多。”那一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国家支农惠农和林权制度改革方面的政策和做法,多次跑镇里和市里相关部门了解情况,调查走访300多户农户。我发现村里的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无人经营山林。要想向山林要效益,有必要通过林地流转,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山林结构,激活山林要素,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此,我把相关林改政策整理好,跟村民做好林地流转政策解释,使他们对政策了解透,充分利用国家的惠农政策为自己谋取合理的利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摸清各户林权情况,整理好相关资料,为规范流转开发山林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这件事,我深切的感悟到,大学生村官创业既要“练内功”,也要“借东风”。

  寻出路,访贤引来带头人

  “花香蝶自来”,要想有好的发展,就要让一部分敢试敢做的人先富起来。我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动员村民开发林下经济,结果却发现并没有人愿意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有效益。既然本村没有人愿意来做,何不到外面招商让有意向的人进来发展呢?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广泛发动身边的力量,一起“招商”。经过多方询问宣传,终于有一位老板愿意试试看。可是到这里来到底要种什么,适合种什么?又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难题。通过广泛调研,我突然眼前一亮,丰城离药都樟树只有30公里,可以充分发挥“药不过樟树不灵”的地理优势,结合分析当地气候和土壤特征,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咨询专家的意见,决定种植金银花、决明子和急性子等中药材。说干就干,为做好林地流转工作,我通过广泛宣传林地流转政策,使群众明白林地流转是在维护农村林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流转林地一定时间的经营权,实行两权分离,澄清村民存在的“租山就是卖山”的模糊认识,使村民认识到林权流转能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最后这家公司与村民签下1000多亩山地50年的租赁合同。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把一片荒山开发成一片花果齐挂的种植基地,让当地百姓也看到了希望。2013年,这家公司获得“宜春市农业龙头企业”的称号。

  寻富路,建社造福一方人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企业林下经济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守林不如租林,租林不如营林,我还是想让老百姓也参与到林下经济的发展中来,更好地共享林权改革实惠,为村民致富开拓一条新的道路。2013年6月,我组织成立了以公司和160多户村民为主体的丰城市永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企业+农户+合作社”的现代化林业发展平台,以企业为发展中心,村民以林权自愿整合进行自主经营合作。以合作社为发展平台,对内部成员关系进行有效协调,更好地促进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减少办事环节,节约办事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政府在支农惠民方面的相关政策及时传递给合作社成员,及时汇总合作社成员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类及时找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通过现代化网络手段及时了解信息,掌握市场动向,联系技术员把种植技术传授给合作社成员。目前,合作社共流转开发荒山种植中药材等作物3000多亩,年产值100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人均年增收3200余元。

  “道路在脚下,光明在前头”。我还怀揣着另一个梦想——那就是把村子打造成一个森林旅游观光胜地。在药材种植基地旁边有个人工湖,5000余亩的水面,风光优美,可以很好地结合种植基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森林旅游参观产业链,打造集观光旅游、现场采摘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我的设想是把基地开发成一个山上绿树红果,村里小桥、人家,游客住“庄稼院”感受农家乐趣,逛“青年点”回味激情岁月,登“花果山”采新尝鲜,访“药王谷”纵情山水,游“仿古村”穿越古今,点燃游客心中最美乡愁的旅游休闲胜地。

  接地气,升华爱民之情;出力气,多办利民之事;长才气,善谋为民之策,是我始终不渝的执著追求。在发展当地经济,带领村民致富的路上,我决心一直走下去!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9日 17:4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刘昱焓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