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青春为大山添彩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可久镇高坡村委会主任助理 刁秋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大家好!我叫刁秋平,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可久镇高坡村的大学生村官。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青春为大山添彩》。

  我是一农村娃,从小就在这个偏远小镇长大,父辈希望我有一天能走出大山,到外面闯一番事业。然而,2009年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在成都月收入3000多元的优厚待遇,回乡报考了每月工资只有900元的大学生村官。在这一决定前,我清楚记得父亲对我说:“闺女,你若是执意要回来上班,我和你妈就不管你了。”面对父母、同学、亲朋的不理解,我也犹豫过,但那片熟悉的大山却牢牢地拴住了我的心。

  2009年9月,我走马上任高坡村主任助理。一到村里,支部书记周建伟就对我说,“小刁,你来的正好,现在有好几起林权纠纷,我们一起去调解一下。”我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大大小小的林地纠纷有10多起,而且有些纠纷还沉积了很长时间。“我是来搞发展的,又不是来调解纠纷的?”我暗暗在想,心里不是滋味,但转念又想,“这或许是考验吧?”

  接受任务后,我在周书记的带领下,沿着小路走了1个多小时,再爬了一段坡,在几间破旧不堪的瓦房前停下,我已累得直不起腰了。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位老太婆,名叫周成贤,当书记作了介绍、说明来意后,我尊敬地叫了声“太婆,您好!”周成贤似乎没有听见,就直接甩了句,“一个黄毛丫头,懂啥?你们都串通好了来整我,官官相护,不谈!”我头一回下乡,就遇到这种情景,热热的心顿时凉了大半截。在院坝的几分钟,周成贤始终没有抬张板凳出来让我们坐。我从周书记的口中了解了事情原委,她的山林与村民组长相邻,关键是周成贤很固执。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我找过组长、向老党员老干部请教、与划分林地的老队长交谈,先后5次到现场查验,13次到周成贤家做思想工作,无数次与在外务工的周成贤儿子通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11月,周成贤与村民组长达成调解协议。一次,我到周成贤家中回访,她很认真地说:“丫头,你解了我20年心结,现在轻松多了,人都精神了。”五年间,我单独或与干部一道调解林地纠纷12起。每当看到他们握手言欢的那一刻,所有的苦闷和辛酸都被烟消云散。在高坡工作期间,电话经常不断想起,“刁主任,新花生出来了,我给带点来”“腊月二十五,到我家吃年猪肉”……每次听到这些,我的心更加坚定、无比欢悦: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喜欢这片土地、这片大山,深爱着朴实的人们。

  高坡村是一个贫困村。2009年,全村1034人,就有633人在外务工,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必须发展产业!”我暗自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2009年我积极动员引导村内群众,新栽竹子1000多亩;2010年引进业主,承包土地50多亩种灵芝。“还有突破口吗?”面对2000多亩竹子、2000多亩荒山荒坡,一时,我没有主张。在反复走访群众、与务工村民沟通、到湖南和江西等地考察后,“从养兔和林下养鸡开始。”经过深思后的调查报告在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

  2009年底,我带领20多户农民到四烈乡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到村作专题讲座和技术辅导,当年,11户农民建起了兔舍。牛腿组村民赵春林起初不愿意回来发展,经过反复沟通,他回来了;目前,他的兔场年出栏6000多只,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自创“异地选苗,反复配种”提高产子率的方法得到了技术部门认可并全县推广。同时,周宗兴等林农开始发展林下养鸡,一时间生态的林下土鸡成了高坡村的响亮名号,居民、商贩直接到林地里采购。去年,王勇、严世芬夫妇主动放弃6000多元的月收入回乡创业,投资20万元建起了全村最大规模的林下养鸡场,年出栏2万只,年纯收入30多万元。

  我在火爆的生态土鸡市场中,看到了商机;也从无序的鸡苗购置、成鸡销售中,感到一丝隐痛。可久镇是全县最大的林业产业镇,有林地8万多亩,林下养鸡有100户以上,为什么不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呢?有了想法,我便向分管副镇长李兆先作了汇报,得到认可和支持。

  2013年,我和两名当地村民通过银行贷款、亲朋借款等渠道筹集了80多万元,组建了“高县乌蒙茶林养鸡专业合作社”,建起了全县第一个本地土鸡繁育种场,聘请了专业技术员,我担任理事长。让我最感动的是,父亲把辛辛苦苦积攒的5万元钱硬塞给我,“闺女,你干的是实事,我支持你!”那一幕,至今记忆犹新,时刻鞭策我要务实创业。

  合作社还在高岭、清潭、菊花等村流转土地或林地2350亩,新栽黄竹1400多亩、油茶250多亩。今年6月,种场完成升级改造,年孵化能力20万羽,年纯收益可达100万元。目前,合作社成员200多人,年出栏10万只,竹林可可鸡、云雾茶林鸡、林下百草鸡3个品牌走进了云南、重庆、成都等市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农村是个大舞台。对未来的发展,我正与相关企业洽谈合作,电子商务公司、旅游发展公司正在筹建中。我的想法是用好用活“互联网+”,把传统养殖业和本土生态资源、文化资源高效融合,在新的征程中为大山添彩!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9日 17:4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梁秀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