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时代先锋】李登海:情怀 永远不失本色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李登海与共和国同龄。

  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在他的人生中烙下的,是浓浓的家国情怀。他不止一次地说,没有这份情怀,就不会有这样的心气,更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外人眼中的李登海,功成名就,身价亿万。但在员工和家人看来,李登海一点也没变。本该含饴弄孙的年纪,他还和从前一样,整天扎在玉米地里。

  60岁时,李登海给自己确定新的目标:争取再为国家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00亿元。如今已66岁的他,仍在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超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产业化开发重点项目。

  立志高产,为国家争光

  民以食为天。经历过饥荒的人,更明白其中含义。灾荒年里,李登海吃过树皮、草根、水草、玉米棒子,对饥饿刻骨铭心。

  1966年,李登海初中毕业回乡务农。那年头,后邓村小麦亩产230多斤,玉米亩产二百七八十斤,在全公社倒数第二。收成好的年景,也不过刚填饱肚子。不大的村庄因为贫困远近闻名。

  1970年,李登海进大队农科队,搞玉米、小麦等作物的引种、繁育和制种,1972年任队长。他渴望利用科学种田,多打粮,吃饱饭。

  1972年春,李登海获悉,美国农民华莱士创建的先锋种子公司,把春玉米亩产提高到1250公斤,后来华莱士还当上美国副总统。“美国农民能做到的,中国农民也能做到!”

  李登海向书本求教,晚上点煤油灯学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有一次看书时睡着,不慎碰倒煤油灯,枕头、被子都着了火,惹得母亲埋怨好几天。

  经过努力,后邓大队的夏玉米亩产量达到512.2公斤,一举夺下全县最高纪录。李登海和他的农科队,成为全县科学种田的一面旗帜。

  1974年,李登海被推荐到莱阳农学院进修。一年时间,他学完12门课程,相当于4年农学本科教学量。

  学成归来,李登海一头扎进玉米地。一个新品种,从最初选育到品种稳定,成功几率只有十二万分之一。但对他而言,只要是有一丝成功的希望,付出再多的心血也值。

  43年间,李登海的足迹,从夏玉米领域扩展到春玉米领域,从莱州走向全国各地,从一亩、10亩的小面积高产攻关,向百亩、千亩、万亩的大面积高产创建拓展。

  2014年,李登海在小麦亩产600公斤的102.6亩地里,实现麦收后夏直播玉米亩产1151.65公斤,创造了百亩较大面积小麦玉米每公顷年产粮食26.25吨的高产纪录。

  自力更生,育争气种子

  不向国家伸手,不向集体要钱,李登海从一开始,就打定自负盈亏搞科研的决心。“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是他的座右铭。

  1985年4月,李登海创办掖县后邓实验站,这是全国第一家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为一体的民办农业科技实体。启动资金是李登海多年来攒下的两万块钱,当年就挣了10多万。

  李登海试水产业化之路,一发而不可收拾。1987年,实验站改为掖县玉米研究所,1993年又发展为莱州市农科院。1998年,李登海成立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培育高产新品种,挣了钱再投入研发,95%的科研经费都是来源于此。

  选育有市场竞争力的玉米高产品种,是中国种业的迫切需求。李登海意识到,只有培育出自己的种子,中国才能保住粮食安全。

  美国先锋公司,向来是全球种业的霸主。当他们转向庞大的中国市场,登海种业成为首选的合作目标。但唯一的条件是,先锋公司要控股60%。在被李登海拒绝之后,先锋公司退让一步,提出各方均占50%。

  “种子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我方必须控股!”长达近7年的马拉松式谈判,李登海牢牢地守住了阵地。2002年11月,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的种业公司——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中方占51%的股份。

  2005年4月18日,李登海再次跨出重要一步,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昂首走进国内资本市场。从一穷二白的“科技个体户”,发展到全国种业五十强的现代化上市公司,李登海和他的伙伴们用了不足20年时间。

  一路上,李登海所有的底气,都源于一颗颗争气的种子。

  他选育的紧凑型玉米,已在全国推广12亿多亩,增加经济效益1200多亿元。他主持研发的超级玉米,平均亩产可提高150公斤。如果每年推广1000万亩,全国玉米年产量就能增加15亿公斤,相当于为国家新增150万亩耕地。

  坚持底色,永远是农民

  近观李登海,肤色黝黑,衣着普通,浓重的家乡口音,透着一股子“土气”。正如他对自己的评价:“从根本上说,我就是个农民。”

  1984年,因为“掖单2号”的成功,李登海被破格提拔为县科委副主任,吃上了“公家饭”。可在舒适的办公室里,他却怎么也坐不住,才待了6天,就自我“罢官”。他的心思,还是在玉米高产育种上。

  因为已包产到户,他没有地,就把母亲的户口又迁回村里,用母亲的口粮田和从亲戚家租来的地搞实验。

  李登海的“抠门”出了名。他的日常食谱这么多年还是大葱蘸酱、玉米面粥、玉米豆子饭和大菜包子。到外地出差,他买时间最晚、打折最多的航班,从来不坐头等舱。

  登海种业现任董事长毛丽华,与李登海共事30多年。“受他的影响,大家出差时,也只买火车硬座票或站票。公司有啥基建,职工个个变身泥瓦匠,打地基、砸石头、垒墙盖瓦,全是自己干。”

  尽管已是花甲之年,但李登海壮志不改。近年来,农村青壮劳力大量流失,土地流转步伐加快,玉米机械化种植需求迫切。2013年,李登海卸任上市公司董事长,领头专事搞科研。

  让李登海欣慰的是,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儿子李旭华已成为他的得力助手。玉米授粉的时节,早上6点不到,李旭华就蹲在实验田里忙乎。这个外人眼里的“富二代”,黑黑瘦瘦,头戴斗笠,身穿大褂,朴实得如玉米地的泥土。

  如今,李登海依然保持着数十年的习惯。只要不外出,整天拱在玉米地里,一心搞育种。那一排排玉米,就像是他孩子。每天早上五六点钟,他都会出现在玉米地里,这株看一看,那棵摸一摸。玉米成长抽节的声音,他说那是玉米在说话、唱歌。“听听这声音,是我一辈子的乐事。”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3日 06:45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