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时代先锋】李登海:创新 一辈子不停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李登海(左)正在向儿子李旭华传授玉米育种技术。记者 徐锦庚 摄

  知道李登海的人,远不如种植他玉米的人多。

  数据虽抽象,含义却很丰富: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登海培育出的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12亿亩,为国家创造财富1200多亿元。这背后,凝聚了李登海43年的心血:7次刷新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2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先后获得国家星火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等23项奖励。

  叩开高产育种之门

  “掖单2号”,是李登海玉米育种生涯中无法磨灭的标记。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一次玉米育种理念和方向的变革。

  在此之前,国内能找到的所有高产品种,李登海几乎都试种过,但无论怎么努力,始终无法超越亩产700公斤这个瓶颈。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位名叫华莱士的农民,已经将春玉米的亩产量提高到1250公斤。

  李登海发现,国内传统种植的玉米,叶片呈平展弯披状,易重叠遮光。当一亩地植4000株以上时,透风透光很差,植株细弱过高、不抗倒伏,空秆不结实现象严重。

  “问题不是出在栽培技术上,而是在种子上。要想实现高产,就得选育叶片上冲、适于密植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可具体怎么做,李登海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在山东,夏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要想培育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七八年时间。李登海等不起。

  李登海是山东莱州人,1978年10月,他带着3个助手,辗转10余天,抵达海南岛南端的三亚荔枝沟,租赁土地种玉米。从那以后,每逢秋冬季,李登海就从山东出发,赶赴海南进行加代育种,1年当成3年用,每个春节都在海南陪种子过年。

  玉米高产育种的第一个山峰,终于被李登海踩在脚下。1979年,他用“掖107”作母本,在海南育出杂交玉米“掖单2号”,并给“掖单2号”取了个定语:紧凑型。当年秋天,在掖县后邓村的一片农田里,“掖单2号”创下我国夏玉米亩产776.6公斤的最高纪录。

  那年,他年仅30岁。

  向着世界之巅攀登

  “种李登海的玉米,二亩地等于多养一头猪。”从农民嘴里说出的话,最有说服力。但李登海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要想获得更高的产量,就必须增加种植密度,并提高单株生产能力。“掖单2号”虽然一炮打响,但如果增加种植密度,遇七八级大风容易折断、倒伏。

  李登海绝不墨守成规。欧美玉米品种发达的根系和坚硬的茎秆,再配上李登海的低穗位,成就了全新的玉米高产品种。

  1989年10月,历经10年科研攻关,中矮秆、抗倒伏的紧凑大穗型玉米“掖单13号”培育成功。这是我国首个具有亩产1000公斤以上高产能力的夏玉米。1096.29公斤的最高亩产量,也让李登海首次登上夏玉米单产的世界之巅,并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全国玉米生产会议在莱州召开,确定“八五期间推广紧凑型玉米1亿亩、增产200亿斤粮食”的国家重大项目。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不完全统计,1991年至2001年,“掖单13号”累计推广2.26亿亩,增产玉米244.5亿公斤,净增产值244.5亿元。

  李登海心里明白,在玉米高产育种领域,1000公斤是个坎,再想攀登新高峰,难于上青天。但他性子倔,认准的事就要干。

  过程暂且不提,结果令人惊叹。2005年10月,李登海凭借“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661”,以1402.86公斤的亩产,再次登上世界夏玉米高产巅峰。2013年,“登海618”在新疆奇台实现亩产1511.74公斤,创造我国春玉米高产纪录。

  “拱”出一片新天地

  在李登海的“育种经”里,最显眼的是两个字:苦干。

  初到海南,李登海和同事们自己砍柴做饭,吃家乡带来的干萝卜丝,住黎族乡亲的茅草房,睡铺稻草的木板床。临近收获,大家吃住在田间地头,与蚊虫甚至毒蛇为伴。

  玉米杂交育种,极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人工授粉,而且要在天气最热的时候进行。青纱帐里密不透风,如同置身于大蒸笼,闷得人难受。得来的育种材料,还要挨个观察、记录、选择,只能靠人工操作。

  常年强紫外线照射、长期超负荷劳作,高血压、心肌肥厚,李登海累出一身病。1986年,他患上美尼尔氏综合征,煎熬11个昼夜,仍强撑着如期赶到海南。在玉米地里长时间站立,痔疮好了又犯,先后动过5次手术。1991年,脑血栓又一次侵蚀他,救治70多天才逐渐康复。

  身体上的乏累、疼痛,李登海并不放在心上,让他痛心疾首的是天灾。有一年,正值玉米灌浆期,狂风、暴雨和冰雹突如其来,顷刻间,一年的奋斗和希望毁于一旦。看着眼前满地倒折的玉米,李登海的眼泪哗哗直流。“那种肝裂心碎的痛,一生都难以忘怀。”

  1978年至今,李登海选育了5代紧凑型高产玉米品种,高产能力从突破亩产700公斤到突破亩产1400公斤。37年115代的选育过程,仅进行原始创新的自交套袋和组配的测交套袋,数量就至少有6000万个。

  “相对于平展型玉米而言,紧凑型玉米叶面是向上冲的,这是对我所研究的紧凑型高产玉米最直观的描述,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李登海深有感触。66岁的他,要“做一棵一直向上冲的玉米”。

  短评

人生有梦最精彩

  李登海有三重身份。

  他是一位农民。数十年来,从没离开过庄稼地,像候鸟一样,冬奔南国,夏赴北疆,在15个省份建起32个试验站,从事玉米育种43年,除头7年外,一年繁育3季,相当于生命延长3倍。

  他也是一位科学家。我国现在的玉米杂交种,六成多与他选育的自交系亲本有血缘关系,他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他选育出118代、10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89个通过审定,获得11项发明专利和102项植物新品种权。在全国累计推广12亿多亩,为国家增产粮食1200亿公斤,实现一亩地从养活1个人到养活4.5个人的飞跃。

  他还是一位企业家。培育出一个市值数十亿元的上市企业,把玉米种业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他虽然身价不菲,却崇尚极简生活,穿的是几十元的衬衣、百余元的西装,吃的是粗茶淡饭、咸菜酱瓜,科研上却累计投入两亿多元。他不向国家伸手要钱,科研成果却无偿提供给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育种单位和科研人员使用,也让农民兄弟得到极大实惠。

  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为什么能屡创奇迹,傲立玉米育种的世界之巅?除了勇于探索、创新不止,还缘于他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坚忍的韧性。“美国农民能做到的,中国农民也能做到”,他一步步拉近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距离;他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恪尽职守;他数十年如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长期超负荷劳作,抓住了成功的机会。

  人生有梦最精彩。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2日 09:31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路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