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生不亏人——追记常州东头村社区书记许巧珍(上)

最美基层干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许巧珍(左三,资料照片)

  常州,古运河穿城而过,横跨运河的广化桥上,却再也看不到那位84岁老人的身影:红衣、红鞋、红挎包,精神矍铄,脚步匆匆……

  21年,从家到东头村的这段路,她风雨无阻,已然定格成一种风景。3月1日,她太累了,再也走不动了。东头村社区的居民们含泪送别好书记:“许书记,您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

  许巧珍,生前任常州市钟楼区东头村社区党委书记。

  她放心不下近千老年人上百困难家庭

  84岁高龄,早该颐养天年,怎么还担任着社区党委书记?

  居民不让她走,前后挽留了5次;她自己舍不得走,村里近千名老年人、上百户困难家庭,她放心不下。

  1994年,许巧珍63岁,从常州国棉二厂车间党支部书记位置上退下来。“党培养了我,我还要继续去干党的事业。”她放弃了月薪450元的企业顾问位置,来到被当地人称为“贫民窟”的东头村,津津有味地当她的“小巷总理”。工资,只有150元。

  那时的东头村,路面坑坑洼洼,垃圾满地都是,厕所的化粪池一到雨天脏水直往外翻。许巧珍一声不吭,找来铁锹、扫帚、手推车,一车车开始清运垃圾——“居委会新来个清洁工,是个老太太。”这是东头村居民的最初印象。等到她挨家挨户上门拜访,人们才知道她是新任的居委会主任。

  她上门访民情,也在寻找散落在社区的党员。老党员邹水娣,就这样被她发现并动员到社区工作。“连着往我家跑好几趟”,邹水娣被许巧珍感动了,“她比我大一岁,还这么热心社区工作,我咋好意思不出来做事呢!”

  东头村的党组织很快建立起来,还成立多个党小组,党员的作用辐射到每个楼栋。

  “小巷总理”,最基层的岗位,许巧珍几乎把全部身心都扑在了社区。一辈子不会骑车,她每天早上步行,7:30,第一个赶到社区。一大把年纪,她却很少坐办公室,走在社区路上,边同居民们打招呼拉家常,边顺手捡起一个塑料袋,拔下一棵杂草。困难户、残疾人的家,她经常光顾,嘘寒问暖。这些年来,随便见到谁,她都熟知他们的家庭,尤其清楚家中有没有困难。在东头村居民眼中,她就是个百事通。

  80岁的钱敏玉老人记得,1999年梅雨季节,一户居民家中漏水,深夜打电话给许巧珍。许巧珍二话不说,冒着倾盆大雨赶到这户居民家,一直忙到凌晨两点多……

  2014年底她病重住院,病痛一阵阵袭来,她总不忘把手机紧紧攥在手里,“社区万一有事,找不到我咋办!”

  钱敏玉老人年初七去看她,极度虚弱的她躺在病床上,还牵挂着社区三八节的活动安排,不住问这问那……

  她好似点亮东头村的一盏灯

  83岁的老党员韦仁娣,提起许巧珍就老泪纵横:“没有许书记,我可能早就不在了!”十多年前,老人在两年间连遭不幸,家中相继有三位亲人病逝,小儿子由此精神受到刺激。9岁的孙女、20多万的欠款、一家人的生计……生活的重担压得韦仁娣喘不过气来,“干脆不活了,一死百了!”

  许巧珍上门来看她:“有什么困难,还有党组织呢!”从此,许巧珍成了她家的常客,送米、送油,为她裹的粽子找销路。小孙女的生日,许巧珍年年来给她过,平时还掏钱买些衣服、学习用品送来。慢慢地,韦仁娣重新鼓起生活的信心。前两年孙女上大学,正愁学费不够,许巧珍又送来了2000元。孙女上大学报到那天,许巧珍又送来一大包生活用品,连火车上的吃喝都准备得停停当当。

  在常州做生意的流动党员平家玲,忘不了许巧珍的热情帮助。那年8月,眼看学校要开学了,两个孩子死活不愿回安徽老家上学。平家玲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找许巧珍。“大热天,她带着我到附近小学跑了几趟,恳请校长帮忙解决问题。”平家玲都有些动摇了,许巧珍却不灰心,硬是感动了校长,不仅给两个孩子办了借读手续,还将借读费减免了一半。

  每年的大年初一都是许巧珍慰问贫困家庭的日子。今年新年,当女儿女婿赶到床前时,她却虚弱得没办法从床上爬起来。“母亲实在没力气起床,只好交待我们一定要代她去社区看望。”殷建亚说,当夫妻二人带着母亲的心意赶到社区时,东头村的群众早已静静迎候在哪里了。

  “人间含笑走一遭,一生一世不亏人。”女婿胡建刚含泪感慨老人的一生。

  东头村的人们说,许书记好似点亮在东头村的一盏灯,灯亮着,那些老人、孩子和困难户就不会感到孤单。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0日 05:57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路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