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红门卫士保群众平安——记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宁波市支队宁海县大队教导员薛军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38岁的薛军毅出生在江苏丹阳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受父亲影响,1996年12月,还在读高三的薛军毅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消防战士。

  19年来,薛军毅参加各类灭火救援战斗1000多起;为帮助被烧伤的一对兄妹,13年里他汇去了12万多元。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这位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宁波市支队宁海县大队的教导员却很平静:“消防部队是亲民爱民的部队,红门卫士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火场中的194个钢瓶

  1999年1月,宁波慈溪一家水泥厂发生重大火灾。“这是我当消防员参加的第一场硬仗。我们到火场时,两间仓库已经全烧起来了。仓库里密集叠放着两层液化气瓶,有几个气瓶正喷吐着长长的火舌,一旦再次爆炸,后果不堪设想。”薛军毅回忆,“这一个个可都是‘定时炸弹’啊!”

  由于当时装备条件限制,现场仅有的两具空气呼吸器已经用完,薛军毅和两名战士立即穿上隔热服,在水枪手掩护下,奔向仓库。刚靠近仓库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熏得他眼泪直流。

  薛军毅一手捂住口鼻,另一只手缓缓举起随身携带的消防挠钩,向离他最近的那只钢瓶伸去。由于挠钩前重后轻,一只手难以控制,他只能双手操作。1个、2个、3个……可用消防挠钩太慢了,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传递接力的办法。

  他让两名战士在门口接应,自己直接冲进仓库,一手拎起一个钢瓶,10个、20个、30个……不一会儿,他的手臂和腰背部逐渐发酸发胀,再后来变得僵硬,慢慢地两只手已经拎不动钢瓶,最后只能依托钢瓶底座,旋转瓶体挪出去。

  当薛军毅把第194个钢瓶交到战友手里时,脑袋一沉,昏了过去。

  等他醒来时,指导员告诉他:“你排除了连环爆炸的重大险情。医生说你吸入的液化气已经到了临界点,这条命是捡回来的。”

  每当火灾警报响起,薛军毅总是冲在第一线。19年来,他参加过上千次灭火行动,鬼门关前不知转了多少次,身上不知留下多少伤。

  笔记本里的141张汇款单

  “飞飞,楠楠,快来看,这是不是你们的舅舅?”2014年10月28日晚,安徽省阜阳市伍明镇章集村村民代桂芳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当时电视里习近平总书记与薛军毅亲切握手的画面令代桂芳眼前一亮。

  薛军毅与代桂芳母子3人的故事要从一张张汇款单说起。

  在薛军毅办公桌的抽屉里,放着一本暗褐色的笔记本,里面贴着一张张汇款收据,共有141张,加起来超过12万元。4月15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薛军毅的办公室与他核数时,薛军毅说:“这些年从没仔细算过,有的单据已经丢失了。”

  2011年,薛军毅还在河北的武警学院上学,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安徽阜阳代桂芳一家,因为夫妻感情纠纷,丈夫狠心地将煤油泼向两个亲生儿女,代桂芳8岁的儿子飞飞和6岁的女儿楠楠被严重烧伤。

  作为一名消防兵,薛军毅深知被火烧伤后的痛苦。他当即掏尽了自己的口袋,只有38元,那次汇单的日期是2001年4月7日。从此以后,薛军毅每月领了津贴就给孩子母亲寄去。后来,他对两个孩子的资助额度提高到每月1000元。

  薛军毅叫代桂芳大姐,两个孩子叫薛军毅舅舅。楠楠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薛叔叔对我们全家的帮助不仅仅在经济和生活上,他在精神上也一直鼓励我们。”

  “如今,他们都大学毕业了。”薛军毅觉得自己的小小善举,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心里感到无比欣慰。

  “你把心和群众贴得紧一些,群众一定会为你叫好”

  2014年6月,薛军毅被调到宁海消防大队当教导员。“不管身处何位,只要你把心和群众贴得紧一些,群众一定会为你叫好。”薛军毅说。

  薛军毅为民办事热心大方,但对自己和家人却非常“吝啬”。在同事眼中,薛军毅平时很节俭,能在家里吃绝不进饭馆,有5元的盒饭绝对不买6元的,能有旧衣服穿就不买新衣服。

  “他对谁都好,就是对自己不好。”薛军毅的妻子曹细平说,当初自己就是被他的善良打动,才爱上了这个“傻气”的小伙子。对于丈夫资助代桂芳一家,曹细平一直很支持:“当时,我们还有房贷要还,全部花销就靠他那点工资。但兄妹俩更需要钱,我们生活可以再节俭一点。”

  “他老穿同一件衣服,还借口说在部队都穿军装,买了也浪费。” 不过,每回为丈夫洗晒衣服时,曹细平的心里总不是个滋味。除了结婚时买过两件还算好的衣服外,十几年来,薛军毅总是那么几套衣服穿来穿去。

  在薛军毅的笔记本后面,有一页记着几个特殊的日子,隔着几行又写着“尽忠、尽孝,何择?”的字句。细一问,这是薛军毅的爷爷、外公、外婆和岳父的忌日。但每次,他都因公没能去送最后一程,这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06: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