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毛丰美:村子里的老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村子里的老毛(最美基层干部)
——追记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下)

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毛丰美。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农民代表的履职智慧

  毛丰美,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私下里,性格豪爽耿直的毛丰美被人亲切地叫作“老毛”。老毛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以人大代表身份进行履职时直言敢谏的形象,但见识过他在各种场合侃侃而谈的人恐怕都想不到,他曾有过这样一段趣闻:那是他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准备前往北京开会,他听说得穿西装打领带,从没这样捯饬过自己的老毛一下子就慌了神。为此,他找了个人帮自己打领带。在京期间他一直小心翼翼,生怕万一领带结拽掉了就打不上了。

  不过,老毛脑子灵、胆子大、用心专,很快这些最初履职上的不适应就被克服了。不仅如此,老毛做事还很有智慧,凡事好琢磨的他,对于如何在闭会期间当好人大代表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老毛为了能真正找到农民最关心、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调研上下了大功夫。老毛平时总会准备一个小本,每次走家串户、接待来访群众或者到外地活动时,一旦遇到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就立刻写到小本上。而每当冬季来临,东北农村开始进入农闲时节,老毛却迎来了作为人大代表最忙碌的时候。从上一年的10月到来年的3月开会之前,他总要到各地走访实际情况、咨询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意见、整理形成议案建议。

  熟悉毛丰美的人说,别看老毛在会上那么“冒”,可是形成建议时却是各方征求意见,力争拿出两全其美的方案。另外,老毛提建议的分寸也是拿捏得恰到好处,在全国人大就提全国范围的问题,绝不会把省市一级的地区性问题拿到全国的层面来说事;而且总是紧跟国家大政方针,让建议能一边连着“天线”、一边接着“地气”,从而不至于“看上去很美”。

  “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老毛做事特别认真,不管是当代表,还是当村支部书记,都憋着一股非做好不可的劲儿。

  他所在的大梨树村地处偏僻,既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不是交通枢纽,反而是“八山半水一分田”,曾经和无数其他中国的村庄一样艰难地靠天吃饭。然而30多年前,还做着大队兽医的老毛被众人推举出来当了大队长后,他就任宣布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大队干部的工资以后都要自己解决,绝不让收入本就微薄的社员再出一分钱。说干就干,不久老毛就拉着大队干部,揣着借来的几万块钱北上黑龙江贩运土豆和小米,一趟下来净赚了一万多元。

  走出去的老毛,真正开阔了眼界,按他自己的说法是“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敢干”,他开始认真思考怎么“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从此,老毛一头扎进了发展大梨树村集体经济的工作上。他一方面盯住城里的商机,相继在凤城市建起了宾馆与大型商贸市场,为村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另一方面,从1989年起,老毛带领村民上了大梨树村的荒山秃岭,花了近10年时间,共投资2000万元,治理了20多座荒山,修建高标准的水平梯田1.6万亩,栽下桃、苹果、梨、李子、板栗等果树近百万株。“我们不能改天,但我们可以换地。”老毛说。

  在大梨树村的山上,老毛修了一个“干”字广场,抬头就能看到邓小平的那句名言“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老毛自己总结,大梨树的成功靠的就是实干、苦干、巧干。如今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还享受着村里给的福利待遇,加之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连城里人都羡慕起这里的生活。

  一辈子在这片土地上

  有人说,如果老毛不是替村里干,而是替自己干的话,早就不知道挣了多少亿了。事实上,做了30多年的村支部书记,外人看到的常常是老毛的大手笔,却很难想象他从来没有亲自管过钱,他说:“我是一把手,我管钱,谁来监督我?”

  老毛的廉洁自律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早些年农民手上有了点闲钱之后,大操大办的风气渐渐在社会上兴起。为此,老毛在村规民约里立下了“严禁大操大办”的规矩。2003年,老毛唯一的儿子毛正新结婚,家里人都想热热闹闹地操办一次。可老毛坚决不同意,当天总共只摆了八桌酒席,即使有一些亲戚朋友把礼钱送到家里,也被原封不动退了回去。时间一长,大家就都知道了老毛绝不收礼的规矩。有人觉得全村人都要守这样的规矩太不近人情,可后来老毛解释,这个规矩主要是给村干部定的:大家互相赶礼,最后谁剩的多?当然是有权力的人剩下的多,也就是我毛丰美最多,“老百姓不容易啊,别去占他们的便宜”。

  老毛的能干,当地领导也看在眼里。曾有一次市里有意提拔老毛做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可他到组织部门了解了具体情况之后还是婉言谢绝了。老毛解释说那个位置并不适合自己。“我是农民,离开了这个位置就不了解农村的事”。

  老毛的心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这片生养了他的土地,直至去世前三天,想到村里最近正在安装太阳能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他还硬是提出要到街上看看路灯的亮度。老毛的儿子毛正新这样记录了当时的情景:“我们全家人都哭了,因为那一刻我们怎么也不忍心将父亲抬到街上。我们努力将父亲抬到窗口。外面的灯光照着父亲,那天,是父亲最后一次站着,山一样,站着。”

  延伸阅读:

  农民代表,代表农民说话——追记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上)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7日 07:25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