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时代先锋】白求恩医疗队:“让乡亲们看好病、少花钱”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让乡亲们看好病、少花钱” 
——北京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白求恩医疗队巡诊太行山老区纪实(下)

  去年11月一个下午,河北宁晋乡村医生周自更的诊所里来了位病人。这位病人头痛、呕吐、看不清东西,高压达到了230mmHg。周自更判断,病人可能是脑出血。

  在县中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送往石家庄。周自更立即拿起电话,打给北京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简短描述病情后,医院确定是脑出血症状,让他立刻将病人上送。晚上9点多,周自更等人的车刚抵达医院,神经外科的几位专家就迎了上来。省去繁琐的程序,病人做完CT后就开始手术准备。次日凌晨4点,手术结束,病人状况良好,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周自更的那一通电话对抢救病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那是9月份他作为优秀乡村医生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观摩诊疗时养成的习惯。

  在那次观摩学习中,周自更和340名乡村医生一起参与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所有科室的常见病临床教学——这正是要面对各种常见疾病的全科乡村医生所急需的。

  每位参加学习的乡村医生都得到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各个科室的电话。平时,周自更和其他乡村医生有业务上的疑难问题都可以拨打电话咨询。遇到紧急情况,只要及时联系,就能开辟抢救绿色通道。

  通过这种方式,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把自己的服务范围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农村地区。在那里,乡村医生可以直接得到专家的业务指导,让许多原本需要上送的病人就近得到救治。

  “中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要让服务变得更加靠前。”和平医院骨科副主任步建立说。为了做到这一点,医院每年都要派出50多支白求恩医疗队,到河北和山西的贫困山区进行义诊。

  但步建立和同事很快发现,巡诊虽然直接有效,但总是来了又走,效果无法持久。他们琢磨着如何建设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工作的重点很快落到了如何提高当地医护人员的水平上。农村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县、乡、村3级卫生保健网。乡村卫生院和县级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保障着中国近7亿农村人口的日常健康。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可以让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决定,抽调内外妇儿等常见病科室的高年资专家组成白求恩医疗队,进驻巡诊地的县乡医院进行帮带。每次巡诊,常规药品发给当地百姓,技术经验留给当地医生。

  2014年5月,一支由10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携带着野战手术车到达革命老区山西省左权县。专家们晚上住在野战帐篷里,白天到左权县人民医院各科室坐诊、查房,解决基层医生拿不准的疑难病症。眼科主任王超英还带领县医院的眼科医生做了6例白内障手术。这种手术极有效果,患者第二天就能见到光明。

  基层医生自然受益。医疗队离开后,县医院里的眼科接诊人数从之前的每天五六人上升到每天20人。随着手术种类的增多,眼科病房里总是人满为患。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肿瘤科主任朱铁年担心的是基层医院医生的经验和治疗规范化等问题。同样是喘,就有医生把心源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混为一谈。具体到肿瘤专业,目前的治疗讲究规范化。“现在县级医院的医生懂肿瘤学的非常少。”朱铁年说。

  为实现治疗的规范化,朱铁年把县级医院的肿瘤科医生请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进修。在这里,他们接触到了系统的肿瘤学知识和大量的临床病例。

  这也正是医院其他科室都在做的事情。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这种帮扶形式被称为医疗联合体。目前,医院已经与120多家县市级医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

  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朱铁年强调要结合医生的经验对患者进行治疗。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位70多岁的食管上段癌患者,还能进流食,被别的医院做了胃造瘘手术。一根管子从腹壁接到胃里,饭从管口灌入。

  “这不是最合适的治疗,如果让我治,我会先下胃管,然后进行放疗,食管通了把胃管一拔,这样病人可以正常吃饭,生活质量不受太大影响。”朱铁年说,丰富基层医生的经验,让老百姓得到合适的治疗是努力的方向。

  在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把资历最深的专家派到了乡村。在县、乡、村医生经验相对缺乏时,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把众多的基层医生请到了科室。这一切努力,正如步建立所说,都是为了“让乡亲们看好病、少花钱”。

  延伸阅读:

  到最缺医少药的地方去——北京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白求恩医疗队巡诊太行山老区纪实(上)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0日 08: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