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永葆党员本色 播撒人间大爱

——记抗日老战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连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于连新

  于连新,女,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离休干部,1924年生于江苏省溧阳市,1941年,她怀着抗日救国的信念到抗日中学学习,不久参军入伍,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三十军、东海舰队、北海舰队从事政治工作。1970年调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任办公室主任,1983年光荣离休,现年90岁。

  于连新同志离休后,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位曾经为国家民族独立和解放、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奋斗了一辈子的革命老人,多次为灾区慷慨解囊,送去温暖,回报国家;关注弱势群体,为多名贫困儿童捐资助学,帮助莘莘学子完成学业,回报社会;少小离家,不忘乡情,捐资铺路、架桥、建校,回报乡里。长期以来,于连新同志把每月的离休费全部用于捐助,而她平时的生活却十分节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政治本色,奉献自己的博大爱心,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她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关心国家大事   心系海洋事业

  如今年逾九旬的这位抗日老战士身体硬朗,声音洪亮,讲述起自己的革命经历思路清晰、如数家珍,仿佛是刻在脑海里一样。虽然一只眼睛视力模糊,但于老每天都戴着老花镜,或者拿着放大镜,坚持读报纸,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

  作为一位老海洋人,于老对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更是十分关心。提到钓鱼岛、黄岩岛,以及南沙群岛现状忧心忡忡,并十分牵挂誓死捍卫祖国万里海疆的海洋执法队员;她对我国目前的海洋事业发展形势也有着自己思考;提起海洋强国梦,这位老海洋工作者更是激动不已,侃侃而谈,她说经过一代又一代海洋人的奋力拼搏,我国海洋事业走过了半个世纪的不平凡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历史将铭记海洋人的贡献,新一代海洋工作者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牢牢把握新时期对海洋工作提出的要求,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新的力量。

慷慨解囊   回报社会

  这位曾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出青春热血的革命老人,现在依旧抱着“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信念,身体力行,倾其所有。

  每当国家遇到自然灾害,于老总是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到街道社区和单位捐款,每次捐的数量总是最多的。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她仅是向单位就捐了2500元。工作人员看到她那么大岁数了,不忍心接受她那么多的捐款,给她做工作,可无论怎么说,于老就是不答应,一定要把拿来的钱全部捐了。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她又一次捐了3000元。同年8月,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她又慷慨解囊,积极送温暖,奉献爱心。在今年7月份,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得知这一消息后,于老第一时间赶到街道居委会,一次性捐了3000元。

  作为少小离家的革命老人,于老不忘家乡,以拳拳之心,回报乡梓,心系乡民。她念念不忘当年曾经资助过她的乡亲,时时牵挂生活困难的乡邻。家乡铺路、架桥、建校,她更是出手大方,慷慨捐赠。于老说,过去农村有一大难,就是“行路难”,旱天里,土街土路坑坑洼洼崴脚脖;雨天里,泥坑泥道深深浅浅没脚脖。改变村里“行路难”一直是她的心愿,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教育下一代一直是于老十分挂念的事情。当她得知家乡的学校又小又破,很多孩子都没法上学时,她自己掏腰包,帮助家乡修学校。她说:“教育是大事,盖个好学校很有必要,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家庭也是这样,没有知识文化翻不了身,要想出将才、出帅才、出人才,非办好教育不可”。她愿做铺路石,愿意将自己的最大力量奉献给教育,使孩子们能在好一点的学校读书。她最爱听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每当如此,于老非常开心,眼前仿佛是看到了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

  于老的奉献是无私的,无时、无处不在的。七十年代曾在于老家工作过的保姆,离开于老家几年后患上了脑血栓,卧床不起,于老夫妇得知这个消息后,每个月坚持给她寄2000块钱。当时于老还不到一千元的工资。就这样,于老和老伴一起坚持每月给保姆寄钱直至她离世,时间长达五年之久。

美化环境  净化心灵

  于老喜欢花草。她原来住所是一座庭院,院内花木众多,一棵造型优美的罗汉松,是她和老伴花了近40年的心血培育而成的;一棵价值3万余元的桂花树,也已陪伴于老多年,每逢开花时节香气四溢,令人陶醉;还有洁白的玉兰、傲冬的腊梅、粗壮的枣树、碧绿的棕榈,都是于老夫妇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培育而成的。有耕耘就有收获,后来小院树茂草绿,花香果硕,充满勃勃生机,曾多次被评为青岛市园林绿化先进庭院。有些单位和个人出高价要买这些树木,都被她谢绝了。多年的培育相伴,这些花木已经像于老的亲人一样,难以割舍,这些树木的根,不仅扎在泥土里,也深深地孕育在了她的心底。

  然而,就在几年前,于老要搬进新居。她毅然决然地将这些陪伴自己近40年的花草树木全部捐给了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当时这些花木共有四十多棵,价值二十多万元。她深情地说:“我对老树很留恋,但我老了,不能为一所做什么事情了,能将我亲手栽培的花木移到所里,绿化美化一所环境,我就感到欣慰了”。现在,这些花木枝繁叶茂,茁壮挺拔。这些花草树木不仅见证了海洋事业的繁荣,更展现了于老“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怀。

  一个人一生做一两件好事也许并不难,但时时做,处处做,一生持之以恒地做就很难了。但这就是于老人生的追求,这就是一个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的高尚情操。

俭以养德   传承家风

  于老严于律己,甚至对自己近乎苛刻。她衣不求华,食不求精,生活随意,心境恬淡。她和老伴都是离休干部,两个人的离休费加起来近二万元,但他们都过着简朴的生活。家里陈设极其简陋,用的是早些年配发的沙发、橱柜等。搬新居前,于老舍不得花钱装修,孩子们实在看不过去,才瞒着于老做了简单的装修。于老常说,离休了,赶上太平盛世,在家安度晚年,过的是天堂般的生活。组织上无微不至地关爱,我们非常感激,加倍珍惜。惟有尽自己所能,多为人民做点事,才能心有所安。多年来,自己的养老金涨没涨,涨了多少,她从不过问。她说,不涨,反正钱在国家那里,涨了,拿出来捐赠就是了,经不经手,没多大意义。多年来,她的离休费全部都用来资助他人,回报社会。可是当问到,这些钱都资助了什么人或做了什么事,于老总是说“不记得了,不记得了”,仿佛捐助的钱从来就不是自己的一样。在她看来,这些捐助行为算不上什么“做好事”,那只是自己应该做的事。

  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也是严格要求,言传身教,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她经常教育子女们要时刻牢记先辈们是从怎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走过来的,要求他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努力工作,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家风。儿孙们在于老的教育和影响下,都事业有成,有的成为单位的骨干,有的出国留学。他们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于老家庭还多次被区、街道评为“五好文明家庭”。

  一无所求,甘于奉献,做一名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共产党员,是她的坚定誓言,更是她的实际行动。她坚定的革命精神、崇高的品格风范和优良的思想作风,她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她是一面旗帜,立党为公,无私奉献,是身边党员的标杆楷模。她是一架人梯,在引导人们向精神文明高峰攀登时,这架人梯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难能可贵的。

  国家海洋局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3日 15:0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汪蛟龙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