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要让黄沙地变成黄金地——记银川市金凤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王金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我现在工作的乐趣,就是让移民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说这话的是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王金燕。

  51岁的王金燕,在农技推广的岗位上已经奉献了26年。她常年奔走于田间地头,围绕在农民身边,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经过她的努力,20多个农业科技项目得以推广,18个优势新品种在当地落地生根,有的新项目、新品种几乎变成农民增产增收的“摇钱树”,她亲手解决了农民生产中无数个技术问题,帮助农民找到脱贫致富的钥匙。

  几年前,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王金燕所在的银川市金凤区也承担了接纳移民的任务,其中良田镇要安排固原地区6个行政村的1.2万多名移民。

  从山区搬到川区,许多移民一开始都不适应,能否掌握实用技术与脱贫致富本领,更是关系到他们能否“稳得住”“快致富”的问题。

  移民群众迫切需要技术人员和技术指导。王金燕想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主动要求到良田镇工作,和移民群众一道开创增收致富的新路。

  移民的新家园,位于贺兰山东麓的一片荒地上,虽然比山区要好,也具有灌溉条件,但那里是一片没有开垦的荒地,有的地方还有成片的沙丘。王金燕一到移民区,就和移民群众一起创建示范园区、兴办专业合作社、创办农民田间学校,为移民传授农业技术、带领移民共同致富。没过多久,他们就在原来的茫茫沙丘上开辟出了3000多亩设施农业,建起了1500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在与移民群众的摸爬滚打中,王金燕还总结出了3种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新模式。

  王金燕心里明白,要想让这些长期在比较封闭条件下生活的群众接受新事物,必须要让他们先得到实惠、尝到甜头。为此,她利用荒漠土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种起了无籽西瓜,并且手把手地为农民做示范。当年8月,无籽西瓜上市了,移民群众有了第一笔收入,信心大增,种植面积也迅速达到1000多亩。

  原来寸草不生的荒丘,也能长出这么大的西瓜!黄沙地,也可以变成黄金地!周边群众纷纷前来观摩学习,王金燕不失时机地组织现场观摩会,推广新技术。看到荒滩上结满了十多斤重的大西瓜,人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农业科技的威力,也更加坚定了跟着王金燕干的信心。

  为了建立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而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王金燕联合良田镇6个村的村干部、种植大户、农民技术员成立了“银川市金凤区鼎峰蔬菜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集资入股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发,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掌握科学的种养技术,是增产增收的关键。为此,王金燕创办了“金凤区良田农民田间学校”,她或登台讲授,或田间辅导,或地头传授,“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短短几年就培养出各类种植科技示范户1000余户。

  短短几年时间,良田镇移民区已经呈现出麦浪翻滚、瓜果飘香、牛羊成群的喜人景象。有人对王金燕放弃原来优越的工作条件、主动要求到基层去吃苦受累表示不理解,问她:“你这么辛苦,整天往那里跑,图啥呢?”她说:“我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推广农业技术是我的工作,我要为农民当个领路人。”(记者 庄电一)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1日 07:38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