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马仲秋同志先进事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马仲秋,男,1919年11月出生,1938年2月参加革命,1938年9月入党,抗日战争后期,任著名的河北安新县白洋淀水上游击队——雁翎队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银行系统、原一机部、八机部等单位工作多年,1981年12月调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任办公室负责人,1983年1月离休。马仲秋同志离休不失志,时刻不忘党恩,心系党的事业,在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热心公益事业、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老同志的特殊优势,弘扬了正能量。

政治信念坚定。马仲秋老人常说,要保持思想上不退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就得坚持学习,与时俱进。离休后,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休30多年来,坚持每天阅读,特别是党报党刊,深刻领会党在新时期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经常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主张宣传给所在支部成员和社区群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参加老同志座谈会,发言积极,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教育性和警示性很强。每月一次的老同志政治理论学习,都积极参加,因病参加不了时,能及时向支部书记请假,事后请工作人员将学习材料送到病床上学习。在离退休干部党委组织的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积极发言,谈学习体会和收获,使大家受到了教育和启示。他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时刻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经常想着为党多做一些切合实际的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不便,不去找组织帮助,总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其他老同志有了困难和问题时,他总是热情关心帮助解决。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的精神风范。

党员作用发挥好。马仲秋老人是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入的党,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发扬勇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冲锋在前,充分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平时期,更是牢记入党誓言,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都服从组织安排,严守党的机密。离休后,做到离休不落伍,离休不褪色,积极融入到社会和基层社区,服务群众,带动群众,用执着的热情服务、影响和温暖着周围的人民群众。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时,他把关心、凝聚党员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为了让老同志感受到党支部的温暖,他经常与老干部联系,问寒问暖。有的老同志生病了,家里人还没来得及告诉单位,马仲秋同志的电话就先打过去了,嘱咐老同志安心休养。“离退休了,有时觉得自己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是马仲秋带着党支部一班人,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让这根线又连了起来。”老同志们动情地说。马老因年龄和身体原因不再担任书记后,仍然十分关心党支部的建设,带头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学习,一笔一划地写读书笔记,给老同志们做出了榜样。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同志新春看望马仲秋时,马老没有向组织提要求,而是与张茅同志共同探讨工商事业改革发展的情况,并建言献策,使大家深受感动。随着年龄的增大,有的人劝马老在家休养,可以少参加一些支部组织的活动。马老却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人有退休的年龄,共产党员没有退休的年限,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关心下一代成长。马老把宣传党的光荣历史视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人离休了,思想不能离休,革命精神不能离休”,这是马老离休30多年来一直坚守的信念。在马老曾经战斗过的河北安新县,只要一提起离休干部马仲秋,熟悉他的人都会说:“马老口碑好、德望高,把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看得比自家的事情还重要。”马老心系青少年,一直把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帮助安新县一些特困家庭儿童走出困境,他提出由团县委、县妇联、县教育局等单位,共同发起“为特困少儿献爱心”的倡议,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共募集25000余元关心下一代基金和爱心基金7万多元。在总局机关一提到马老,就连新来的年轻同志都知道这位身经百战的老人。90多岁的他将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回忆录,编成小故事,经常讲给机关的同志们听,教育鼓励年轻同志,爱党爱国爱工商事业,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马老离休后经常受邀请到学校、武警中队等单位作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有时一天下来要做2场报告,让大家非常感动。有人曾问马老,你这么大年纪了,不在家安度晚年,整天忙这忙那的,图个啥。他回答说:“不图啥。共产党给我们落实了这么好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我没有理由不为家乡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热心公益事业。马仲秋同志离休后,积极发挥余热,热心公益事业。马老离休后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总是给自己找活儿干,经常到社区帮忙,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力所能及地干一些向居民传达街道通知,宣传安全、防火、环保、科普等知识的工作,让街坊四邻感受到和谐社会传递出的幸福感。马老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资历优势,热心处理邻里关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真正发挥了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多年来,在各类捐助活动中,他总是踊跃参加,主动捐助。在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害中,马老就从自己的离休工资中捐出了500元。马老以95岁的高龄应邀参加家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洋淀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建设,不让派车接送,发挥老八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己坐公交车前往,并将自己撰写的回忆录《雁翎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奉献给了纪念馆,成为了回忆革命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科书。他说:“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肩负着一种使命。”正是这种使命感让老人坚持理想信念,为社会奉献余热,同时激励着他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就是对老共产党员马仲秋的最好写照。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5日 14:0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孙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