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退而不休,发挥余热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记新华社退休干部孙宝传先进事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孙宝传原为新华社党组成员、技术局局长、高级工程师,2000年8月退休。退休后,能够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及新华社事业发展情况,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头脑清醒,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具有很高的政策理论素养。

“为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校长教诲记在心,一不留神到退休,掐指一算才卅八;人虽老矣梦犹在,生命苦短倍珍惜,完成规定练自选,愿为祖国余热献”。这首在他退休当天写下的打油诗,真实抒发出孙宝传同志当时的心结。

退休14年来,为实现“为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理想,他始终坚持每天工作,做自己喜欢而有益的“自选动作”。他跟踪、学习并关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新成果以及传统媒体战略转型的新发展,积极参加新华社历年举办的“新闻学术年会”,并在《中国传媒科技》杂志、《新闻出版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综述、评论、访谈150多篇,其中,2006年《新技术催生新媒体、新业务、新形式》一文,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2014年《关于报业转型的反思》一文,被新华社领导批给社办报刊主要负责人参阅。

他是“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的创史人之一,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经验,参与了相关传媒技术的论证、鉴定、验收、交流、培训和咨询等各种活动,积极致力于推动我国新闻媒体的信息化建设,不断为中国新闻媒体的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牵头创立我国新闻界唯一的、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批准的科技奖项——“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并担任“王选奖”评审组的专家组组长和评审委员,连续六届参与了“王选奖”的评审工作,促进了传媒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2008年荣获“王选新闻科技终生成就奖”。

他经历了新华社内部刊物《新闻电子技术》变身为在全国出版发行《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的全过程,他既是撰稿人,也是特约记者。他还发起、组织并参与我国第一个新闻信息技术国家标准——《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的立项、制定和推广工作,并在中宣部下达的建立“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体系”项目中,参与了调研、咨询等工作,为推动我国第一个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的诞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孙宝传同志除了在新闻通讯技术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外,同时还对钥匙链和纪念章收藏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在新华社总社、北京潘家园、香港等地举办过多次个人收藏展,2008年编写出版了《心链奥运——奥运故事与奥运收藏》一书,献给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2010年编写出版了《世博徽——世博会历史变迁与历届纪念章》一书,献给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2012年编写出版了面向少年儿童的《纪念章上的科技史》一书,受到好评。

2003至2009年,他担任了两届新华社离退休干部局宣西片技术局离退休职工党支部书记,并在支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被新华社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个人被评为新华社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新华社新闻通信技术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他始终认为:“时光会匆匆流逝,设备会不断更新,人都会慢慢老去,但新华社通信技术艰苦卓绝的发展历史不容忘却,新华社通信战士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应丢弃”。2014年,他编写的具有20万字、300幅照片的《插翅飞翔——新华社通信技术发展回眸(1931~1999)》一书将出版发行,并准备献给新华社图书馆和社史馆,为新华社留下宝贵史料,为后来人留住珍贵记忆。

退而不休,发挥余热,做自己喜欢、能做、有益的事情,如今他已如愿实现了自己当初立下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理想。但用他自己的话说“生活在继续,我的梦也将继续。人是要有梦想的,但个人的梦只有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梦想的实现过程,会有挫折和困难,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梦想成真。”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5日 11:41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孙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