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村里的“活雷锋”

——记贵州省威宁县地方税务局退休干部谢增发先进事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贵州威宁县地税局退休干部谢增发,退休后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回到农村,十几年如一日无私奉献,将爱心洒满威宁县麻乍乡,当地的村民都把他比作“活雷锋”。

  修建通村道路

  2001年6月,退休以后的谢增发回到自己的家乡——威宁县麻乍乡二田坝村。这里十分偏远,没有通村公路,运输全靠人背马驮,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谢增发知道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先修路。于是,在农闲季节,他多次动员并组织村民投入了近8000个劳动力,一锄一铲、肩挑手抬修建进山道路。修路没资金,他带头捐款,并动员本村在外工作,经济较为宽裕的村民捐款。为消除乡亲们的后顾之忧,他还拿出自己的工资,以给自己“打工修路”的形式,为十几户村民的孩子垫付学杂费近3万元。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齐心协力,修建了机动车道路6公里,马车道路13公里。

  爱心帮扶村民

  回到农村以后,谢增发知道哪家有困难,立即主动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帮助他们。他省吃俭用,把钱都省下来资助村民,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他借给乡亲们的钱不计利息,也从不主动追讨,村民们若是记起来,就主动还他,若是忘记了,也就不还了。十几年来,麻乍乡二田坝村、双河村条件困难的人家几乎都得到过他的资助。粗略估算,他借出的账款有700多笔,累计5万余元。

  每当有村民患病,因家庭困难找到谢增发时,他除了借钱给村民看病外,还主动当义务导诊员,帮助联系医院。乡亲们有到县城看病的,他就把患者和家属带到自己县城的家里食宿,减轻患者的负担。?十几年来,谢增发先后给87户村民垫付了10多万元医疗费用。

  ?王老伯至今还清楚的记得,2011年正月初十,他的儿子王雄在耕地时不慎被耕地机刮倒,伤势比较严重。王雄的父亲王老伯第一个想起了村里的“活雷锋”,他立即拨通了谢增发的电话。知道情况后,谢增发二话没说,跑到村里找了一辆摩托车,立即把王雄送到麻乍乡集镇,又找车送往威宁县医院。因伤势严重,他又在县城租了一辆面包车,当天就把王雄送往水城矿务局医院,并为其垫付了医疗费用。

  资助贫困学子

  二田坝村是一个边远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谢增发认为,家乡之所以贫困落后,除了交通不便,就是村民缺乏文化。山里的孩子要走出大山、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唯一的途径就是学知识、学文化、学技术。“有些孩子读到四五年级就辍学回家了,看了让人心痛。读书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谢增发说。

  村里有哪家孩子辍学在家,他就去找孩子的父母,耐心做思想工作;哪家孩子上学有困难,他就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二田坝小学陈永福老师是谢增发资助过的人之一。当时就读师范学校的陈永福因家庭困难想辍学,谢增发知道后,慷慨资助他学费,并鼓励他继续求学。毕业后,陈永福主动要求回到家乡教书育人。“以后我也要像谢老一样帮助别人,我将教育我的学生,做一个像谢老这样的人。” 陈永福说。

  威宁县大街乡党委委员安流军也曾得到谢增发的资助。安流军经常说,因为谢老的帮助,他才能完成学业。他将常怀感恩之心,为人民群众多做实事、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回报谢老的恩情。

  “如果没有他的帮助,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初中时得到谢增发资助的李继永感激地说。李继永如今在昆明创办了一家网络公司,自己当起了老板,他说那年头家里条件不好,多亏谢老的帮助,让他完成学业。

  十几年来,谢增发为麻乍乡10多个村136名学生垫付学费,累计金额超过10万元,无偿资助的达7.3万元。经他资助的80余名孩子完成学业走出大山,有些当了国家干部、人民教师、医生和现役军人,有些到昆明、深圳、广州等地创业,成为当地的个体老板。他们不忘谢增发的资助,逢年过节都会给他发短信,同时,他们也关心着自己的家乡,支持着家乡的建设与发展。

  义务种树护林

  初春的麻乍乡二田坝村,山沟里各种果树发芽开花,山头上的松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但村里人都知道,这里曾是一片荒山。

  谢增发到村里以后,看到光秃秃的山坡,花了4000多元,买来草种和树种,用林草兼种的方法种在山上荒地里,精心管护。如果遇到村民乱砍滥伐,他便及时上前劝说阻止。如今,他义务种植的20多亩树林郁郁葱葱,管护的500多亩天然林长势良好,800多亩天然草场绿荫满坡。昔日荒凉的二田坝,彻底变了样。

  ??家人问他为什么放着县城舒适的日子不过,偏要回到农村过苦日子,还把自己的工资用来资助村民时,他说,15岁时曾经看过一篇《甘祖昌将军回乡当农民》的报道,从少年时代,甘祖昌将军扎根农村、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就一直在他脑海,成为他的榜样。他和雷锋是同时代的人,雷锋精神也一直影响着他。有生之年能够回到家乡,为村民们做点事,他感到很幸福、很满足。

  谢增发的事迹在当地引起了很好反响。有一次县城的记者专程跑到二田坝村想采访他,当记者向他说明来意后,他一边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做的事情不算什么,都是应该做的。”,一边扛起锄头,大步走向他悉心管护多年的树林……。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中共贵州省委老干部局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5日 09:5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