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奉献老区 余热生辉

——记河北省唐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先进事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唐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1993年。作为一个政治性很强的社团组织,历任会长、副会长都是从市级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多年来,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把支持老区建设作为为党分忧、为民尽力,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一项崇高事业,为老区建设奔走呼吁,重调研、提建议、跑资金、督项目、建机制、强管理,尽最大力量多为老区群众办好事、实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市老区建设工作成绩显著,老区重点帮扶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老促会真正成为联系党委、政府与老区人民的桥梁和纽带。唐山市老促会先后被中国老促会评为“全国先进老促会”、“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先进单位”,荣获“全省先进老促会”、“河北省十佳老有所为先进集体”等称号。

一、发挥职能作用,无私奉献人民。唐山市老促会现任的5名正、副会长,平均年龄超过70岁,都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本应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他们都曾多年担任市县主要领导职务,对冀东革命老区具有深厚的感情,了解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深知老区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为了早日解决老区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致富缺少门路等突出问题,让老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退休后,他们不计报酬,全身心投入到老区建设事业。像在职一样,按时到岗,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文件和各项方针政策,紧密联系老区实际,研究讨论帮扶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充分发挥老促会的参谋、咨询、协调、指导作用,在“促”上做文章,在“帮”上下功夫,协调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从改善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集帮扶资金,多措并举开展老区建设工作。

二、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市老促会把开展调研活动作为抓好老区建设的基础,坚持每年组织3-4次综合调研或专题调研,会长们克服困难,不避寒风雨雪、烈日酷暑,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困难农户,了解基层百姓需求,实地查看项目进展,与镇村干部商讨解决对策,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写出调研报告,提出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老促会先后向市委、市政府呈送综合调研报告5份,专题调研报告12份,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就加快老区村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和措施:一是以市“两办”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革命老区重点帮扶村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唐山市加快老区重点帮扶村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调动了全社会关心支持老区建设的积极性,保证了党的惠农政策在老区重点帮扶村的优先落实。二是建立了由市有关领导为主持人,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老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老区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三是在老区村开展“1+2”人才组合模式,选派优秀退休老干部和大学毕业生、青年医疗志愿者到老区重点帮扶村任职,开展帮扶工作,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以及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是在基层建设年、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文明生态村创建等活动中,优先安排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老区村。五是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责成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如关于老区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加强老区村小学幼儿园建设等调研报告,为相关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热心帮扶老区,多干好事实事。市老促会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帮扶老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把帮扶弱势群体尽快脱贫致富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经多方协调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三进一增”(即老区建设工作列进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老区重点帮扶村重点帮扶项目列进当地和责任单位年度计划,财政帮扶资金列进当地年度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每年对各县区上报的老区重点帮扶村建设项目严格筛选审核,落实配套资金,对财政帮扶资金使用情况严格监管,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数额按照进度拨”,确保帮扶资金专款专用。督导市直责任单位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使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向老区村倾斜,在老区村优先落实。仅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13亿元,各级单项资金、上级对口支持及乡镇投入资金5.48亿元,带动社会力量和农民向以增收致富为主的项目投入资金4.85亿元。共为290个老区重点帮扶村修建通村公路645公里,硬化街道1122公里,修田间路747公里;打井2341眼,铺设输水管道1664公里,建积雨水窖4730座,河道清淤485公里;架高低压线677公里,新装、改装变压器365台(套),扩容4.5万千伏安;实施校安工程、学校食堂和农村幼儿园建设等89项,农村卫生室、文化书屋、健身设施等改善民生项目得到普及;农业生产新技术、经营管理新方法逐步在老区重点帮扶村得到应用,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2013年重点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93元,比2008年翻了一番,进一步缩小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四、加强制度建设,实现规范管理。一是体现老促会社团组织的特点,严格按《章程》办事,实行集体决策的领导体制;二是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定期学习上级文件、讨论议定工作安排、研究分析问题、议定解决办法;三是制定和完善项目管理、财政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及帮扶周转金管理等制度,防止出现帮扶资金被挤占、挪用、浪费等情况的发生,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佳效益;四是完善老区重点帮扶村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本着有进有出、相对稳定的原则,对一部分经过帮扶,两委班子健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的重点帮扶村调整为“重点联系村”。吸纳部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村为重点帮扶村,在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上优先安排,使帮扶资源惠及更多的老区村和老区人民。

唐山市老促会一班人怀着“饮水不忘挖井人”的深厚情结,以服务老区群众为己任,退而不休、无私奉献,在推进老区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辞辛苦地奔走于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主动沟通协调,广泛宣传动员,吸引多方力量投入老区建设事业,为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市上下形成了合力支持老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4日 19:4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孙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