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二十五载搞帮教 无私大爱送高墙

——记河北省海兴县“五老”帮教团先进事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他们,是一群老年人。甘洒余晖、乐得奉献。25年来,不辞劳苦,搭钱搭物,往监狱里送温暖送关爱送亲情,融化了服刑人员心头的坚冰,也给了对方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气。

25载真情付出,25载持之以恒,换来海兴司法的一个“奇迹”:25年来,海兴县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为零,严重违反狱规率为零,70%的服刑人员得到过立功减刑奖励;25年来,该县人口增长了近10万,犯罪率却呈下降态势。

他们的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也得到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普遍认可。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十家媒体给予报道。他们也荣获了2013年度“感动河北群体奖”、2013年度“沧州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他们,就是海兴县“五老”帮教团,一个以离退休干部为骨干,由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党员、老模范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一个被当地人称之为社会家庭的“稳压器”、服刑人员的“守护神”、精神文明的“宣传员”的志愿者团队。

公判会的痛心点燃了立志帮教的决心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海兴县原县人大副主任王淑凤和几名刚退下来的老同志参加了海兴县法院在高湾镇举行的一次公判大会。

十几名青年被判处死刑、死缓和无期徒刑。一名年轻的罪犯被当场处决,他的爷爷跪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求求你们,让我再看一眼孙子吧!”这一幕深深的震撼了他们,也刺痛了他们的心。一个年轻的孩子,因为犯了罪,被判了死刑,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毁了,罪犯家、受害人家、双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因此落入痛苦的深渊,一生也难以摆脱。是,这些人犯了罪,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但责任仅仅在他们自身吗?家长、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作为老干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帮教这些孩子,绝不能让他们重蹈覆辙。

正是缘于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促使这些老干部产生了志愿帮教服刑人员的想法。1989年,海兴县“五老”帮教团成立了。从此,开启了他们25年漫漫帮教征程。

帮教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最初的帮教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一方面,家人和朋友纷纷劝阻,“去监狱帮教?不是有狱警吗,用得着你们吗?”“躲这些坏人都来不及呢,还跑到监狱去找他们?”另一方面,监狱有规定不允许外人随便进入,和服刑人员见面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关键的困难来自于服刑人员家庭的不配合。家里有在监狱服刑的,本来就感觉没有面子,所以他们去家访的时候,对方都想方设法地躲着。

尽管有质疑、有冷落、有不理解,但是并没有阻挡住他们帮教的决心。他们有自己的信念:我们是老干部,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知识有耐心;我们当过领导,有经验有能力;我们为人父母,有爱心有亲情;最重要的是,我们放不下这个特殊的群体,感觉有责任有义务。

需要和狱方洽谈,他们就一次次走进监狱,推心置腹、讲明利害;服刑人员家人给吃闭门羹,他们就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终于,各方的困难都迎刃而解。

父母般的爱心融化了服刑人员的冰心

第一次的帮教经历让帮教团的成员们至今难忘。许多犯人因为犯了罪,让家里人蒙了羞,好几年都没人来探望了。忽然看到有人来看他们来了,再听到熟悉的乡音,他们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许多人都一直哭,帮教团的人们也都红了眼睛。他们深深地体会到这些服刑人员是多么需要关爱。

此后,帮教团每次去监狱慰问,都要搞一次座谈会。与服刑人员结成帮扶对子,谈谈心、拉拉家常、说说家

乡的新变化,每次场面都热烈温馨、亲情浓浓。

近年来,他们又专门邀请一些海兴书画家及文艺工作者参加帮教团,与服刑人员搞笔会,送河北梆子等地方戏上门演出,帮教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

监狱里管教人员说,每一次帮教团来,海兴籍犯人们感觉都像“过大年”一样,他们打心眼里盼着你们过来呢。

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六,冰冻天寒,大雪纷飞。帮教团“骨干”、老干部张玉荣感冒还未好,吃完药就出门了。“天气预报说这几天都有雪,不能再耽误了,今天必须去天津滨海监狱。”这是他出门时留给家人的一句话。300里路,他坐了整整5个小时的车,午饭都没顾不上吃,下车后就直奔监狱了!

带着家乡的变化,带着家人的嘱托,张玉荣对服刑人员说:“我今年74岁了,每年春节前,都是晚辈们来看我,我登门看望的只有两类人,一是我80多岁的老舅,一个就是来监狱看你们……小孙子问我,爷爷,你为什么每年都去监狱看这些坏人?我说,他们不是坏人,只是好人一时糊涂办了坏事……”张玉荣说完,犯人们都流泪了,一旁的狱警们也哭了,老人自己也早已泪湿眼眶。

帮教团的人们深知,服刑人员最牵挂最在意的还是家人。家人是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最大动力和支撑。所以每次去监狱帮教前,他们都请县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帮忙,带着录像机去一些服刑人员家中家访,把亲属的叮咛和嘱托录制成电视片,带到监狱里,在帮教会上给服刑人员统一播放。

每一次播放都是一次巨大的心灵震撼。“儿啊,你做错了,一定要改,一定要服从管教,回来重新做人!”“孩子,我们等你早日回家!娘想你啊!”这些话,虽然只是一个父母对一个儿子说的,可到了这里,就成了所有的父母对所有儿子说的。录像里哭,这眼泪是牵挂的泪;台下也哭,这眼泪却是悔恨的泪。

某乡镇中学教师李某被判刑后,在监狱里万念俱灰,认为妻子一定会对他深恶痛绝、离他而去。为此情绪非常不稳定。但在我们带去的录像里,他妻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抹着眼泪说:“我又恨你,我又爱你。恨你做这些事给亲人和社会造成了伤害,爱你曾经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我相信你从哪里摔倒,就能从哪里爬起来!我和孩子等着你回来!”李某看后哭得像个泪人,此后他在监狱里表现非常好,减刑后回家办起了体育器材厂,有了自己的事业。

“看到穿警服的我就想把他捅死!”刚入狱不久的戴某一句话让帮教团成员出了身冷汗,经过深入的交流得知他有一个患脑血栓后遗症的老父亲无人照料,女儿法医学系即将毕业工作没有着落。回来后,他们四处奔走,联系村干部、跑乡镇政府、找民政部门,多方努力为他的父亲办理了农村低保。同时多次找到县公安局领导细说戴某家中困境,最终协调解决了他女儿的工作。从此,戴某整个人都变得阳光起来,积极接受改造,已获假释。

每年帮教团去监狱,都带一些小礼品。开始是一些生活用品,后来监狱条件好了,他们就精心准备了一个包,里面有一块肥皂、一条毛巾、一支笔和一个记录本。他们对服刑人员说:孩子们,给你们这些东西,是要你们记住,拿这块肥皂洗洗心,拿这条毛巾把自己擦干净,拿这个笔和本记录下自己重新做人的路……细微之处,也是用心良苦。

帮到底的热心唤起了刑释人员的信心

“其实,给服刑人员一点点温暖、一点点尊重,他们都能感受的到。也许,正因为这一点点温暖、一点点尊重,从此社会上就多了一个好人、少了一个坏人。许多人重新犯罪,都是因为没有得到温暖和尊重而破罐破摔的。”这是帮教团成员一个共同的感受。

帮教团中的骨干力量是老干部,他们充分发挥自己在社会上的威望优势,积极协调民政、劳动等部门,为服刑人员家属和刑释人员在就业、低保、医保、宅基地等方面提供各种帮助,让对方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家乡和社会没有抛弃他们。

一位姓黄的服刑人员出狱后,家里妻子和儿子都出走了,房子也倒了,面前的生活一片灰暗。就在他出狱的当天,帮教团就赶到他家看望。知道他的困境后,一方面鼓励他别灰心,一方面联系镇村干部,积极协调筹集资金盖起房子,还帮他找了工作。现在黄某住进了新房子,踏实干起工作,妻子接了回来,儿子找了回来,一家人又和和美美地过起了日子。

另一服刑人员崔某出狱后,帮教团协调镇村干部,帮他在村上开了超市,盖了新房,娶了媳妇。在帮教团的关心帮助下,崔某积极申请加入了党组织,得到了全村群众的信任,当选为治保主任。11年来,这个村没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他也被评为沧州市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在海兴“五老”帮教团,有一位特殊的成员,他就是服刑回归人员小王。小王多年前曾因盗窃罪被判刑入狱,是帮教团的不断关爱给了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信心。出狱后,帮教团仍然前去看望他。知道他要想办养鸡场,于是为他联系信用社协调贷款,找土地部门办理用地手续,找民政部门争取政策支持。不知跑了多次,终于办完了全部手续。人们笑着说:信用社的门都快被我们“踢破”了。如今,小王已建成一个占地2100平方米的养鸡场,年创造效益近20万元。

为了回报老人们的关爱,也为了帮扶那些服刑人员,小王主动要求加入帮教团,成为一名志愿者。他曾三次

走进监狱,结合自身创业的事例进行现身说法,鼓励服刑人员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

25年帮教路,许多帮教团的成员由青丝变成了白发,从为人父母到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在帮教中,他们不图名、不图利,有些慰问品甚至是大家自己掏钱集资购买的。76岁的王宝忠常年患有高血压,但从未因为病情耽误一次帮教;82岁高龄的孙金绪,当年毅然放弃了年薪20万到企业任职的机会,无怨无悔地投入到零薪酬的帮教事业中;76岁的王淑凤腰不好,但坚持每年做家访,他知道,去和不去不一样,孩子们等着家里的消息呢。

每当看到服刑人员通过积极改造提前出狱时的兴奋,看到服刑人员与家人团聚时的激动,看到服刑人员过上正常生活时的幸福,帮教团人们的心里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他们所盼望的,就是这些服刑人员重拾生活的信心,自食其力走上正道,这样社会才会多一份温暖、一份祥和。

“年逾古稀步未停,高墙探亲情更浓。老中虽知夕阳晚,愿把严寒化春风。”这是一位帮教团成员的心声,也是所有成员的心声。为了这份期盼,帮教之路,他们走得无怨无悔,意志坚定。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4日 19:3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孙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