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个退休干部的富民强村梦

——记河北省邢台县退休干部王清军同志先进事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九年前,他放弃在外的舒适生活和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毅然决然回村任职,接起了一个乱成一锅粥的“烂摊子”;九年来,他夜以继日,率先垂范,正村风、转思路、建新村,从不辜负村民的厚望;九年后,他带领干部群众把一个原本出了名的穷村、乱村,变成了经济发展、村强民富、生态文明的新农村,他就是现任河北省邢台县路罗镇大戈廖村党支部书记王清军。

一个好的村风是干事创业的前提

大戈廖村地处邢台县西部深山区,全村共有210户,620口人。王清军回村任职前,村里又穷又乱,村民有的上山乱砍乱伐树木,有的偷鸡摸狗,村里的发展更是一团糟。2005年,王清军从广宗县烟草专卖局局长的位置退下来,看到家乡的乱象,这位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农民子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再加上镇里和村里的邀请,当年年底,他便做通家人工作,毅然挑起了大戈廖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刚回村时情况不明、头绪不清,他就利用三个月的时间,一边向老干部请教经验,学习村务管理,一边在白天到田间地头和乡亲们拉家常,晚上就挨门挨户的走访,征求群众意见。随后,他召开了大戈廖村第一次党员干部会,给31名党员出了一道题:大戈廖村为什么乱,党员干部咋就那么软?让全体党员都找原因、提建议。经过连续几个晚上开会讨论,大家总结出一句话:不是群众难管,是我们党员干部有了杂念,怕得罪人,党性观念淡薄了。找准了病因,药方也就好开了,村“两委”以处理偷盗树木为引,揪出盗窃分子六人,其中一人刑事拘留,其余五人给予了经济处罚,群众们拍手称快,乱砍乱伐、偷鸡摸狗等不正之风立即刹住。

村风理顺后,他乘胜而追,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比作风、比贡献”思想作风大整顿,要求党员干部做到“身要正、手要净、心要诚”,并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制定了大戈廖村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即以五年时间的努力,以“正村风、惠民生、促民富”为重点,争取使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接着,他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体村民大会,让每一个村干部当着全体村民的面都进行表态发言,承诺每位干部怎样为群众履行职责,全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一个好的思路是富民强村的关键

风气正了,班子硬了,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新的问题又摆在“两委”班子面前——想发展,就要上项目增收入,但是当时村里还有外债15万,怎么办?一方面王清军自己拿钱租车,带领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先后到前南峪、南沟门参观学习治山经验,坚定他们靠山、治山的信念。另一方面,召开村党员代表会和全体村民大会,决定将500亩山场划为“示范山”,让有一定治山经验和技术的人承包,进行样板开发。又把2万亩山场全部划分到户,定为“责任山”,一包到底,百年不变。

为了能让山场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开发,他又多次跑市进省,向有关部门汇报大戈廖的山场治理设想,争取到了省农业开发示范项目。几年间,大戈廖村共改造低产果树10万株,硬化山场道路20公里,南与路罗镇赵家沟村相接,北同浆水镇马兰、珍珠套村相接,新增变压器3台,架设高低压线路4000米,建塘坝、大眼井、截流6处,扬水站5座、蓄水池10个,自然集水窖40个,防渗渠道1万米,每50米一个水龙头布满山场沟沟岭岭,实现了路、水、电三上山,探索出山坡果树浇水、施肥、修剪、灭草、收获一体化管理模式,被确定为重点推广示范项目。同时,他诚心聘请大中专院校的林果专家做长期顾问,每年进行5次以上培训和指导,对治山速度快、效果明显的,以奖代罚,每棵树奖1元,从而调动了群众的治山积极性。不到5年时间,大戈廖村就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高标准治理山场2万亩,栽种板栗、核桃、柿子、苹果等果树26万株,人均拥有果树460株,再待三年,每棵树挂果按5斤计算,人均460棵,年产2300斤板栗,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成了兴村致富的“绿色银行”。

经过全村上下不懈努力,不仅村里还清了外债,群众的钱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干部群众要求发展的呼声更加高涨。于是,王清军抓住群众呼声和市场机遇,成立了富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大戈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富山牌农产品商标,并与福建、厦门等地建立供求关系,将大戈廖农产品推向了全国。同时,村里建成了年利润30万元的石英粉加工厂,总投资6000万元的白云山观光旅游度假村项目也已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将会相当可观!

一个好的环境是新型农村的灵魂

村集体壮大了,群众也有钱了,但这离王清军的梦想还有差距,只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发达,才能实现民富村强!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新型农村建设上来。2009年3月,他连续三天召开党员干部会,围绕新民居建设进行讨论,又带领30名党员干部先后到前南峪、北口、魏庄、念儿沟等村参观学习新民居建设怎么才能节省土地、降低成本,实现科学规划。

为了少花钱多办事,他提出新民居建设资金从两个方面起土。一方面集体投入600万元,主要用于公共设施配套。另一方面,对购房户进行筹款,只掏成本价,每平方米650元。在党支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民居住宅楼很快建成,48套新房全部认购。同时,村里不仅在全县率先建起了标准化卫生室,还陆续建起了幼儿园、敬老院、图书馆和文化活动广场,重视教育,孝敬老人,提高村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基础,建幼儿园,就是抓好幼儿启蒙教育,让孩子养成从小学习的好习惯,建敬老院,就是要实现老有所管,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目的,建图书馆、文化广场,就是实现提高村民素质的舞台。

如今的大戈廖村富起来了,环境美起来了,生活质量好起来了,群众脸上笑容也多起来了,而王清军并没有满足,他正带领全村为实现大戈廖村的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而奋斗:计划到2015年,依托高效林果业、生态旅游业,使大戈廖村村容村貌彻底改观,村集体收入累计达到500万,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让群众真正过上文明、生态、舒适、富足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4日 19:3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孙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