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八五六农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青山夕阳别样红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八五六农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共有党员40人,其中处级干部8人,平均年龄80岁。近年来,支部坚持以人为本,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认真落实老同志各项政策待遇、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娱乐活动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导老同志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农场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支部连续五年被农场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一、组织老同志常年关心教育青少年

  支部积极投入到关心教育青少年工作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献计出力。

  支部着力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下功夫。利用上课、课余和假期时间,先后组织青少年开展了“我爱中华,我爱家乡”、“知荣明耻,勿忘国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北大荒精神代代传,我为北大荒添光彩”、“庆祝垦区开发建设六十年,我为垦区辉煌明天做贡献”、“八五六农场,我可爱的家乡”等几十个大型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开办少年军校5次,举办报告会23次,演讲会47次,座谈会18次,文艺演出21次,主题班会242次,知识竞赛4次,参观教育基地36次,千人粉笔画大赛1次,万人鉴字活动1次,制作板报970期,为青少年赠送图书2万册,举办演讲会故事会3次,主题日活动46次,制作手抄报648份,举办升旗例话103期。活动做到了紧贴青少年的思想实际,教育内容丰富,教育载体新颖,提高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实践能力。

  支部着力在关爱帮扶青少年上下功夫。老同志们积极呼吁、宣传、动员各方力量抓好弱势、特殊群体青少年的关爱救助工作,为弱势、贫困、学困青少年解决困难。刘献文多次为学校、基层单位捐书,每次几百册;刘树林参与奶牛、河蟹养殖培训讲课,向100多人传授养殖知识;冯建一和王友、王士璋一起帮助农场、砖厂作业站贫困青年杨福忠跑贷款,帮助他种经济田、养河蟹,使他走上致富路;老同志们成立服务小组,为64名青年职工提供致富项目28个,捐款9.2万元,捐物276件;对留守儿童、问题儿童、低收入家庭儿童,支部组织老同志采取一对一的联系方式,随时跟踪了解情况,及时采取帮扶、慰问、资助等措施。

  支部着力在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上下功夫。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支部充分利用离退休老同志工作认真负责、离退休后时间充裕的特点,成立“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积极向农场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不定期的对农场辖区内网吧进行监督,多次规劝未成年人离开网吧。支部还配合文化、综治、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整治内容包括拆除私设摊点,加强环境卫生整理,清除“牛皮癣”、小广告,监督涉及色情、暴力、反动的书籍,净化未成年人视听环境,努力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和文明的良好环境。

  二、组织老同志常年坚持义务编写《长青》杂志

  1990年,由党支部的离退休干部组成的《长青》编辑部成立,1991年,《长青》杂志正式出版发行。当年,编辑部组成人员都是党支部的离退休干部,大多是1958年来场的复转官兵。离退休后,他们在支部的组织下自发地无私奉献、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义务编写《长青》杂志。办《长青》最大的困难是稿源,只凭支部的老党员们与群众联系,他们的联系范围涉及20多个省市;办《长青》最大的工作量是改稿、抄稿、编审印制,一期十万字的刊物,往往要过目六、七遍,达70多万字,支部的老党员们都在自己家里改稿,经常审稿忙到深夜;办《长青》最繁琐的是收发工作,一期刊物要收上百篇稿件,按栏目分就有数十项,都要分门别类登记,尤其是个人历史资料照片,用完后都要退还给本人,场外稿件大多都附有来信,每期数十封信件支部的老党员们都会及时回复,工作量极大。23年来,由老干部支部组织的《长青》编辑部历经三次换班,共有44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编写《长青》,已有15名因病去世,现编辑部共有22名编辑。为庆祝《长青》杂志创刊20周年,支部还组织老干部、老党员们分别编写了《长青》系列丛书《峥嵘岁月》、《风华正茂》,共4册,100万字。多年来,《长青》编辑部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感动农垦牡丹江群体”等荣誉称号,并接受了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的专访,先进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播放。

  三、组织老同志常年坚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支部老党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凝聚众人爱心,搭建捐资助学平台,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农场党委的支持下,老干部支部向全场人民发出捐资助学倡议,并正式成立八五六农场捐资助学基金会,筹集全场人民的爱心善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场上下齐行动,捐款总额达11万元。正是在这第一笔善款的帮助下,当年基金会就扶助学生54人,其中小学生10人,发放助学款2680.5元,中学生21人,发放助学款7012.3元,大学生13人,发放助学款13400元。基金会以奉献爱心、构建和谐农场为己任,将每年8月定为“捐资助学活动月”。本着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原则,每年将助学情况向全场公布。并制定八五六农场捐资助学基金会章程,共计五章十六条,对基金会、受资助学生从组织、募捐、助学等方面进行规范。支部将捐资助学基金会运作的风生水起,老同志们认真、严谨、执着的工作,使基金会赢得了全场人民的信任。在基金会的感召下,八五六农场的民营企业家和一些在外地生活的农场离退休干部也积极加入捐资助学活动中,纷纷与贫困学子牵手结对,资助贫困学生上学。7年来,基金会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58人次,发放助学金36.5万元。53名受助大学生,已有31名毕业,都有着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和一颗感恩社会的心。还有的学生更是放弃了外面的优厚待遇,执意回到了农场。20站的吕元吉,石家庄工商学院毕业后成为农场的农业技术员,7站的谢丽静,牡丹江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农场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八五六农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老同志用一双双温暖而有力的手,托起着八五六明天的太阳。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4日 17:21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汪蛟龙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