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牢记使命 永当先锋

——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干部刘昌仁同志先进事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刘昌仁,1934年出生,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退休,现为威海高区田和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宣传委员。20年来,他退休不褪色,长年累月跑社区、进企业,持之以恒发掘、宣传典型人物和事迹,指导、协助非公企业搞党建,发扬、传承传统文化,主动参加各种慈善活动,践行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牢记使命、永当先锋”的铮铮誓言,先后获得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模范老人、威海市十大杰出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为党当一辈子宣传员

“从入党那天起,我就决定为党贡献一切、奉献一生!”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刘昌仁对党的拳拳之心。1953年,因报社采稿数量不足,文登团地委动员青年骨干向“文登大众报”投稿并兼当通讯员。他二话没说,第一个报了名。这一干,就是60年。退休前,他在本职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搞宣传报道,累计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1000余篇。退休以后,刘昌仁被推选为威海市高区田和街道老干部党支部宣传委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众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刊播稿件近3000篇,为经济社会建设传递了正能量。

刘昌仁还活跃在街道、社区、学校和居民楼宇,热情宣传讲解党的政策,宣讲革命传统、革命故事。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他牵头组织18位老干部成立了义务宣讲团,用最平实的语言、最容易被群众接受的方式宣讲十八大精神,累计宣讲130余场。

做好“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

1998年,刘昌仁主动加入威海高区非公企业光威集团,义务指导其开展党建工作。

在光威集团,他发挥特长,以创办党刊为突破,逐步开展各项党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编发《光威通讯》50多期,发展通讯员30多名,组织党员学习教育活动60多次,组建“党员突击队”等队伍7支,组织“生产线上过除夕”等党员争先实践活动40多次。到2002年他离开时,光威集团的党员人数翻了两翻,发挥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集团也从一个以代加工为主的单一生产渔具的企业,发展成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是集生产、科研、经贸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并获得了省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当好传统文化传承员

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给“党让干啥咱干啥”的刘昌仁下达了又一项任务。他立足自身实际,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开始着手挖掘、整理、传承身边的乡土文化。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一年时间的深入走访,2008年,他召集了附近四十多名老文艺工作者,在他所在的威海高区田和街道成立五十周年之际,组建了“五十年老田村群众文化工作者联谊会”。通过这个联谊会,他定期在街道组织地方戏曲义演,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剪纸、面塑、钩花大赛以及“家庭文化作品展”,在当地中小学校设立了传统文化特色课堂,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文化、技艺的发扬与传承。牵头成立了民俗文化促进领导小组,成员有三十多人,包括剪纸、面塑、草编、刺绣、戏曲等老艺人、爱好者,凝聚了推动田和街道传统文化发展的合力。如今,田和街道已形成了以剪纸为特色的传统文化品牌,辖区8位剪纸艺人跻身中国剪纸学会会员,20余幅剪纸作品被英、法等国收藏,数十幅剪纸作品在国内外展评中获奖,田和街道办事处亦被授予“中国剪纸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勇做“草根慈善”实践者

1994年退休时,刘昌仁每月只有一百多元的退休金,随着老干部退休待遇的逐步提高,现在,他的退休金达到了每月2400元。二十年来,无论是做党的宣传员、非公党建指导员还是传统文化传承员,他都是义务奉献,没有拿过一分钱的工资待遇。相反,他还要购置摄像机、采访笔等设备,以满足工作需要。刘昌仁的老伴没有工作,他俩都身体不好,需常年打针吃药,此外,他们的女儿下岗、女婿患有癌症,应该说,他一家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刘昌仁依然把爱心奉献给社会,快乐地实践着“草根慈善”。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向组织捐出一个月的退休金作为特殊党费。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他在医院住院,正好收到稿费180元,他自己添上20元凑够200元,叮嘱老伴一定替他捐给灾区,尽一份老党员的心意。2013年雅安地震发生后,他又向组织上缴1000元特殊党费,支援灾区重建……据不完全统计,自退休以来,他共向社会献爱心20余次,累计捐款近5000元。

 

中共威海市委老干部局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4日 11:0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千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