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时代先锋】柴生芳:以正气还天地将身心献人民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当选县长的8个多月时间里,柴生芳(左一)下乡总里程达4.5万公里。图为柴生芳在何家山调研。资料照片

  柴生芳在中铺田间调研。资料照片

  那扇几乎从来不关的门,此刻却落了锁。

  甘肃省临洮县政府统办楼417办公室门口,上访户王惠珍缩回推门的手,眼泪“哗”地下来了。8月15日清早的一幕又浮上心头:只差几秒,她就能在门口“堵住”柴县长,却没忍心:县长捏着没吃完的馍大跨步地下楼,该是多忙呀!别让他更心焦了。

  王惠珍没想到,这竟是她见柴生芳的最后一面。“我心里存着多少个谢谢,咋就没机会说了呢!”悲伤抓着心,她只能一次次来这儿看看,想象着柴生芳还在桌前忙碌的情形。

  一个多月来,这扇门外,留下了干部群众流连的身影。除了县五爱公墓的那座新坟,这里是他们心中离柴县长最近的地方。

  “博士县长”柴生芳曾是家乡人记忆中的一个传奇——从贫寒农家娃到北大高材生,再到公派留学,捧回日本神户大学硕士、博士学位。他飞得够高够远,却在学成归国后谢绝一切邀约,先回甘肃省委办公厅工作,继而于2006年主动请缨,孤身来到偏远的定西。

  临洮三年,他用平实苦干让传奇回归现实——一间办公室、一间会议室、一间只有一床一桌的小卧室,组成了柴生芳的办公生活空间。每天清晨,他起床拧亮灯盏处理公事,有时匆匆上路,奔向期待着他的山乡、民众。深夜,灯光又映出他伏案读写的身影。

  在这里,他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群众,躬下身子为他们排忧解难;他写下30本、170万字的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县情县貌、调研心得;他将全县产业图挂在墙上,时时为经济发展陷入沉思;他把个人生活压缩到极致,把对家人的思念深藏于心。也是在这里,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三间斗室,多少爱民为民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几多心怀天下的壮志从这里出发。

  一扇从不关的门和4.5万公里山路

  [工作日志摘录]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柴生芳,2014年6月16日

  只要人在,办公室就得敞着门——这是柴生芳给自己立下的规矩。

  “不嫌吵吗?怎么工作呀。”时任县政府办干部的吴立耀嘀咕。柴生芳坚持:“就是要让群众随时能走进咱的门,找到咱的人。”

  门开了。最先找上门的,是上访群众。

  有哭着闹着来的——为过渡房和开发商闹了纠纷,王惠珍冲向柴生芳的办公室,推门就哭,声音传遍了整条楼道;

  有破口骂着来的——“你们干部能干啥好事?都是吸血虫!”张成功从屋外骂到屋里,怒气腾腾,冲着柴生芳“啪啪”拍桌子。

  有愁眉不展来的——梁玉莲扶着患病的老伴慢慢挪进门,两人未语先叹气,老伴的手一直在抖,腿也直打哆嗦……

  然而,柴生芳总能让他们很快平静下来。

  “对我们热乎着呢。一进门,他就亲自给倒茶喝,天热,还抽张纸巾让擦汗。”最让82岁的王荣生感动的,是称呼——“姐妹兄弟地叫,掏心掏肺的。我年纪大,他张口就叫我‘王爷’。前些天路上遇见,他老远叫了我一声,握着我的手仔细询问解决情况,说明他把咱的事牢牢记心上着呢。”

  令县信访局局长张成华深受触动的是,不管上访人多么情绪激动、语无伦次,柴生芳都不会打断话头,也从不拿“我知道了,你回去等消息”之类的话搪塞。能解决的事情,他一分钟都不拖。

  李益和,洮阳镇司晨巷人,因不满拆迁安置屡次上访。2013年11月6日,他第一次找到了柴生芳。没想到的是,柴生芳听完当场抓起电话,把卫生、民政等20多个单位负责人叫来站了一屋子,就地商量解决办法。很快,政府为李益和提供了过渡安置房,由开发商负责购买的水、电、煤也送到了家中。

  “信访无小事,民生大于天”“合理诉求解决到位,生活困难救助到位,非法行为打击到位”……在柴生芳的工作日志里,这样的自我要求比比皆是。

  要了解百姓诉求,不能只在办公室里坐等。2011年9月21日,担任临洮县常务副县长的第三天,柴生芳在日志中写下这样一句:“学院派想象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在图书馆里描绘的世界往往是缺乏人性和现实基础的。”决心做个“实干派”的他,一有空就走乡串户,体察民情。

  “车能走的地方坐车去,车到不了的就迈步走。”司机朱凯替柴生芳做了统计:仅当选县长的8个多月时间里,他外出下乡总里程便达4.5万公里,平均每天近200公里。

  柴生芳下乡有个偏好:先去最远最穷的乡村,少听汇报,多看实情。县政府办工作人员马得江记得,今年4月的一天,从上午8点到傍晚6点20分,柴生芳带着他们跑了七道梁山区的9个贫困村。累了,坐在路边歇一歇;饿了,拿出随身带来的馒头、苹果、矿泉水。

  坐在破沙发上嘘寒问暖,给老人送去吃食和衣物,为脸蛋皴裂的孩子涂上擦脸油……在临洮3年,他走访接待群众近5000人次。“宿郑家坪。7个社,478户,2078人,缺水,缺路。”在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诉求,他在民情日记上记了一笔又一笔。

  看到的一切,他默默记着。2013年漳县、岷县地震后,奔波赈灾的柴生芳在洮阳镇双联村小洼山社,看到村民康进福一家6口挤在赈灾帐篷里。“我没想到,快入冬时,柴县长专门打来电话,让我解决好康进福家冬季取暖的问题。”镇长杜玲感动了,县长的好记性是因为“他把群众真正装在了心里”。

  一张“作战指挥图”和323个“致富火种”

  [工作日志摘录]

  事业是考试,群众是裁判,发展是得分。

  ——柴生芳,2011年9月28日

  上大学,柴生芳的专业是考古。临洮县扶贫办主任常贵勤没想到,下基层,柴县长画测绘图的“基本功”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翻开他的第28本工作日志,一张张手绘的“村组地图”清晰翔实。“不但画在纸上,更刻在他脑子里。”常贵勤回忆,柴生芳对考察的情况之熟悉,常常令他这个本地人自愧不如。

  更大的“测绘图”,则挂在会议室墙面上。在这张“临洮县产业示范村分布示意图”中,全县323个行政村标有各色符号:牛、羊、中药、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劳务输出……每个图形,对应着一种主导优势产业,共计6大类28种,构成了临洮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脱贫路线图。“太好了,这下我有‘作战指挥图’啦!”常贵勤至今记得这图设计好后柴生芳的兴奋劲儿。

  柴生芳心里,一直酝酿着一场扶贫攻坚的“硬战”。

  33岁的苟家山村民苟胜利,在自家地头第一次看到了富裕的光亮。2013年底,他试着种下的一亩黄芪、一亩党参卖了1万元,相当于以前10亩洋芋的收入。他第一个打电话给柴生芳报喜。在他记事的小本本上,留着这样一行行字迹:“2013年3月,柴县长送来了一只小尾寒羊;2014年2月,柴县长来我家指导开春种植,并给我们带来化肥……”

  苟家山村是柴生芳自选的联系帮扶村。从2012年3月起,他先后11次深入这个海拔3000多米的偏远山村,访民情、算细账,带领全村走上了种中药材、养良种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路子。如今,全村养羊900多只,种植中药材1200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以前的1500元提升到了2013年的3500元。

  一手抓产业调整,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定西山高路遥,“村上缺路、户上缺钱”令柴生芳深感修路的重要性。

  在上梁乡与辛店镇之间,有一条长约23公里的村道,名为“上辛路”。时间久了,这条坑坑洼洼、暴土扬尘的路成了百姓们的“伤心路”。为了让临洮人不再因路伤心,柴生芳6次进京、不懈努力,终于使临洮跻身全国“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之列,获得了投资9.1亿元的道路建设项目。

  “每条道路都是柴县长的‘心上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龙小林记得真切,按照柴生芳的规划,两年时间,全县323个村的道路将全部硬化,修建道路1115公里。

  横在柴生芳心上的,还有很多——看到有些村吃水仍靠车载驴驮,他亲赴引洮工程建设现场考察,多方争取到了西南部农村饮水工程;为使绝大多数群众3年内住上砖瓦房,他“拿下”了总投资21.2亿元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和总投资3.06亿元的南屏镇灾后重建项目……

  一张未照的“全家福”和无数个亏欠

  [工作日志摘录]

  一心可丧邦,一心可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柴生芳,2014年1月20日

  一件湖蓝色衬衫、一条果绿色裤子——两件簇新的衣物挂在床头,每看一眼,祁雪丽心头都一阵隐痛。这是她专门买来“装扮”丈夫柴生芳的。8月16日的那个周末,本该是他们一家三口难得的团聚日,柴生芳许诺好了:回兰州,带她和女儿甜甜吃大餐、逛公园,还要去拍张念叨了3年的全家福。然而,就在她精心准备的那个晚上,丈夫却在千里之外的小屋里孤单地离去了。

  压垮柴生芳的,是连续17.5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更是8年呕心沥血的自我透支。自诩强壮的他,从不把小病小痛放在眼里,这次却被来不及问诊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扼住了喉咙……

  “妈妈!”甜甜清脆的呼唤,打断了她的遐想。3岁多的小姑娘刚从幼儿园回来,祁雪丽知道,再过一会儿,她又要闹着找爸爸了。每次一回家,柴生芳都会把女儿高高举起,脸上的疲累一扫而光。在临洮,柴生芳一有空就给家里打电话,听女儿叫声爸爸,逗弄她撒撒娇,短短几分钟是他一天中最放松的快乐时光。然而,现在,甜甜去哪里找回爸爸呢?

  祁雪丽理解丈夫的忙碌。一县54万人的期望压在肩上,怎么能轻松?虽然一个月只能迎回丈夫一两次,但她在电话里分享着他的喜与忧:下暴雨涨水了,他和抢险队一连七天吃住在村里,没日没夜地抢修堤坝,终于保住一方安宁;种花大户康仲英家的牡丹开了,一定能有个好销路……

  聚少离多的日子久了,祁雪丽也会数落丈夫。“你哪像个县长?”有一次,柴生芳带回一件破了袖子的西装让她织补一下继续穿,她生气了:“你图个啥?看咱家买这房,还欠着外债哩。”柴生芳不多争辩,只是宠溺地看着她:“老婆,你要理解我。图钱有啥意思?我没办法独善其身,帮贫困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的理想。”

  祁雪丽明白丈夫的抱负。她记得他看待贫困乡亲的眼神。“他说过,每当看到他们,就会想起自己早逝的母亲,想起仍在农村受苦受累的父亲,没有理由不善待他们。”她也记得,丈夫曾在纸上一遍遍写下“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告诫她:“可不能收别人送的东西,收了,咱们就离婚。”

  8月15日,当她失魂落魄地赶到临洮时,在丈夫栖身的小屋里,她看到了这样一些物件:一根黑色皮带,靠近带扣处已磨损断裂,却被主人放在床头;一双白袜子,破了个大洞,还穿在丈夫的脚上……她哭了,那一刻,她觉得丈夫走得委屈。然而,走出屋子,她看到了一双双哭红的眼睛,一个个焦灼的身影,那是临洮城乡各地的群众,闻讯赶来送好县长最后一程。“泪飞顿作倾盆雨”,那一瞬,全县百姓的呼号化作洮河水,昼夜轰鸣,不止不息。

  对柴生芳的缅怀,已由临洮辐射到了整个中国。9月12日,北大校长王恩哥在2014年新生开学典礼致辞中如是评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长柴生芳校友……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

  以正气还天地,将身心献人民——这是柴生芳的坚守与理想,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良心与操守。

  “此木生芳,永留千古!”(记者 王斯敏 宋喜群 方莉)

  且留正气在人间

  光明日报评论员

  他离世当天,临洮的干部群众纷纷从村镇、从山里、从田间赶来,为他送行。他离世一个多月后,临洮的父老乡亲仍流连在他工作过的地方,久久注目、深深缅怀。生于斯、长于斯、牵挂于斯的“博士县长”柴生芳,长眠在了广袤的黄土地上。

  8月23日,本报以“过早断裂的脊梁——痛祭甘肃省临洮县县长柴生芳”为题率先报道柴生芳的事迹,后又开辟“‘为民县长’柴生芳的足迹”专栏。那扇常年敞开的门、那盏深夜不灭的灯、那张囊括323个行政村的产业地图、那摞170万字的工作日志,在继续讲述着柴生芳的故事,讲述着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基层干部的浩然正气、知识分子的博大胸怀,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共鸣。

  它们见证了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公仆意识是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是牢记宗旨的群众情怀,是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过硬作风。它境界高远,却体现在最日常的工作中。群众能随时推开县长办公室的门,农民增收第一个想到向县长报喜,贫困学子的所想所需能记在县长的笔记本上,每条坑洼不平的山路都能成为县长的“心上路”,这就是最质朴的公仆意识,这就是对群众路线的最好践行。

  它们见证了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留洋博士,却主动回到贫瘠的故乡;知识精英,却沉潜到最艰苦的基层。相比起“上层”和“精英”的角色,柴生芳选择成为在大地上书写理想的实干者。相比置身事外、“指点江山”的生活,柴生芳将脚印实实在在地印在中国转型最艰难的地方。45年的人生,充分阐释了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

  它们见证了敬业奉献的实干精神。人们眼中的柴生芳,永远在为临洮的发展奔忙:一个馍馍的早饭、数个小时的颠簸、马不停蹄的一线办公、延续到凌晨的讨论,构成了柴生芳在临洮每一天的工作内容。定西“苦瘠甲天下”的困难,挡不住柴生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对他而言,家乡土路坎坷,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临洮梁峁纵横,但没有共产党人跨不过去的坎儿。

  以正气还天地,将身心献人民,这样的人必将被人民永远怀念。临洮干部群众的关注、感动、缅怀、追思是一种见证:柴生芳走了,但他唱响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凝聚了推动中国发展的正能量,留下了写在中华大地上的情怀、树在人民心里的丰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3日 06:25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