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时代先锋】蔡秀梅:在新疆的工作生活是我人生最精彩的一页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图为暑假里蔡秀梅与来看望她的孩子们和家长在一起。

  中学英语教师出身的蔡秀梅在山西运城市曾当过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来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前曾任运城市盐湖区教育局招生考试中心副主任。在老家她有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其丈夫又有一份丰厚的产业,可为了边疆的教育事业,她舍弃老家的安逸与富足,动员丈夫将原本投资铜矿的资金转向学前幼儿教育。如今她丈夫经营着自家投资600万元的幼儿园,她则身兼数职致力于边疆教育事业,被孩子们誉为“校长妈妈”。

  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及其对象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到新疆工作,她还从山西引进130名大中专毕业生到伽师从事教育、文化、行政服务等工作。

  原本跟随到伽师考察铜矿的丈夫游览新疆,却被当地孩子们的可爱、发展教育的需求所打动

  2005年12月,从未去过新疆的蔡秀梅,抱着好奇的心情跟随丈夫到伽师考察铜矿。下了飞机,县招商局干部将她们夫妇俩接到伽师时已是子夜时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时任县委书记的王勇智竟然在迎接他们。吃饭间,当得知蔡秀梅有着20多年的教育工作经历、经验时,王勇智邀请他们参观当地的学校、幼儿园,请蔡秀梅为当地的教育工作出谋划策。

  幼儿园、小学、中学,从学前教育到中学教学,一连看了3所,对蔡秀梅的触动很大:“同样是孩子,受到的教育怎么会相差这么大呢?”这让蔡秀梅的心里很不好受。

  几天后的欢送宴席上,蔡秀梅谈起了在伽师的感受。

  “我和孩子们打招呼,孩子们一脸茫然,不明白我的意思,但他们漂亮的脸蛋,聪慧的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推行双语教育,让孩子们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国语”。

  这里的民风很淳朴。巴扎(集市)上的黄金手饰很漂亮,她问成色多少、价格多少?货主摇摇头,一连交给她5个戒指,转身却走了。原来货主去找懂汉语的人去了。连着叫来了5个人,依然没有搭起沟通的桥梁。“语言不通,我想买,却买不到;他想卖,却卖不掉,双语教育要……

  待蔡秀梅第二次谈到双语教育时,时任县长的木太力甫·吾布力“腾”地站了起来说:“伽师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凑几百万元盖一所幼儿园我们能办到,可谁来教、谁来管理?谁又会教、谁又会管理呢?”

  “你们夫妻俩,一个有资金,一个有经验,干脆到伽师投资兴办幼儿教育”,王勇智力邀蔡秀梅夫妇。

  当天木太力甫一直把蔡秀梅夫妇送到喀什,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动员他们到伽师投资办教育。

  考虑到自己稳定的工作、丈夫的产业、两头需要赡养的老人,虽然有些难为情,也只能谢绝。

  2006年3月2日,木太力甫专门到运城邀请蔡秀梅夫妇,这令他们很感动。这年的新学期,蔡秀梅只身一人来到了伽师县。原本打算指导指导教育工作就返回的蔡秀梅,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教育工作的现状,集结成一个问题萦绕在她的脑际,促使她思考人生的走向,“没有我,盐湖区的教育事业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来到伽师,伽师的教育事业可能因为我而有所改变”。

  蔡秀梅石破天惊的想法,起初没有得到丈夫李义海的认同。“这么多人奉献于边疆,我们也权当奉献一次吧”,在她的软磨硬泡下,李义海最终被说服。2006年4月,李义海来到伽师与蔡秀梅汇合,将原本计划投资铜矿的600万元资金在伽师兴建一所颇具规模的幼儿园。

  教育发展空间和被需要的感觉,让她执著坚持,克服困难,赢得了孩子的爱戴和家长的认可

  幼儿园还在筹建之中,但要在9月份开园,更严峻的现实问题立马摆在了蔡秀梅的面前:师资从哪来?

  蔡秀梅在当地一家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前来应聘的有200多人,可面试让她大失失望。原来她只看中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喀什卫校毕业生,录用她,是让她当保健员。

  “这里缺乏师资,老家的大中专毕业生却难以就业”,又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的头脑里产生,她决定到山西招聘教师。

  一地急需人才,一地人才不好就业,照理说这两地会立马搭起弓形桥来,可现实远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太远了”,“不能上当受骗”,“不会是人贩子吧”,跑了4所大中专院校却一无所获。最后她到与校长熟识的运城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先由校长作动员,然后她再作动员。

  动员会上,蔡秀梅向学生们描述了新疆的辽阔与美丽,叙述了新疆的风土人情,讲述了年轻人应该到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最终有15名学生报名愿意跟随她到新疆工作,可却遭到了家长的反对。她一家一家地家访,将自己的工作单位告知家长,并向家长承诺,“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在新疆工作,我买机票送他们回来,这次出门权当一次旅游”。

  就这样第一批15名不到20岁的孩子来到了伽师,可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

  2006年9月11日,面貌一新、设备完善的幼儿园开园了,夫妇俩给幼儿园命名“伽师县友好中心幼儿园”,感谢当地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大力支持。

  百余名孩子成为首批入园幼儿,他们中的95%是维吾尔族小朋友。

  可第一天开园就炸了锅。因为教师不会说维语,孩子听不懂汉语,教师想接近孩子,孩子却恐惧地往后退。顿时,孩子们的哭闹声快要掀破屋顶,教师也束手无策,没有用武之地。

  一天下来,精疲力尽不说,还让山西籍教师沮丧到了极点。晚上,谁也吃不下饭的大家坐在一起,一言不发。突然间,一个教师哭着说想家,想妈妈,顷刻间15个教师抱成一团,哭着说想回家。

  “他们毕竟是不到20岁的孩子”,回忆起当年的教学经历,蔡秀梅爱怜地说。

  起初蔡秀梅每天首先要抚平这群不大不小的山西籍孩子想家的心灵,然后自己再充当教师,给这15名孩子上课,安排第二天的教学。第一年,每天凌晨3点前,蔡秀梅没有睡过觉。

  因为她要利用晚上时间,琢磨适合当地实际及孩子们的教学方法。

  根据维吾尔族家长与孩子告别时要拥抱一下的习惯,蔡秀梅探索出了肢体语言教学法。每天,她站在园门口带领教师们,迎接孩子们时先拥抱一下,然后抚摸一下孩子的后脑勺。

  根据维吾尔族能歌善舞的特性,采用音乐教学法,她首先学会跳维吾尔族舞蹈,然后再教会教师们。只要音乐播放起来,孩子们会跟着老师翩翩起舞。

  不懂双语不是问题。蔡秀梅依据孩子们摩仿能力强的特性,琢磨出了口令教学法。采取维吾尔族教师与汉族教师搭班的方式,通过口令,给孩子们示范什么是坐下,什么是起立。这种形象、具体的口令教学法,让孩子们学习双语既快又牢靠。

  在蔡秀梅的带动下,她这个团队共创造了20多种教学法。能交流了,心灵就近了,慢慢地孩子们与教师融在了一起,但要得到家长的认可还需要一个过程。

  家长的观点有两种倾向。一种认为幼儿园就是托儿所,只要孩子吃饱玩好就行了,一种认为既然入园了,每天就要学点知识。

  针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蔡秀梅一个月组织一次家长会,让家长明白学前教育不是小学教育,而是让孩子在玩中学习认知、体验、感悟、动手能力,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家长从孩子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精神面貌的比对,认可了这种教学模式。

  通过近一年的有效尝试,送到幼儿园的孩子越来越多。不到一年的时间,幼儿园的孩子由100多个增加到了800多个。孩子的增加只是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幼儿园的双语教学,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蔡秀梅从家长微笑式的打招呼中感到了成功的喜悦。

  2008年7月,在国家农村幼儿园项目实施前,伽师县自筹资金在乡镇建立幼儿园,目的就是推行蔡秀梅的这种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孩子在幼儿时期就能接受双语教育。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年一度的少儿双语口语大赛中,伽师县于2009年第二届大赛起,连着两届有3名幼儿、2名少儿获得了双语宝贝的称号,轰动了全疆,而这5名孩子全是伽师县友好中心幼儿园和县双语小学的孩子。

  不当局长却当校长,为的是打造出示范性学校,带动更多的学校

  2007年7月份,这种被需要的使命感、责任感,让蔡秀梅将工作由运城调到了伽师县。组织上原本任命她县教育局局长,可她放弃局长的职务,却要当一所小学校长,这也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但蔡秀梅自有她的想法。

  适逢新建的县双语小学将在新学年投入使用。2007年7月,蔡秀梅上任县双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职务,同时还兼任伽师县教育局副局长。

  由于新建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师生是从县二中的小学部拉出来的,第一学年,蔡秀梅将重点放在管理和对教师的校本培训上。

  精细化的管理在学生和教师身上都发生了变化。

  2008年4月,蔡秀梅又被任命为县二中的校长,这在伽师的组织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历史。至此她身兼4个职务,奔波于2所学校、教育局,还下乡督导教育工作,进行调研。

  2008年,随着另外两栋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的拔地而起,县双语小学进行大面积的扩招,蔡秀梅亲自到乡镇招收接受过双语教育的适龄儿童入学,目的是将孩子的双语教育延伸到小学,首批600多名农村孩子成为县双语小学的住校生,到县城接受小学教育。

  七、八岁的孩子离开家、离开父母住校生活,对他们的管理以及让他们适应下来,蔡秀梅又遇到了一大难题,但更难的还是教学的推进。

  在教学模式上,伽师县双语小学实行两种模式。一种是汉语班,民汉学生混合编班,全部课程用汉语教学;另一种是双语班,课程用汉语教学,另加母语——维语教学。

  起初双语班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脸茫然的孩子,由于听不懂,教师根本无法将孩子们的心思集中到课堂上。蔡秀梅适时决策,让生活老师跟班配合教师进行教学,直到孩子们能脱离生活老师的翻译听懂老师上课为止。同时还采取汉语班学生到双语班领读、教师集体备课的方式,提高学生与教师的汉语水平。

  这种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具备了学习双语的环境与条件。

  2009年“六一”儿童节,县双语小学“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一”汇报演出在伽师县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整台演出,从主持人到节目表演,全由学生来完成,她和教师是服务者,有些教师充其量只是充当孩子们的配角和伴舞者。

  这场演出现场演出两次,场场爆满,伽师县电视台全程录制,播放了一次又一次,每次播放,学生家长都不会错过,孩子们的表现太棒了,因为功夫下在了平时。

  原来蔡秀梅大胆创新,立足音乐、美术、体育开设了48个兴趣班,2258名学生不仅能在兴趣班里找到自己的爱好,还能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参与美育实践,让教育回归自然和本真,师生们共同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

  孩子们平时在兴趣班里储蓄的本领,可在主题中队会上释放出来。主题中队会一月一次,以班级中队为单位,孩子们在中队辅导员的指导下自行组织,主题由校少先大队根据当月队活动内容确定,比如三月是“献给妈妈的爱”,九月是“老师,我爱您”,十月是“感恩伟大的祖国”等等。

  伽师县双语小学的三栋教学楼分别被命名为爱国楼、团结楼、感恩数;校门口绘制了一幅大大的中国地图,师生踏着中国的版图上下学,每天都能感受到来自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休戚与共的关系;56个民族的服饰与生活习俗和特征通过橱窗展示在文化长廊里。环境育人、细节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2010年4月份和今年5月份,自治区中小学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现场会、自治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现场会曾先后把伽师县双语小学作为观摩点。“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爱国意识、民族团结教育和感恩教育,像营养品一样,深深地植根于孩子的心灵”,这是与会人员作出的一致评价。

  这种教学模式和育人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阳光,心态积极,热爱生活,善待他人,这让原本没有择校意识的农村孩子家长萌生了择校意识。2008年新学年入学时节,卧里托格拉克乡一位老人带着孙子找到了蔡秀梅。通过老人连比带划及“校长妈妈”的称呼,蔡秀梅懂得老人的意思,她想让孙子到县双语小学就读。蔡秀梅弯下腰来,与孩子交流,当得知孩子没有接受过学前双语教育,她直摇头时,老人却“扑腾”一声地跪在了她的面前。老人对教育的重视让蔡秀梅感动,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跪在她面前,她实在受用不起,蔡秀梅也跪下来,直到答应收下她的孙子,老人才起身。

  可喜的是蔡秀梅的这种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在全县得到了推广。伽师教育工委副书记、党委书记、教育局副局长木合塔尔·托尔逊介绍说:“全县65000多名中小学生,双语班学生由2005年的1025名增加到目前的27000多名,由2005年的不到1%增加到了目前的44%。”

  木合塔尔还介绍说,自2010年开始,每年都有农村孩子家长找到他,要把孩子送进县双语小学,即便学校住不下了,在县城租房陪读也要送进去。面对家长的迫切心情和请求,木合塔尔说他总是难以拒绝。

  今年伽师县有328名孩子被疆内初中班录取,在伽师县就读的初中毕业生有150名越过了内地高中班的体检分数线。“我不赞成给孩子排名次,但国家和自治区的优惠政策就是让孩子们享受的,我希望更多的孩子升入内初班、内高班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就是“校长妈妈”蔡秀梅的情怀。

  在国家项目的实施和援疆资金的援助下,2013年9月份,投入1.18亿元、可容纳3500名学生就读的伽师县双语高中投入使用。至此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伽师县形成了相互衔接的双语教育。

  实现价值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教师、学生和家长,让她快乐并幸福着

  “放弃老家上千万元的产业,却跑到边疆当教师”,一位熟识蔡秀梅的山西老乡一直不理解她的选择,这位老乡利用来看望她的机会悄悄地跟随着她目睹了她一天的工作。

  上午,蔡秀梅利用上课前的时间给县二中教师开晨会,安排一天的工作;下午,她参加县双语小学的校会,孩子们听她讲道理,鸦雀无声;散会时,孩子们前呼后拥地簇拥着她,向她行队礼,叫她“校长妈妈”。她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与老师们打成一片,这一切释然了她精力充沛的原因,释然了她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的原因,也让这位老乡理解了她的选择,“原来她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夜深人静躺在床上时,年过半百的我常常喜欢翻阅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我觉得在新疆的工作生活是我人生最精彩的一页”,蔡秀梅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周围的人。

  因缺乏老师,县二中原高中教师古再努·麦麦提,产后35天就上班了,却不领一分加班费。如今古再努是县双语高中年级组长。县二中原高中数学教师范杰,打算请假送待产的妻子回北疆生产,蔡秀梅对范杰说:“眼看孩子们要参加高考,你走了,孩子们咋办?就在这里生产,这有有我,我和其她老师会轮流来照顾”。范杰放弃了护送妻子回家,与学生们一起迎接高考。妻子生产时,他因不忍心给蔡校长添乱,没有经验的他就近将妻子送到了一家医院,由于接生不及时,孩子因受到窒息夭折了。

  “我最对不住的是老师们”,每当提起这些,蔡秀梅就会抑制不住地闪出泪花来,哽咽着说:“是这块土壤净化了我,是这儿的人们净化了我”。

  县二中食堂大师傅库尔班·买买提已办了退休手续,本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在蔡秀梅的挽留下,又无偿回到岗位继续工作。“他是老师傅,由他把关,300多名学生的吃饭问题,我才放心”,在蔡秀梅的劝说下,库尔班无偿又工作了三年。“校长在,我不能走”,仍在食堂工作的库尔班乐呵地说。

  在蔡秀梅的影响和感染下,她所带的团队坚强有力。今年4月份,县二中教师贾盛军被任命为县二中副校长,县二中原教师胡迪山则被提拔为新成立的县双语高中副校长,他们在新的岗位继续探索、创新蔡秀梅传授给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这在县二中的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

  2011年4月13日,蔡秀梅前去参加广东援建伽师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园区奠基仪式,返回来时,前几天扭伤的脚愈发生疼,正在她艰难地行走时,一辆车慢慢地停在了她的旁边。只一句“校长妈妈”的称号,她便明白这是一位学生家长。这位家长让坐在车里的4个人先下来,执意让她坐上车,专门把蔡校长送到了家。

  这一天,她收获着两次感动。下午,她和丈夫坐在县人民医院的花池上等待X光拍片冲洗出来,突然一个小女孩捧着一个项链走过来说:“奶奶,这是妈妈给您的”。“妈妈在哪里?”循着小男孩的手指,蔡秀梅透过玻璃窗看到了正在挂液体的小女孩的妈妈笑着向她招手。蔡秀梅招招手,向小男孩的妈妈表示感谢,并嘱托小女孩赶快将项链交给妈妈。过了一会,正待他们离开时,小女孩又捧着饼干来了,蔡秀梅弯腰接过孩子的饼干,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下来。

  县教育局原局长依玛木·木沙临终时遗言,说蔡秀梅夫妇要是早来10年,伽师的孩子就会早点接受双语教育,交待妻子要与他们两口子交朋友。一天蔡秀梅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说是邀请他们夫妇到家里做客,原来是依玛木的妻子为实现丈夫的遗愿打来的,自那时起,原本不认识的两家人不管是春节,还是古尔邦节,都会相互拜访。

  蔡秀梅收获着种种感动,成为鼓舞和鞭策她的动力,促使她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在南疆的大地上。“在伽师的这几年,我对教育、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见证了家长观念、社会环境的变化。只要这里需要我,我会继续努力做下去,进一步推广双语教学模式,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双语,在学习双语中一起成长、进步”,蔡秀梅说。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4日 17:05 来源:人民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