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辽宁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与生命赛跑的女强人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贫困户多,打架斗殴多,上访告状多,光棍多……过去的辽宁省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曾是十里八乡出名的贫穷落后村。可现如今,正二村不仅摘掉了“穷”帽子,而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处处流水潺潺,鸟语花香。

  “这多亏了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是她带领老百姓把这穷山村变成了北镇市十强村。”谈起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岳俊文笑得合不拢嘴。

  王桂兰,今年58岁。1975年高中毕业,先后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村委会主任,1995年被推选为原正三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正二、正三两村合并后,她被选为新的正二村党支部书记。

  改变这样一个烂摊子,谈何容易?不少村民质疑,男人都干不好的事儿,一个女人能行?王桂兰说:“没有走不通的路,让村民们致富,就是我的责任。能被乡亲们信赖,就是我的幸福。”

  正二村属丘陵地带,一不靠山二不邻水,地上无林地下无矿。如何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

  如何调,怎样干?当地有生豆芽菜的传统,王桂兰就走访村民并到市场调研,和村干部发动村民搞豆芽菜产业。

  根据实际情况,王桂兰制定了极具本村特色的“一菜两区加一带”的富民规划。一菜即豆芽菜,两区是养殖小区和花生加工小区,一带就是商贸经济带。

  干部有思路,群众有出路。村里举办培训班,请生豆芽大户讲生产经验和技术,请经纪人讲销售途径。仅5年时间,全村生豆芽的队伍就达到700多人,成了名副其实的豆芽生产专业村。他们的豆芽菜销售到全国22个省区市,仅此一个项目年收入就达2500多万元。

  多年来,王桂兰心中装着百姓,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谁家有急事、难事,她都主动帮助解决,想方设法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正二村每年有1200多人外出务工,为了使他们安心闯市场,王桂兰组织在家的党员和群众成立了助学、助老、助耕、义务治安服务队。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王桂兰多次同上级领导进京赴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扶持资金数千万元,实施清洁能源工程,修建沼气池、环保厕所,兴建村内柏油路……

  如今的正二村,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村通柏油路干净平直,50盏太阳能路灯矗立两旁。2013年,村里的人均纯收入达15000元,60多户在城里买了楼房,170多户买了货车和轿车,10多户在村里建起了两层小楼。

  1998年,正当王桂兰大刀阔斧带领村民奔小康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她有点发蒙——她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要治好这个病,最理想的办法就是骨髓移植,治疗费用需要30万元。对王桂兰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上级领导提出要帮她筹措这笔费用,亲朋好友都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弟弟也愿为她捐献骨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有谁不珍惜呢?然而,王桂兰想得更多的却是,这30万元是多少人奋斗多年的血汗啊。考虑再三,她放弃了骨髓移植,选择了保守的药物治疗。

  在困难和病魔面前,王桂兰没有倒下。她化病痛为力量,坚持带领村里的干部群众完成了40亩绿色通道的植树任务。

  她经常告诫自己:生命给我的时间不多了,要用有限的生命,给予百姓无限的服务。

  看着她带病工作,丈夫几乎是哭着对她说:“咱们不图名不图利,只图你平安无事,有你在我有妻子,孩子有妈妈,我们才有一个完整的家。”

  可是,人生的遭遇如巨浪拍岩。2007年,年仅52岁的丈夫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又离她而去。

  “你不能倒下,村里还有很多的事儿等着你呢。”村民们自发地看望她、鼓励她。正是村里的这摊子事儿,给了她精神上的支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些年来,王桂兰与死神抗争,与时间赛跑,在生与死的缝隙里,挺起了不屈的脊梁,实现了对百姓的承诺,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大爱与担当。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1日 12:0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