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朱桐:孔子故里山乡库区好医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他叫朱桐,39岁的主治医师,1995年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毕业后,便来到了距城里30多里路的边远山区曲阜市尼山中心卫生院,扎根山区,一干就是19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山乡库区的赞誉。

  一

  尼山镇位于曲阜市东南部,与泗水、邹城交界,属于山区库区革命老区,全镇5.5万人口,是曲阜市贫困地区,经济医疗卫生条件差,多年来朱桐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从事过内科医生、胃病专科医生,麻醉医生,现任尼山中心卫生院医疗科主任,他不论严寒酷暑,从无怨言,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病人随叫随到,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让患者满意,也让家属放心。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朱桐时刻牢记职业赋予神圣使命,始终把患者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将心比心,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和对医疗的渴望,充分理解患者在求医过程中,患者本人及家属所承受的身体、心理、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用自己真诚的微笑、暖人的话语、温柔的行为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

  尼山镇经济条件普遍偏差,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1998年,朱桐在院领导支持下,创建了曲阜市乡镇医院第一家胃病专科,他带领全科医护人员,为尼山及邻近乡镇的胃病患者解除痛苦。2001年7月份,尼山宫家楼村民卢正水夫妇,因俩人均患有胃病,预约第二天来院做胃镜检查,下班时脚上烫起了大面积水泡,鞋子也不能穿,妻子心痛的劝说让朱桐在家休息,但是想到明天还有预约的病人,怎么办?当时农村电话还不是很普及,病人离医院近40多里路,没办法通知病人,不能让病人白跑一趟啊,在朱桐的坚持下,第二天,忍着疼痛,来到医院为两位村民做了胃镜检查。村民卢正水感动的说:“朱大夫,你真是个大好人啊,要不是我们俩口子,你可以休息,如果你不上班,我们大不了再来一趟啊,你看你这样,俺都觉得心疼啊!”

  由于尼山医院地处偏远山区,村民的医疗卫生保健意识较差,喝农药自杀及农药中毒的很多,朱桐尽力抢救,不知道有多少次把患者从死神手中拉回,插胃管、洗胃、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溅的满身都是污物,累的满头大汗,腰酸背痛,看到一个个病人转危为安,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但是也有个别喝药过多中毒过量抢救不过来的病人,看到家属伤心欲绝的样子, 朱桐也为之心痛,只有帮助死者整理好衣物、仪容,帮助家属处理好遗体,他认为死者的遗体是神圣的,这也是医生对死者的一种尊重。

  二

  由于尼山医院缺乏麻醉师,2004年,朱桐被派往曲阜市人民医院进修麻醉专业,2005年回医院工作,朱桐用一颗执着的心认真做好麻醉工作,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手术台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通过自己平凡的工作为患者的手术保驾护航,免除了病痛,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使患者重新扬起了生命风帆。 多年来,朱桐为了手术麻醉,加班加点,忙到很晚才离开科室。在节假日碰到有疑难急症的时候,他也是放弃休息的时间,赶到医院安排指导工作,保证患者麻醉及手术安全。遇到病情复杂、医患纠风风险高的患者,不逃避,敢于为下级医生担当,换上手术衣就到手术间,及时与外科医师配合,使患者度过危险。做到了为手术保驾护航,诠释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本职工作。

  三

  2012年,朱桐任尼山中心卫生院医疗科主任,作为科室管理者,对科室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情况都了然于胸,结合每个人的特长安排工作位置,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确保医疗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朱桐一直坚持着和同事们一起上夜班,为了提高病历质量上夜班时整理检查科室内所有病历时常到凌晨,清晰的用纸条标出每处的不足第二天告知同事们,由于院内热水炉总是出故障,每当上夜班时收集门诊及病房所有的暖水瓶亲自用电磁炉一壶一壶的烧开水灌满,方便第二天值班的同事们,第二天早早的同事们没有上班前把科室内座椅及地面打扫的干干净净,同事们看出了他作为主任的良苦用心,慢慢的都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现在大家紧紧的团结在一起。

  由于朱桐的爱人也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她因为工作原因也时常整天整夜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平日儿子无人照顾,常常是一个人独自在家,虽然如此,这些年以来,他们夫妻两个从未因为儿子的原因出现离岗脱岗,他们时常会儿子留在家里去上班,孩子也时常成为留守儿童。

  朱桐母亲家住山区农村,长年患尿毒症,需要有人照顾,虽然他是当医生的知道需要伺候,但是为了山区群众,为了山区的病人,工作忙起来,就很少回家照顾母亲,母亲也常劝他“我自己的病是小事,你只要给尼山的老百姓看好病就行。”现在母亲已去世,自己心里一直感到愧对母亲,没有尽到孝心。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为了山区百姓的身体健康,这也是值得的。

  近几年尼山中心医院院使用了卫联系统,每位患者就诊都需要挂号看病,由于地处偏远经济条件差,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每位就诊的大爷大娘们大多数都是自己一个人来医院,看到她们行动如此不便,朱桐每次都是主动搀扶着她们坐下休息,自己去挂号室为她们挂号,诊治完后再去帮助她们付钱取药,最后看着她们一步一步安全而舒心的回家,这么多年来无数的老人们来院看病都像亲人般的去沟通和交流。

  四

  在全市的举行“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中,朱桐积极报名参加,分配到王庄村,那里留守的老人儿童较多,为了方便群众,每次下乡时,都事先与村委会提前沟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进村包户,健康查体,及早发现疾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利用自己下乡活动,开展医学健康教育,向广大群众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宣传一些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和日常生活行为的指导,同时发挥自己专业的特长,向广大群众传授一些意外事件的急救技术,受到当地村民的欢迎。

  在边远基层医院工作,条件艰苦,有的同事想法调到城里条件好的医院工作,也有城里的医院主动联系他调动的事,可是为了山区老百姓,他还是舍不得离开他们,我几次放弃了调动进城的机会,毅然坚守在尼山,坚守在乡村基层,为山区老百姓服务。十九载风雨历程,也磨练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他,他就认准了扎根基层,情系农村,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像全国的千千万万农村医务工作者一样,尽职尽责保障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保护神,朱桐先后多次被市卫生局评为“ 先进工作者 ”,多次被该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获得济宁中医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6日 00: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