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记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干部叶如陵:这辈子服务群众上了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这辈子服务群众上了瘾(最美基层干部)
——记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干部叶如陵

叶如陵(左)正在流动医疗车上服务。记者 贺勇 摄

  检查床、办公桌椅、血压计、听诊器、体重秤……流动医疗车“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在这里,大医生坐堂不开药也不收费,但居民都喜欢,亲切地称之为“爱心小屋”,这就是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的“叶如陵团队工作室”,坐堂医生叶如陵在这里一坚持就是14年。

  不当挂名委员,要扎在社区里

  6月16日下午2点不到,“爱心小屋”前已经聚集了四五位居民,叶如陵一出现,居民们就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友,把叶如陵围了起来。类似的情况,每周一都会出现,许多居民吃完午饭就到门口等着。在居民眼中,今年已经74岁的叶如陵就是社区免费的“保健医生”,是大家心目中的“健康守护神”。

  叶如陵的故事还得从1970年说起。那时他不满30岁,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一名整形外科医生。为了响应国家支援边疆的号召,他带着新婚的妻子,参加医疗队去了西藏。3年后,医疗队的同伴们大多数选择了回到生活条件更好的北京,而叶如陵却扎根西藏继续服务,一个3年,又一个3年,整整31年。

  2000年,光荣退休的叶如陵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作为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主管业务的副院长,叶如陵刚回北京,许多医院高薪聘请的邀请就接踵而至。有的甚至提出,“叶老,你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证书拿来,我们给你开高工资。”叶如陵拒绝了。

  一天,叶如陵在社区里锻炼,一位老人走到面前对他说:“你两天没出来了。”叶如陵吃惊地问对方是怎么知道的,这位老人说:“我在这等你两天了,想请你给我看看病。”听完,叶如陵心里很不是滋味。“既然我能在西藏坚持31年为老百姓看病,为什么不能在社区为居民看病呢!”叶如陵谢绝了高薪返聘,主动参选社区党委委员。

  “不当挂名委员,要当为民办实事、扎在社区里的委员。”叶如陵利用自己的医疗专长,开始为社区老年居民进行义诊和健康咨询。2007年,北京市和朝阳区红十字会为西坝河西里社区提供了一辆流动医疗车,在街道工委的鼓励下,叶如陵成立了“叶如陵团队工作室”。每周一下午2点到4点半,叶如陵会如约而至,定时定点为居民看病。叶如陵还在家中开通了24小时电话咨询热线,方便居民遇到紧急情况时能随时和他联系。

  为群众看病,更要倾心答疑

  由于长期和社区的老人打交道,叶如陵对社区里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既往病史都了如指掌。一次,他刚从外面讲课回来,居委会的马主任就急匆匆地对他说:“汪老爷子不行了,昏迷了,你去看看吧!”

  叶如陵赶到汪老爷子家。进屋后,给老人量了血压,血压偏高,没有面瘫和偏瘫,不像是因高血压引起的昏迷。叶如陵想到了他有糖尿病,就拿起了桌子上的血糖仪,测了手指血糖,果然是典型的低血糖昏迷。原来从前一天上午开始,老爷子感到不舒服,没吃晚饭,第二天早晨、中午也都未进食,导致低血糖昏迷。于是,叶如陵马上打开冰箱取出一瓶含糖饮料,给老爷子灌了下去,15分钟后老爷子慢慢醒了过来。

  在为居民看病的过程中,叶如陵发现,居民最需要的就是向他们详细交待病情和解答疑问,但在医院,医生一天要面对那么多病人,根本无暇顾及。

  于是,居民把从医院拿回来的一大堆化验单和药物拿到“爱心小屋”,叶如陵就给他们仔细地解释化验单上有什么不正常,告诉他们得了哪些病,医生开了哪些药,应当如何服用,还嘱咐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项;居民要到医院看病之前,也先咨询叶医生。叶医生支招:如果是第一次看病,就先挂普通号,待各种检查齐备了,再挂专家号,这样既省时间又省钱。

  幸福缘于奉献,愿幸福永远传递下去

  叶如陵走路脚下生风,看起来根本不像74岁高龄。叶如陵也很得意,向记者透露了他永葆青春的“秘方”:简单的饮食,规律的生活,不抽烟,不喝酒,日行7000步,“还有,最要紧的一条,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忙碌!”

  除了为居民看病咨询外,叶如陵还在社区开办“健康保健大课堂”。为了让居民们了解得更形象更直观,叶如陵还学会了用电脑制作幻灯片。每堂课都会聚集很多居民,听他讲“常见病的防治”“老年痴呆症的预防”……几年下来,叶如陵累计在北京市和外地各机关、学校、街道和企事业单位讲课数百场,听课群众数万名。

  从周一到周日,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除了开办讲座,他还担任大学生的校外辅导员,在奥运会、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上,也频频出现这位“爷爷级”志愿者的身影。虽然年过古稀,叶如陵从没有要求过任何特殊待遇,相反,在每一次志愿活动之前,他都会搜集相关材料,提前打好基本功,为志愿工作做好准备。

  “在社区工作我如鱼得水,我愿意把爱心和知识奉献给我的祖国和人民,直到永远。”叶如陵动情地说。

  延伸阅读:

  “党员志愿者”是最好的称呼——记援藏干部、高原脑外科学科奠基人叶如陵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1日 04:02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