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赤子丹心映海雀

——追记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文朝荣(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文朝荣生前在海雀村山林里巡查。新华社发(资料图片)

  6月的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青山莽莽,鸟鸣声声,星星点点的映山红开得正艳。

  在村东头的山垭间,一座新坟静静地背靠大山,俯瞰村寨。这是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文朝荣的最后归宿地。

  文朝荣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彝家汉子,生前长期担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海雀村实现了生态环境由不毛之地向绿满山坡、群众生活由缺粮半年到衣食无忧的巨大转变。

  今年2月11日,为海雀脱贫致富操劳一生的文朝荣,因罹患癌症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2岁。

  誓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海雀村地处黔西北高原云贵交界处,海拔2300米,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是贵州扶贫开发一类重点村。

  海雀由彝语“候确”音译而来,意为“湖水灌注”。据村里的老人讲,海雀村历史上有3个山塘,水从高到低,由一个山塘流到另一个山塘。

  由于生态破坏严重,到1982年文朝荣出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时,山塘已无觅处,留下的是让人揪心的穷山恶水及连年水打沙壅的生态灾变。上万亩的草山草坡和次生林沙化严重,大小山坡都成了光秃秃的“和尚坡”,石头越长越高,土地越种越薄。

  生态的恶化使群众生活更加艰难,经济的贫困又加剧了生态的恶化。每到年底,村里就有群众开始缺粮;青黄不接的四五月,更有农户断炊,只能以野菜、马铃薯叶果腹。

  山下的村民给海雀编了顺口溜:“海雀地无三尺平,有女莫嫁海雀人。踏着云雾去种地,抬起楼梯进家门。”

  海雀的出路在哪?如何让海雀人吃饱、穿暖、有钱用?身为党支部书记的文朝荣发誓要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为百姓找到一条生路”。

  留下万亩“绿色银行”

  1986年冬,面对肆虐的风沙,文朝荣决定将一个萦绕心头已久的想法付诸实践——种树。“山上有树就能挡风沙,山上有树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这是文朝荣反复思考后的推论。

  以种树为起始,海雀村拉开了决战贫困的大幕。下定决心后,文朝荣迅速召开党支部会议、村民代表大会,以多种形式动员村民种树,但效果并不明显。

  他与两名苗族村干部商量,“看来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还要一段时间,我们先找到树苗,带头做给大家看。只要党支部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就这样文朝荣等白天干活,晚上登门挨家挨户搞动员。一次说不通,就两次三次,直到说服村民为止。

  这一年冬天,文朝荣带领全村200多名青壮年顶风冒寒,背着马铃薯上山,开始了海雀村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壮举。渴了就喝一口山旮旯里的水,饿了就吃一个冷马铃薯。连续奋战3个冬春,造林1.16万亩,全村30多个光秃秃的“和尚坡”披上了绿装。

  为了管好海雀村的万亩林海,文朝荣主持制订了严格的村规民约。从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文朝荣更是以林为家,主动担任义务巡林员,不分春夏秋冬,坚持巡林。在文朝荣的呵护下,海雀村的万亩林海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1995年,海雀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家村”称号。如今,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4%,森林面积达到1.34万亩,价值4000多万元。同时,其生态功能也不断显现,林海深处的4个水源点不仅供应海雀村,还向周边6个村寨供水。

  吃够了缺林少草苦头的文朝荣,对自己带头造就的万亩林海有着极为特殊的感情。“就像是自己的另一个孩子。”每每提及,他总是自豪地说,“我家海雀这片林……”文朝荣的二儿子、海雀村委会主任文正友告诉记者,“父亲临终前念念不忘的还是村里的万亩林海。每与人说话,总要嘱咐一定要看好这片林。”

  带头兴科技办教育

  在带领大家种下万亩松树的同时,文朝荣一刻也不曾忘记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海雀村海拔高、气温低,主要农作物为马铃薯和玉米,产量较低,远不够全村人吃饱肚子。为此,文朝荣找区里的农技人员取经。农技人员告诉他,要让海雀村长出大玉米棒子,可试试覆地膜。

  1989年春天,文朝荣的地里出现了白色地膜,村民们来看稀奇。文朝荣借机向村民讲科技种粮的好处,有村民表示怀疑,“地都被胶子蒙住了,还能长出庄稼?”第一年,文朝荣没有说动一户人,只在自家地里种上了地膜苞谷。秋收时节,文朝荣地里的玉米棒子又粗又大,全村老小看得眼睛发亮,“使用地膜覆盖种植,竟然能让产量增加好几倍”。

  到第二年春耕时,海雀村民都自觉用上了地膜。当年,村里的粮食单产由不足百斤上升到174公斤。之后,文朝荣又根据海雀村的地理气候特点,大种绿肥,实行土地的有机改良,有效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粮食单产大幅提升。到1994年,海雀村粮食总产量达到14.46万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203.5公斤,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紧接着文朝荣又开始为村里寻找挣钱的门路。山上林草日渐丰茂,他带领群众发展畜牧业,改变了传统的牲畜养殖观念,走上了喂猪养牛致富之路。

  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文朝荣深知教育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孩子上初中乃至更高的学校,是他最大的心愿之一。1988年秋天的一次村民大会上,文朝荣宣布,“我们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好好盖一所学校。”他的倡议得到了村民们一致同意。“有钱的捐钱,有材料的捐材料,好好盖一所学校。”文朝荣首先带头捐了168元。

  如今,文朝荣当年带头建立的学校已被一栋8间教室的教学楼替代,由台盟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办学能力也从当初的3个年级提升到6个年级,不仅解决了全村儿童入学难问题,也方便了邻村部分儿童求学。

  如今的海雀村,山有绿树,仓有余粮,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去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5460元,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到318公斤,森林覆盖率上升到70.4%。

  海雀村的明天充满希望!

  延伸阅读:

  经济日报评论员:信仰照亮前进之路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9日 07:34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