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时代先锋】张红娟:愿各民族孩子都幸福成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愿各民族孩子都幸福成长
——记解放军153医院妇产科主任张红娟(上)

  解放军153医院妇产科主任张红娟(中)爱抚着刚找到的“玉树宝宝”,露出欣慰的笑容。张颖 摄

  “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笑开颜……”“六一”儿童节前夕,藏族女童巴桑永吉和3个2010年玉树地震中降生在解放军153医院野战医疗方舱里的藏族小伙伴,在家长的陪护下,从雪域高原来到郑州,给危难时刻把他们从母腹中平安接生到祖国花园里的“汉族妈妈”、解放军第153医院妇产科主任张红娟送来别样的欢乐。把孩子们拥在怀里,张红娟眼中洋溢着幸福的泪花。

  “接生一个新生命,就给灾区群众带来一份新希望”

  153医院原政委赵先弘清楚记得,2010年4月14日上午,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的消息传到医院。医护人员纷纷请战前往救援,而张红娟只问我何时出发,“我说,你就那么确定会派你去?”她的回答十分淡定,“还有比我更合适的吗?”的确,作为医院妇产科骨干医生,张红娟曾在汶川特大地震的险恶环境中成功接生灾区第一个婴儿。这次救援玉树,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了。

  4月17日,野战医疗方舱抵达玉树灾区。此时,当地几家医院全部坍塌,“从天而降”的方舱医院就是灾区人群的生命方舟。“白衣天使”们强忍严重的高原反应,迅速展开生命救援。作为方舱医院唯一的妇产科医生,艰巨的任务不容分说压到张红娟羸弱的肩上。

  藏族汉子差格十分庆幸,他的儿子拉秀军玉是大灾中“金珠玛米菩萨医生”接生的第一个婴儿。那是4月21日下午,他几经辗转把早已过了孕产期的妻子塔拉送到方舱医院。由于语言不通和生育习俗差异,塔拉情绪烦躁,不配合接生,母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张红娟强压着心头焦急,连说带比划耐心劝导,终于使塔拉安静下来。6个小时后,野战方舱第一个新生儿响亮的啼哭,划破了玉树沉重的夜空。那一刻,粗壮的汉子激动之情无以言表,他一个劲儿鞠躬,还真诚地请张红娟给儿子起个名。“就叫‘军玉’吧,解放军和玉树藏族同胞心连心。”

  4月24日凌晨3点,张红娟连续接生了两个孩子,刚刚回到临时营地帐篷里躺下,急诊电话就把她惊醒。她马上爬起来,顶着风雪赶回方舱医院。刚送来的孕妇名叫尕群,38岁了,曾经怀过3个孩子都因难产夭折。此刻,她腹中胎儿胎位不正、胎心微弱,B超显示脐带绕颈,必须立即进行剖腹产。玉树灾区第一台剖腹产手术争分夺秒地展开。当胎儿取出时,母腹中的羊水已经干涸,婴儿口腔里满是胎粪,没有气息。清理呼吸道,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张红娟没有丝毫犹豫。几分钟的时间显得那么漫长,终于,婴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张红娟却累得脸色惨白地瘫坐在地上。

  助产士崔新苗永远也忘不了当时的情景,“那里是多种传染病高发区,当时婴儿满脸血污,为了抢救婴儿,张主任真是不要命啦!她后来对我说,接生一个新生命,就给灾区群众带来一份新希望,眼看婴儿命悬一线,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

  医院副院长王志敏告诉记者,玉树救援62天,张红娟诊治女性患者2000多人,实施27例妇科手术无一失误。她接生的73个“玉树宝宝”,为玉树的明天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我想看着各民族孩子在祖国花园里幸福成长”

  走下高原,回到中原,张红娟“病了”。同事们都知道,她得的是“心病”,“73个‘玉树宝宝’,你们成长得都好吗?”她不断地给能联系上的孩子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询问孩子成长情况。特别是那个出生时只有4斤重的早产儿求永桑周,更是让她放心不下,多次打电话给孩子的母亲尹西拉措传授护理和育儿知识。

  曾经在方舱医院帮助工作,现在已是玉树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的索南巴久医生告诉记者,“地震后的第一个冬天,一次与红娟姐通电话时,我随口说玉树正下大雪。没想到几天后,她就寄来了好多棉衣,还随信嘱咐我,送给每一个能联系到的孩子。那一刻,我特别感动。”

  “我当妇产科医生20年了,接生的孩子成千上万,但在那样的环境中,那么集中地接生一批藏族孩子,让我不由自主产生出一份特殊的感情。”电话、短信、寄衣物和幼儿启蒙玩具,丝毫不能减轻张红娟心中对孩子们的牵挂。2011年4月,张红娟随153医院援建回访医疗队,再次来到玉树,她想亲眼看看73个如同己出的藏族孩子。没想到,灾后重建,很多群众分散到不同的居民安置点,游牧藏胞也追逐水草而去。这一次,她只找到七八个孩子,看到襁褓中病病歪歪的求永桑周,她心疼得直掉泪。

  2012年5月,带着给孩子们精心挑选的礼物,张红娟再次踏上寻亲之旅。这一次,她辗转7个居民安置点,见到了17个孩子。在153医院党委的支持下,她征得孩子父母同意,把身体较弱的求永桑周和扎西文毛带回郑州治疗调养。

  “方舱医院出生孩子的家长们,我是当年给你们接生的军医张红娟,我很想找到你们……”2013年4月19日,青海玉树电视台汉藏两种语言播出的“寻亲呼唤”,在美丽的三江源头、辽阔的巴塘草原传送开来,这是张红娟第三次重访玉树寻亲。刚刚进山挖虫草的差格听到消息,马不停蹄赶回玉树,“今年虫草不挖了,我必须见到恩人张医生。”不到3天,就有11名家长抱着孩子来了。看着欢蹦乱跳的孩子们,张红娟的笑脸就像绽放的格桑花。

  153医院对高原医疗事业的倾心帮扶和张红娟对藏族孩子们的深情挚爱,如雨露甘霖滋润了藏族同胞心田。带着儿子拉秀军玉来郑州看望张红娟的差格对记者说,“解放军是我们的恩人,更是我们的亲人!”难产儿文青占斗的名字同样富有深意,“‘文青’是幸运的意思,‘占’代表解放军战士,‘斗’意味着奋斗。我要让孩子记住是亲人解放军救了他,要努力奋斗,回报党的恩情。”小文青的父亲在视频中说。

  整理着大包小包的汉藏双语识字挂图和智力玩具,张红娟目前正筹划第四次玉树寻亲之旅。她对记者说,“玉树州人民医院给已经找到的33个孩子建立了健康档案,随时关注他们的成长发育和健康指标。我多想把73个孩子都找到,亲眼看着他们和各民族孩子一起,在祖国花园里幸福成长。”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5日 06:55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