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阿姐给了我后半生的盼头”

——记长宁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马亚红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长宁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马亚红。蒋迪雯 摄

  若不是遇到马亚红,阿肖的后半生可能是另一番图景。

  马亚红还记得他头一次来申请仲裁的样子。当时,阿肖趿一双拖鞋,穿着大裤衩,衬衫敞着,蛮横地闯进来,语气带着流氓腔儿。“为啥不扣扣子?”马亚红问他。阿肖朝他努努嘴,示意了下肚子上的刀痕。马亚红不以为然,“我是女同志,你这样穿,叫我怎么工作?”阿肖愣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把衬衫扣上了。

  阿肖是天元有限公司的一位车间工人,不久前被公司解聘。但他觉得自己“受骗”了,他工作期间手指、手腕受伤,却没得到合理补偿,为此,他用暴力威胁过公司领导好几次,但没用。于是,阿肖试着走仲裁程序。

  刚开始,案子办得挺顺利,公司愿意和阿肖坐下来调解补偿款。

  可临到开庭,情况却急转而下。公司这方接到开庭公函后反馈,阿肖被警察抓走了。原来,阿肖卷入小区纠纷,社区民警来调查,争执中他朝民警挥去拳头,此事被定为袭警,阿肖被抓进了看守所。

  按照正常的仲裁程序,此案可以马上中止,直到阿肖能正常参加审理为止。但阿肖不知要服刑多久,如果判个两三年,已经达成的调解还能不能继续有效呢?另外,这家公司马上就要搬迁了。等阿肖服完刑出来再找单位,难度就大了。对仲裁员来说,当事人自己碰到问题,案件依法中止,无可厚非。但马亚红顾念到阿肖,她知道,阿肖娶了个外来媳,儿子才6岁,本案中他申请这笔补偿款是合理要求,如果等他恢复自由再维权何其困难。

  “这时,我没有选择做一个超然的仲裁员,而是自然地想到了伸出援手。”马亚红决定为阿肖开一次特殊的仲裁庭。

  这事儿以前从没做过。马亚红首先想到了法院,去请教对方程序怎么走。法官们为了办刑事犯的离婚案件有这方面的经验,可劳动争议案件要进看守所开庭,闻所未闻。

  依照法官的指点,马亚红发函向长宁区公安分局递交了申请。分局局长专门打电话向区政府询问,最后局长在函件上批示看守所予以配合。

  仲裁制度虽然被称为“准司法”,但仲裁员毕竟不是法官,几经协调,最后由承办这个案件的检察官带队,带着仲裁员、被申请人等一行进入了看守所。

  那天,看守所的会见室变成了临时的仲裁庭。当带着手铐的阿肖走进来时,他呆住了。他万万没想到马亚红会来看他,更没想到,仲裁庭开到了看守所。不仅仅是阿肖,那天的警官都一脸好奇,因为这是第一例开到看守所的仲裁案。

  身穿制服的马亚红问阿肖,“可以接受调解吗?”他点点头。“提什么要求?”他手足无措,不停念叨,“阿姐帮帮我!”

  经过调解,公司与阿肖达成了支付补偿款10万元的和解方案,可是这笔钱怎么执行却成了难题。阿肖不放心钱放在家里。“那你写个申请,先由公司代为保管。”对马亚红的建议,阿肖言听计从。临走时,马亚红拍拍他的肩,“你安心好好改造,剩下的事你放心,我们帮你争取。”

  阿肖被判一年。出狱后,他专程带着儿子来看马亚红。这次他穿得很整齐。“阿姐,你帮了我大忙了。”阿肖紧紧握住马亚红的手。这时,天元有限公司已经搬到了金山区,马亚红帮阿肖联系到代理人,询问公司地址。几经核实,阿肖最终领到了这笔补偿款。

  细心的马亚红了解到阿肖还在打零工,就帮他物色了一份停车场管理员的工作。阿肖的流氓气没有了,他很认真地对待这份工作。去年底,因身体原因他和单位终止了劳动合同,接近退休年龄他也想歇歇。再过一年多,阿肖就可以拿退休金了。他时不时去看看马亚红,还经常对妻儿说,“阿姐给了我后半生的盼头。”

  这个案例在长宁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常常被提起,不仅是因为首次到看守所开庭,也是马亚红倡导的“人文仲裁”,力争“案结、事了、人和”的一个印证。

  记者手记

  “人文仲裁”和“事了人和”

  印象中的仲裁人,应该有些冷冰冰,看的是大部头法律卷宗,切磋的是各种文书案例。

  见到马亚红,印象完全被颠覆。她优雅而热情,爱系红色丝巾,不仅是因为颈椎不好,更是对红色的那份偏爱;她办公室里挂的是梅、兰、竹、菊等字画,书橱里摆放的是文学、哲理类书;她用各种电影、文学作品作为案例,和仲裁员们探讨情与法之间的权衡。

  马亚红以善于办案、解案闻名仲裁界,但她却总说“不把案件带到仲裁庭为佳”。她审理过上海市第一起飞行员跳槽赔偿案件,第一个将仲裁庭开进看守所。她在医院护工劳动关系确认争议、工伤职工保险理赔责任争议等各种疑难案件,均留下一个个案例典范。可是这个办案高手引以为傲的是她带出的高情商团队,以及“亚红在线”、“海松工作室”等仲裁衍生品。

  所谓“上医治未病”,说的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研究天地和人之间关系,根据时令和时节的不同,帮助人们预防疾病。马亚红也正似一名妙手仁心的医者,巧妙地把人与人之间的干戈化为玉帛,甚至将矛盾消弭在萌芽中。为此,马亚红和她的团队做了很多仲裁以外的工作。“亚红在线”是一个妇女求助热线,接待来访咨询1000多件,保护女工维权52件;“海松工作室”做了大量调解工作,三年来成功调解2600余件案件,调解率达85%;企业人事经理联谊咨询会则在长宁区构筑了一道劳动人事纠纷的预防线。

  马亚红有套“人文仲裁”的理念,凡事要圆满,要做到真正“事了人和”。在她看来,仲裁所具有的准司法性决定了裁决不可能让双方当事人绝对满意,但如何获得当事人最大程度的相对满意,是值得追求的。为把一个案子做得圆满,看似花了更多精力,但最后能让双方赢得清清楚楚,败得明明白白,也为同一类型的事件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这就构成一个正循环。而如果仅仅是求一份标准的数学答卷,那么可能会产生各种后遗症,看似暂时结束了一桩案子,却导致越来越多的矛盾积累。

  看似冷酷的仲裁,有了人文这一尺度,可探索的空间就很大了,于是就能理解马亚红为何要办 “亚红在线”、“海松工作室”。于是也能理解,马亚红带领的团队为何 “特别”:调解员黄海宣50多岁了,还捧起日语书,只为在与日企交流时更好地对话;调解员李云松每月仅两千多元的收入,却自费掏八千元学习心理学课程,只为调解时派得上用处;这里的保安不仅彬彬有礼,还主动帮助调解员做咨询工作……这股热情与力量从何而来,就来自“人文仲裁”理念的潜移默化。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2日 09:42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