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高寒荒漠变林海——河北塞罕坝林场三代林业工人艰苦创业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工人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内运输苗木(2009年6月30日摄)。

  “高原筑梦50载,只图荒漠变林海,弱冠入坝古稀出,万顷碧绿慰我怀。”在昔日寸草不生的塞罕坝荒漠中,一群建设者奋斗了50多年,建成总面积112万亩、资源总价值超153亿元、迄今为止世界上人类建立起的最大面积人工森林。这首建设者创作的诗成为他们50年奋斗的缩影。

  展开卫星云图,一弯深深的碧绿,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地扼守在内蒙古高原黄色的浑善达克沙漠南缘,筑起了距首都最近的一道生态屏障。

  塞罕坝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过去的原始森林已变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

  上世纪50年代,从内蒙古高原南下的沙尘暴无遮无掩,频袭北京,而塞罕坝是必经之地。专家们断言:如不善加治理,不出50年,漠北风沙将使北京成为另外一座楼兰古城!

  为阻断京津沙源、涵养水源,1962年2月,林业部决定在这里建立大型机械林场。从18个省市调集精兵强将组成了369人的建设队伍进驻塞罕坝。这支队伍当时平均年龄不到24岁,大中专毕业生占总数的40%,也是当时全国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林场。

  “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这群年轻人在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零下1.4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3摄氏度的高寒荒漠中开始了艰苦创业。当年春夏之交,他们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栽下了1052亩松树。然而,由于气候环境恶劣,管理经验不足,林木成活率不足5%。由于成活率太低,塞罕坝林场面临解散的局面。

  然而,林场的决策者们是一群“不信邪”的人。为了表示征服荒漠的决心,总场党委书记王尚海把妻子和5个孩子从承德市接到坝上安了家。他带领职工啃窝头、喝雪水,在一个叫做马蹄坑的千亩荒原上,搞起了造林大会战。30多个昼夜鏖战,千亩树苗根植地下。随着一棵棵幼苗吐出新绿,造林成活率高达95%。马蹄坑大会战告捷,开创了国内高寒地区栽植针叶树成功的先河。

  塞罕坝造林成功的消息不仅鼓舞了林场建设者,还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承德二中陈彦娴、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等6名女青年1964年高中毕业时,强烈要求到塞罕坝林场工作,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如果重新选择,还是塞罕坝!因为我的青春我的梦都在那儿!”今年69岁的陈彦娴告诉记者,当年的塞罕坝不像今天这样风和日丽、鸟语花香。那时一年四季“白毛风”不断,狂风卷着雪花打在身上,经常把白茬羊皮袄冻透。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上一层霜,铺的褥子、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漫天飞沙,让人耳朵眼里都是细沙。尽管环境艰苦,可大家的创业热情始终不减,尤其春季争抢植树时,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

  艰苦的环境改变不了林场人的创业之志。陈彦娴告诉记者,王尚海一辈子扎根林场,把一家人的幸福全部贡献给了林场。1989年12月24日,68岁的王尚海因病去世,遵照他的遗愿,林场职工们将他葬在了马蹄坑,并将伴他长眠的那片林命名为“尚海林”。

  林场职工陈瑞军、初景梅夫妇常年坚守在这里,每天就着咸菜啃窝头,冬天大雪封山后就喝雪水。由于远离人群缺乏交流,儿子8岁时说话还不清楚。

  19岁的北京毕业生孟继芝,护林途中迷了路,在雪窝子里被救起时已浑身僵硬、双腿枯黑,只好截肢……

  恶劣的环境让很多年轻人因高寒病而离世。1962年上坝的那一批学生中,曾祥谦、李应胜、刘炳南、杨纪实等多人因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平均年龄仅52岁。

  老一辈离去,新一辈紧跟。“80后”的保定籍青年于士涛上初中时就被塞罕坝林海所震撼,2005年河北农大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了塞罕坝,主动请缨到一线工作。在冬与西北风为伴、夏与紫外线为伍的环境中,他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造林实践,率先使用生根粉,使造林成活率从85%提高到95%以上。他还经过精心论证,大胆打破每亩50株的栽种常规,低密度留株试验证明,这里完全可以培育出大径级用材林,使“塞罕坝只能出小材料”的传统经验被彻底颠覆。

  1982年出生在塞罕坝林场的尹海龙是林业工人的后代,小时候,在林场的苗圃里,他从父亲紧锁的眉头上读出了大人们的心事,小树苗总是长得慢、长不高、长不壮。后来上了大学他才知道,高寒地区要育出落叶松大苗太难了。2005年大学一毕业,他就主动回到林场干起了技术员。落叶松是林场的当家品种,育出好苗子是尹海龙儿时就想帮父亲圆的一个梦。他仔细研究落叶松幼苗生长规律,依据落叶松喜爱腐殖质的发育规律,使用农家粪育苗,结果落叶松苗木根系不但粗壮,而且木质化充分。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前仆后继的薪火相传,才有了塞罕坝天翻地覆的变迁。当日寸草难存的不毛之地,在累计投资仅仅1.9亿元的情况下,已经被112万亩郁郁葱葱的林木覆盖,林业专家测算其直接价值达到了153亿元,是直接投资的70多倍。更可贵的是,由于这一生态系统的建立,在每年能够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的同时,还为京津地区净化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其生态服务价值年均超过了120亿元。

  塞罕坝机械林场现任党委书记刘海莹说,塞罕坝职工的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是传家宝,要继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奉献精神薪火相传

  欧阳优

  塞罕坝机械林场广大干部职工常年坚守在艰苦的高原,用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造就万顷林海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血脉相承,薪火相传。52年前,第一批创业者来到塞罕坝,他们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草棚,在高寒荒漠上植树造林。无论环境如何艰苦,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信念从未动摇,奋斗作风始终坚守。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智慧甚至血肉之躯同土地沙化顽强抗争,将荒漠变为绿洲,把风沙挡在塞外,为京津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他们身上,不仅体现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展示了科学求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更彰显了使命至上、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抚今追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每一项辉煌成就,背后都有一批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奋勇拼搏的团队和个人,他们的奉献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传承弘扬,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新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但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不能变,需要代代相传。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在无私奉献中提升精神境界,在攻坚克难中书写崇高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1日 07:46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