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亭子村有微企81家 村民说姚支书在创业有底气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村支书姚世明的带领下,亭子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致富村。图为姚世明(右一)帮助蔬菜种植户采摘蔬菜。通讯员 段立军 摄

  黝黑的皮肤,腼腆的笑容,初见姚世明,农家人的憨厚与朴实扑面而来。

  作为合川区太和镇亭子村党支部书记,姚世明言语不多,但在村民眼中却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就是他,带领着一个传统的农业村走上了“产业兴村”的道路,创办微企81家之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尽最大努力,让乡亲们越过越好。”4月11日,姚世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掷地有声地说,“要带好头,首先要承担起责任。”

  带头创业,抱团组建“联合舰队”

  48岁的姚世明已有18年党龄。自从2004年担任亭子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就一直琢磨着带领村民致富的方法,但他很快发现,村民们想致富,却不愿承担风险,有了回报才会跟着干。

  2007年,姚世明带头种起了20亩莲藕,但问题随之而来:一家一户限制很大,如果算上人工,莲藕平均每亩每月管理成本高达1200元。而且莲藕市场价格起伏不定,最低时每公斤只能卖到两元,保本都不够。但如果将种植规模扩大到300亩,管理成本就会降低5成。

  “我希望能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姚世明称,2012年10月,他与亭子村另外5家微企共同出资组建月亮湾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组成“联合舰队”引导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仅在去年,我们就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了1000多亩流转土地的翻新工程。今年我们将投入800万元,除了栽种葡萄、黄桃等水果,还将兴建果蔬观光长廊,以及餐厅、客房和鱼塘等配套设施,吸引城里人来吃喝玩乐。”

  “年轻人都不愿从事农业,农村建设后继乏人,这一切,都是亭子村面临的瓶颈。”姚世明说,“投资农业周期较长,收益也并不算高。我之所以要创新抱团发展,坚持把农业做下去,就是要让村民们实打实看到农村的发展前景,降低他们创业的风险,让他们自愿跟着我干。”

  “爱管闲事”,帮助贫困户成了老板

  “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当上老板,会住上120多平米的楼房,多亏了姚支书。”村民简先伦过去住在亭子村的高山上,守着一间破旧的石瓦房,整天无所事事,村里人都暗地里叫他“混混”。

  姚世明没事就会去和简先伦拉家常,教他种植莲藕的方法。如今,简先伦自己创办了一家微企,不仅种起了莲藕,还种上了黄桃、血橙等果树,一年的纯收入至少有5万元。

  村民丁朝兴过去一直在北碚搞装修,看着家乡的发展心里也直痒痒,打算回来养猪。但“爱管闲事”的姚世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养猪风险大,而且环保不一定过得到。在姚世明的建议下,丁朝兴流转30亩土地搞起了水产养殖,并种上了22亩黄桃。

  在姚世明的示范带动下,亭子村有20多个农民工返乡创业,涉及水产养殖、果树种植、蔬菜种植、农家乐等产业。而在该村,目前已创办微企81家,2012年被评为重庆市首批试点微企村。当地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也由2007年的4500元,增至2013年的1.12万元。

  “有姚支书在,我们创业有底气。”返乡创业农民工王全坦言,村里推出了“大户牵小户”活动,由发展好的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指导,让村民少走了不少弯路。

  改善基础设施,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亭子村的产业道路,可以说是合川区标价最低的一条路,每公里的造价仅为23.88万元。

  “我希望能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姚世明坦言,亭子村要发展,必须要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村党支部和微企党支部联合制定了‘产业基础设施整村提升’计划,抱团争取产业政策,目前已落实资金511万元,我们首先就是要把路、蓄水池、排水沟等基础设施建好。”

  每个月的30号,亭子村都会召开定期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谈发展:针对贷款难的现状,姚世明邀请重庆银行到产业基地举办银企洽谈会,帮助36家微企获得创业贷款600余万元;针对微企产品没有品牌、市场认可度不高的问题,姚世明联系太和镇工商所帮助指导,集体申报了黄桃、莲藕、泥鳅等3个地理标志商标……

  处处是成片的果树和蔬菜,硬化了的田间道路遍布田间……当前,亭子村许多村民利用银行贷款和政府提供的补助款,把农场土地扩租到近百亩,并修筑了机耕道,添置了喷灌设备,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现代化家庭农场,吸纳当地1100多村民就业。

  下一步,姚世明打算组建一个专业合作社:“让村民们有钱出钱,无钱用土地入股,共同商讨亭子村的发展,让更多的村民分到发展的红利。”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15:01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