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小小纸片 浓缩半世精彩——记老人韦长祥的剪报人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书架上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剪报本,令韦家散发出浓厚的书香文化气息。

剪刀划过纸面,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韦长祥把自己涵盖80多个种类的600多本剪贴本当作宝贝般爱护有加。

在过去的40年里,韦长祥用坏了14把剪刀。

  韦长祥经常去附近的中小学为师生们宣讲政策、文化知识,俨然成为了一名“编外教师”。

韦老专门开设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剪报专题,吸引了众多党员干部前来取经。

为了方便群众前来咨询、查阅资料,韦家的大门常年打开着。

韦老向记者展示他喜爱的收藏。

在韦长祥的影响下,老伴黄流英也加入了剪报的行列。

  初次见到韦长祥,他正坐在陈旧的书桌旁,一把剪刀,一瓶浆糊,一支笔,熟练地编撰着属于自己的“百科全书”。书桌旁是散落一地的报纸,身后的墙上挂着毛泽东的大幅画像,从收音机里传出的轻快小曲在房间里静静流淌,时间仿佛被定格下来,记者也不忍打破这安宁、祥和的景象。

  这就是韦长祥老人40年剪报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不嗜烟酒独爱剪报

  年逾八旬的韦长祥是临桂县中庸乡金岭村人。这位有着50多年党龄、头发花白的老人精神依旧矍铄。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壮族农民家庭。40年来,为了剪报贴报,他把省下的烟酒钱自费订阅了多种报刊,每看到一些精品文章,就习惯性地剪贴起来,以备随时翻阅。现在,他的书房整齐摆放着他的成果——书架排列着一本本装订好的剪报,顶上叠着一摞摞旧报纸,桌子上也平摊着刚装订成册的剪报和搜集来的报纸,他的书房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资料库。老人为了使剪报更具可读性和保存价值,将剪报内容分门别类,做成了勤政廉洁、文化艺术、历史事件、知识文摘等专题,包括书画、文人墨迹、人民劳模、红色记忆等几十个部分。去年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后,他还专门腾出一个书架做了剪报专题。前几年,数码设备开始走向乡村,他也不甘落后,给自己添置了数码相机、过塑机、复印机,用于翻拍和过塑图片以及不便剪裁的文稿。韦长祥对自己600多本、80多个种类的剪贴本爱护有加。40年来,他已经用坏了14把剪刀,收集文章5万多篇,共8000多万字。他把各种剪贴本都用牛皮纸作成封面,工工整整地写有书名;分门别类,或分成几排挂在屏风上,或排放在书架及书桌上,整整齐齐,旁边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各种经典相片。整个韦家到处散发着书香文化气息。

  义务宣讲群众路线

  在这个普通农家里,不断传播出党中央的声音。随着来韦家咨询政策、查阅资料、搜寻信息的乡亲们渐渐增多,韦长祥便在亲戚的资助下,利用村口的空地建起了一个“农家书屋”,免费向村民开放。目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临桂县全面铺开,热心于第一时间向村民宣传党中央精神的韦长祥,正在紧锣密鼓地收集有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报纸杂志,准备剪贴一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集”。韦老自己边收集,边学习,义务充当群众路线的宣讲员,悉心归纳各地的做法经验,并将整理好的信息定期拿到“农家书屋”去展示。从什么是“四风”之害,到“焦裕禄精神”的内涵,韦长祥用鲜活生动的事例、妙趣横生的讲解,吸引了金岭村乃至华境村委的党员干部慕名前来学习。中庸乡党委和政府对韦长祥的行动也大力支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收集好的广西日报、桂林日报等送到他家。

  耄耋之年载誉满满

  已到耄耋之年的韦长祥几十年如一日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读报、剪报、写作上。有人问他,你已经到了这把年纪了,不好好安度晚年,到底图个啥?他说:“我啥也不图,就是享受剪报的乐趣,人活着不能只顾吃好穿好,还要有自己的爱好和人生追求,只有这样人活得才充实有意义。”

  从2006年开始,韦长祥连续3次被邀参加《中国剪报》举办的“读者节”,并被评为“中国集报之家”“中国剪报大王”,荣获优秀建议奖;连续两次被广西日报传媒集团邀请到南宁参加通讯员表彰会,多次被评选为县、乡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评为桂林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3年被评为临桂县助人为乐道德模范。面对诸多荣誉,韦长祥说:读报、剪报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能让人更多地积累知识,了解社会,跟上时代的脚步!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6日 00:27 来源:广西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