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李忠祖:贫困村蜕变的“老班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青岛市城阳区后田社区20多年前是靠吃返销粮过日子的贫困村,如今是可支配财力和上缴税金均过亿元的富裕社区。谈起这一蜕变,不得不说这20多年的“老班长”——李忠祖。

  梁增娟是上世纪80年代嫁到后田村的,她说:“分家时不仅没有房子和粮食,还分了500元饥荒(债务),孩子高烧没钱治,只能抱着孩子号啕大哭。”记者采访的后田社区几位老人,他们回想起当年的贫困生活,经常举的例子就是村里小伙子都说不上媳妇,太穷了,没姑娘愿意嫁过来。

  1990年,拥有资产30万元木器厂的李忠祖全票当选村支书,此时村集体债务高达48万元。“那几年村里粮食连年歉收,企业亏了本,人心散了,真是个烂摊子。”老村委主任李亲先说。

  李忠祖担任村支书后不顾家人反对,将他木器厂的收入拿出来用于村里公务开支。他鼓励村里办作坊式企业,自己和村干部给企业跑审批、跑进料、跑市场。为了节省村里开支,他经常在自己家里接待因公来的客人。

  在李忠祖这个“年轻班长”带领下,村里很快就还清了48万元债务。但李忠祖的脚步并没有就此打住,随着青岛市加快对外开放,李忠祖从1996年开始给村里引进外资企业,有纺织、服装和皮包等40多家日韩企业落户。这样村里不仅有了土地收益,还给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2004年,李忠祖敢为人先,带领后田村在青岛市进行第一个旧村改造,村里面貌大改观,每家都至少分到两套80平方米楼房。李忠祖还借机“腾笼换鸟”,将企业工厂全部迁往工业园区,村里土地上仅有几家大型企业总部。村里支柱产业从二产向三产转移,包括数码城、总部基地、房地产和学校后勤保障等,并在多个内外资企业占有股份。

  目前,三产已经占到后田社区生产总值的80%,一产和二产分别占10%。2013年后田社区完成工农业生产总值20亿元,可支配财力和上缴税金双双过亿元,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7200元。

  如今,后田社区居民福利让记者惊叹,除了旧村改造的分配住房,居民月月有生活补贴,从出生到去世一直有,年龄越大补贴越高;60岁以上还有养老保险,并可免费享受50平方米老年公寓;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00多元,是青岛市标准的近2倍;居民看病实报实销。后田社区每年用于各项居民福利的资金达800多万元。

  社区资产积累越来越多,李忠祖一直在考虑两件事,一是共同富裕,一是让居民福利具有可持续性。“社区富了不能让一家一户落下。因此,我们内部算收入都算户均,户均收入更能体现真实收入状况。如果谁家有灾有难,收入达不到户均收入水平,社区给一次性补齐。”李忠祖说。

  为了保证居民的长远福利,李忠祖不断扩大社区的固定资产,在青岛、济南和北京等地建设或购买商业网点房,只租不卖。此外,后田社区与青岛农业大学签订了30年的物业管理合同,每年可盈利3000多万元,社区每人每年获利近2万元。

  在让后田人生活越过越好的同时,李忠祖更重视居民精神文化建设。“如果大家文化素质高了,精神面貌好了,凝聚力强了,将来碰到什么难题都能解决,这比挣多少钱都重要得多。”李忠祖说。

  社区经常组织居民出国旅游、每周爬山,还建设了社区文化中心。其实,社区办公楼里除了四五间办公室,其他全是社区文化中心的书法室、阅览室和演艺多功能厅等。

  20多年来,李忠祖从后田社区的“年轻班长”变成了“老班长”,他将后田的变化归结于三支队伍:有凝聚力的居民队伍、敢当先锋的党员队伍和团结向上的班子队伍。当谈到他这个“老班长”的作用时,他说:“这是一个基层干部的分内事。”(记者 张旭东)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30日 16:41 来源:新华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