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他永远和群众在一起——追记红河州优秀共产党员李文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李文勇(右)和同事查看作物长势

  李文勇(中)组织基层干部学习

  人物档案

  李文勇

  出生年月:1976年9月

  学历:大学

  籍贯:红河县乐育乡

  入党时间:2003年

  参加工作时间:1996年

  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任垤玛乡党委书记;

  2012年1月至2012年2月:任中共红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兼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垤玛乡党委书记;

  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任中共红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兼县直机关工委书记;

  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15日:任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脊梁:扛起灾后重建的重担

  2008年初,李文勇到垤玛乡任党委书记的时候,这里不久前经历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他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灾后重建。

  2008年3月,红河县阿扎河乡乡长李文勇接到一纸调令,出任垤玛乡党委书记。

  “组织这样的决定,我并不觉得意外”。原红河县阿扎河乡人大主席杨志光说,在任短短一年,李文勇带领干部群众踏实苦干,使这个综合排名在全县垫底的乡镇甩掉了“倒数”的帽子。这位年轻有为的乡长给杨志光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对于任职垤玛乡党委书记,众人却都为他捏了把汗。

  在当地,“垤玛乡”是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名字。

  坐落在茫茫哀牢山中的垤玛乡,是国家重点扶贫攻坚县红河县内最贫困的乡之一,贫困人口比例高达85%。

  2007年7月,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更使这个特困乡雪上加霜:800多处山体滑坡,防洪堤溃塌,洪水、泥石流冲毁了农田、房屋、道路桥梁、农贸市场,全乡经济几近瘫痪。3000多户群众中直接受灾的就有2000多户,近1000户颗粒无收,800多户人家无米下锅。

  垤玛河流域两岸,是全乡耕地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最热闹的集镇。没有救灾资金,河堤无法修建,百姓的生活生产日夜处于洪水的威胁中。李文勇找来工程老板,开门见山:“乡政府现在没有钱,但是修建河堤不能等,百姓不能再承受一次这样的灭顶之灾。请您帮帮百姓这个忙,修河堤的钱,跑断腿,不吃不喝我们一定会还上。”

  李文勇的耿直和真诚打动了老板,对方当即拍板:“我信你,这个钱我来垫!”

  这期间,李文勇把受灾点挨个跑了遍。每到一处,他都要详细了解灾情,认真做记录。带着满满一大摞反映灾情的笔记、光碟、照片,他一趟一趟向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争取支持。3个月后,灾后重建项目正式启动,河堤修建资金如数归还。

  “面对困难,李书记就是有这样的魄力和能力”,垤玛乡党委副书记周绕斌说。

  一次,李文勇到曼培村委会视察桥梁重建情况,分管副乡长向他反映:“这几天河水很大,材料运不过去,桥墩的基础也无法开挖,工程能不能停几天?”

  “不行!”李文勇口气不容商量,“哪怕一座简易竹桥暂时代替也好,再难也要让对面群众出得来、进得去。”李文勇立即带上党员干部直奔身后的村寨,挨家挨户发动群众和他们一起砍竹子、抱石头。

  材料准备妥当,谁下水? 面对湍急的水流,在场人员面面相觑。

  “我个子大,我先来!”说着,李文勇一把拿过麻绳绑在腰间,趟着及腰深的河水,吃力地挪着脚步,向对岸走去。岸上的人们被这眼前的场景触动了,“我来”“我也来”。不一会儿,河流中就排出了一排“桥桩”。

  直到竹桥搭好,李文勇才一瘸一拐上了岸,累得瘫坐在地上。3个多小时的河水冲刷,他的双脚被泡得肿胀发白,还被沙石磨出了好几处血泡。

  曼培桥建成通车的那天,群众自发在桥头立了一块石碑,为这座桥起了新的名字:“民心桥”。

  双手:种下“乞讨乡”致富的希望

  2011年初,因为大量“产出”乞讨人员,垤玛乡成了网络上闻名全国的“乞讨乡”。李文勇的第二个大任务就是怎样让垤玛乡脱掉这顶帽子。

  “垤玛种地难,一年只够半年粮。”这是早年流传在垤玛乡的顺口溜。垤玛乡全境,土地贫瘠、耕作方式落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除了种植稻谷和玉米,其他农作物少之又少。每年,政府需要从外地调进大量返销粮和蔬菜。

  “光躺在政府的救济里过日子不是办法,要彻底拔除‘穷根’,最终要靠引进科技、培植产业。只有解决了‘钱袋子’,才能解决‘米袋子’,百姓也才能安居乐业。”李文勇把目光投向了垤玛乡今后的发展。

  他提出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公司+农户+基地连片开发、农户自主经营搞订单”的“三步法”冬季农业开发思路。李文勇特地从县农业局请来了技术人员,建起蔬菜大棚,在全乡推广。

  然而,思想保守的群众并不买账,大多只持观望态度。

  普玛村小伙李波哈从外地打工回来,动了尝试种菜的念头,却苦于没有足够资金。李文勇得知,赶忙上门了解情况并鼓励,“有困难乡里会想办法帮你解决。”

  带着政府每亩补助的500元钱和豌豆种子,李波哈流转了23亩土地,成为乡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眼看收获在望,一场大暴雨却把豌豆淹了一大半。“完了,完了”,李波哈瘫坐在地边,本来就信心不足的他,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幸好李书记及时赶来”,李波哈回忆到,“他看看情况,二话没说,抡起锄头跳到地里就开始挖排水沟。”

  看着书记的这股韧劲,李波哈一家被深深打动了,当即跟着干了起来。那年,他的蔬菜收入达到了6万多元。

  看到政府实打实地支持蔬菜产业发展,村民们动了心,种植蔬菜的农户越来越多。

  初步尝试的成功,也给了李文勇信心。在进一步扎实调研的基础上,一幅产业发展的蓝图在李文勇心中成了形:海拔1450米为界,以上,重点巩固和提升茶叶,培植发展核桃、草果、龙胆草等新型产业;以下,重点发展冬早蔬菜。同时,不断提高生猪养殖业发展水平。

  茶山活起来了。茶园里来了种植专家,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种苗;沿着新公路,山外的小贩把车开上了山,把一筐一筐茶叶往车上搬;8支党员服务队随时待命,帮助茶农奔忙。提升改造后的茶树每亩产量提升了一倍,曾一度转行的茶农又回来了,万亩古老茶山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山坡绿起来了。“乡里政策好,以前的荒山坡,现在成了‘绿色银行’”,腊哈村村支书朱松沙说。2012年,朱松沙利用乡里无偿提供的种苗,带头发展草果种植,176亩一年收入10多万。从前无用的荒山,如今发展起了草果、龙胆草、杉木种植,每一亩就为群众带来几千元的收入。

  养殖公司引进来了。宽容的投资环境,引来了畜牧公司建起了滇南小耳朵猪养殖场。“预计年出栏1000头,将辐射带动53个村2500多农户增收”,垤玛乡乡长朱福祯介绍。

  “只要是对老百姓发展有利的,大家就大胆放手干,干对了是你们的,干错了算我的”,李文勇这样鼓励大家。

  任职4年多,李文勇引进了先进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经营理念,让农户一次次品尝到丰收的喜悦;他号召发展特色产业,点燃了干部群众的创业激情,更闯出了一条因地制宜、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改变了“乞讨乡”的命运。

  真心:换来百姓最美的笑颜

  由于地处红河、玉溪、普洱3州市交界处,垤玛乡也是云南省“黑树林”民族问题热点地区之一,当地百姓因山林、水源、土地权属问题,纠纷争斗不断。

  2009年大年三十,正在和家人吃团圆饭的李文勇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书记,不好了,我们曼培村村民和元江县腊里村村民要打起来了!”。

  丢下碗筷,李文勇立即召集在红河县境内的所有干部职工往曼培村委会赶。“那晚,车开得飞快,颠起来连脑门子都撞在挡风玻璃上,但李书记还跟驾驶员小张说,在安全的情况下再快点。”同车的垤玛乡人大主席回忆道,平时4个多小时的车程,那晚只用了两小时就赶到了。

  李文勇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开展伤员救治、安抚,并与接边乡镇领导随时保持沟通联系,一夜未眠。谁知,第二天一早,激愤的村民再次纠集了150多人,手持棍棒、刀具,就向腊里村奔去。

  “千万不能让群众冲过地界!”李文勇大喊着,一边组织干部职工拉起人墙,一边劝说。但激动的人群根本听不进去,人墙一次次地被冲破。对面山坡上,上百名腊里村民也正向地界赶来,眼看一场大规模械斗一触即发。突然,李文勇冲到人群最前面,张开双臂怒吼道:“谁要打,就先从我身上踩过去!”奔跑的人群怔住了,终于停了下来,反复劝说后,人群慢慢散去。

  人们都说:“李书记的胆识,了不起!”

  其实,都是血肉之躯,李文勇怎会无所畏惧?回到家,李文勇跟妻子交了底:“那晚,我也害怕,万一人群失控,我回不来,丢下你们孤儿寡母怎么办?”

  然而,他知道,上百个群众身后就是上百个家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不能后退。”

  这位质朴的哈尼汉子,对人民群众永远怀着一份敬畏和最真挚的感情。

  在垤玛乡腊哈村委会腊哈小组,村民李忠斗家至今仍收藏着一本发黄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的是他的“亲家”李文勇的每次来访。

  第一次来访是在2008年。那一年,是李文勇来到垤玛乡的第一年,那一次,也是李文勇第一次来到腊哈村。知情人告诉记者,当时李文勇问:“哪家条件最差?”随后,就去了李忠斗家。

  早年,李忠斗家的全部生活来源仅仅是家里的一亩三分田,日子十分拮据。妻子不堪贫困,离家出走,留下了11岁的女儿和体弱多病的老母亲。

  在李忠斗的家里,新上任的书记李文勇跟着他就着腌菜吃冷饭,睡快要散架的竹条床,这让李忠斗既意外又感动。“那天晚上,书记从兜里拿出500元放到我手里说,阿哥,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让你们受苦了。我们支持你,好好干,日子会好起来的。”此后,只要经过腊哈村,李文勇都要到李忠斗家看看。

  在李文勇的帮助下,李忠斗成了一名养路工,每月有500多元的收入。如今,李忠斗家盖起了新房,还买了摩托车。

  说起“亲家”老书记,连夸了几声好后,这位哈尼汉子就失声痛哭起来。

  每一次职位调动,李文勇总是选择在清晨同事们还没上班前,悄悄离开。

  2012年,李文勇调离垤玛乡。多日没见书记,群众赶忙找村干部打听,这才知道他已经调走了。

  村民李云国后来偶然遇见了李文勇,张口就埋怨起这位老书记:“您怎么走也不告诉我们一声,好歹让我们给你开个欢送会啊。”李文勇笑着回答:“谢谢大家的好意,形式的东西不用搞,咱们的心在一起就好。”

  2014年1月15日,李文勇走了。在红河州发改委的办公室里,劳累过度的李文勇,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人们都说,兢兢业业、一刻不得闲的他终于可以歇歇了。

  垤玛乡的百姓们还想邀请你再回去看看,看看那个让你操碎了心、让你日夜惦念的地方。

  百姓记忆

  “书记一声吼,大伙嘿呦嘿呦的口号就响起来,感觉山都在震。直到现在,每次一想起那个场面,浑身上下还会激动起来!”

  朱松沙是垤玛乡腊哈村党总支书记。他记得,2008年的哈尼九月年这一天,腊哈村委会作曲村村民告别了煤油灯,第一次在电灯的光亮中迎来了喜庆的节日。作曲村是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哈尼山寨,坐落在距山脚100多米的高山上。村子不通公路,要进村,只能顺着挂在山边的一条羊肠小道往上爬。为了让村里通上电,当年新上任的书记李文勇带头为村民抬电杆,消息不胫而走,成为垤玛乡最轰动的新闻。半年时间,全乡27个不通电的自然村结束了无电的历史,比计划整整提前了一个半月。

  “书记讲得明明白白,处处为我们着想,这样的干部,我们服!”

  2009年,通村公路建设在垤玛乡全面拉开。那段时间里,李文勇总是顶一个草帽,拿一把锄头,拎一个水壶,带上测量仪、笔记本,漫山遍野到处跑。常常天亮前就出发,晚上打着手电筒回来。

  格然村是垤玛乡最远的自然村,耸立在一座山头上。由于坡太陡,下山时要半蹲慢慢走着,不小心就会滚在山脚去。这样的山路,他不知跑了多少回。无论在哪个村寨,公路修多长、路线怎么选、为什么这样选,摊开李文勇的笔记,一清二楚。以往挖渠修路占用土地,百姓寸土不让,而那一回,村民们都积极支持。两年时间,垤玛乡公路建设全部完成。

  人物特写

  “抠门”的李文勇

  在垤玛乡,李文勇常常资助困难的乡亲。可是,在外面“仗义疏财”的李文勇却总是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紧。

  一套衣服,一穿就是许多年,外套旧得泛白,裤脚磨得全露了线头,裤腿破了洞,他也不舍得扔。妻子心疼他,劝他买件新的,他总是笑着答:“那么好的老婆我都娶到了,就没有必要再打扮啦。”

  李文勇还有更“抠”的。

  垤玛乡开展基础建设期间,工程项目多,做管材生意的亲戚拎着礼品找到李文勇,希望能帮忙争取一个工程。看着桌上的大包小包,李文勇摇了摇头:“你们这是干嘛?能不能干不是我说了算,是你们自己的能力决定的。有实力,你们自然能争取到工程,不好好干尽想着走捷径,找我也没用。”见李文勇态度坚决,亲戚只好悻悻而去。

  李家三姐李耕煊长李文勇11岁,从小照顾弟弟长大,感情最是要好,李文勇逢人常说“我是姐姐背大的”。2000年,李耕煊从供销社下岗,生意也不如意,日子很艰难。一次,忍不住向弟弟开了口:“文勇,姐姐46岁了,年纪大,工作很不好找,你能帮姐姐说一个环卫工人的活计吗?”

  拉着姐姐的手,李文勇叹了口气,动情地说:“姐姐,我什么都愿意帮你,只有这一点,我帮不了你。别人不理解我,你也不理解我么?”姐姐噙着泪水,点点头,“不用说了,我懂”。

  2012年夏天,女儿备战小考,州重点中学建水一中是她的奋斗目标。朋友悄悄提醒李文勇:“虽然你家姑娘成绩好,但是要跟在市县上学的孩子竞争,还是不容易,你得提前为她去做做‘工作’”。李文勇一口回绝,严肃地答到:“要想考上就要好好努力,没有别的路走。我不能给孩子树立坏榜样!”

  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妻子杨顺琳在衣柜里发现了一条丝巾。翻开丈夫的日记,上面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今天给顺琳买了条丝巾,很久没有给她买过礼物了。今年过年,给她一个惊喜。”

  这是李文勇的最后一篇日记。他知道,这么多年长期在外奔忙,是妻子撑起了这个家。在他心里,满满的是对妻子的歉意和敬意。

  10多年来,李文勇先后担任过县招商局副局长、乡长、乡党委书记、县委办公室主任、州发改局副主任,但无论身居何位,他始终死死守住党员的底线。

  “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李文勇说的清楚,做的明白。(记者 王永刚 程玉琦 汪继武)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9日 15:50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