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俞复玲:划船社区“掌舵人”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人物名片

  俞复玲,女,汉族,1956年11月出生,1985年4月入党。浙江宁波市江东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党委书记。2005年和2008年被评为中国“小巷总理”之星,2011年被评为全国和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图为俞复玲(右)拎着装着盒饭的竹篮子走访服务社区居民。 (资料图片)

  早八点,在宁波市江东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附近的成人学校大院里,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走近一看,大院里的会议室内人头攒动,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家,连门口都被他们堵住了,阵阵掌声让屋内热气袭人——这原来是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和她的二百余位墙门组长在召开一月一度的墙门组长会议。

  垃圾分类是这次会议的主题。“咱们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做的好不好?”“不好!”老人们的看法很一致,“社区发的垃圾袋我们不舍得用”、“垃圾桶的设计不方便”……老人们七嘴八舌地向俞复玲和社工们反映意见,在这阵阵掌声和建议声中,俞复玲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垃圾分类、阳台绿化、调节纠纷、关爱老人、帮助就业……这些“芝麻绿豆”的琐事都是俞复玲的工作内容。社区书记,芝麻大的权力天大的责任,千根线都要从这个针鼻穿。她就是那个每天要把这千根线穿到针鼻去的人。

打通心与心的隔阂

  社区书记不好当。到划船社区当书记之前,俞复玲也有过退缩,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这个管着家长里短,连着千家百户的工作做好。“要么不来,来了之后就要做好,总要对得起老百姓”,俞复玲默默地为自己订下了目标。

  2003年走马上任后不久,俞复玲就遇到了让她倍感头疼和棘手的难题。划船社区是由四个小区合并而成,她刚到社区的时候,有些小区与小区之间的铁门还没有拆除,互不相通。门这边的居民想要把门拆掉,方便通行;门那边的居民出于安全考虑,不想拆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边都觉得自己占着理。互不相让的结果就是门两边天天口角不断,一道门隔开了居民的心。

  为了打破隔阂,方便居民,俞复玲天天都要到门两边的小区居民家里,一户一户地走访。走访不顶事儿,那就开居民听证会。但是听证会的效果也不好,那些反对的居民还是不领情,有的甚至扬言要泼脏东西到门那边的小区。

  这下该怎么办呢?嗓子破了、喉咙哑了的俞复玲这下子犯了愁。

  原荷花小区居民老郑就是当年闹得最凶的居民之一,俞复玲每次见到他都“头大”。但是在接连几次上门做他工作之后,俞复玲突然意识到,如果把闹得最凶的老郑的工作做通,再让他去做其他人的工作,那么这个难题岂不就迎刃而解了?

  就这样,破着嗓子、哑着喉咙的俞复玲就天天去老郑家“磨嘴皮子”,天天拉家常、套近乎,历数“开门”的好处。“俞书记一有时间就往我们这儿跑,甚至都说‘我求你了’”,经不住俞复玲的软磨硬泡,老郑终于松口了,还答应帮着俞复玲去做其他人的工作——象征着小区隔阂的那道门终于被俞复玲打开了。

找到社区管理的金钥匙

  怎么样才能做好社区管理?

  在这长达半年的“开门”与“关门”的“拉锯战”中,俞复玲找到了社区管理的金钥匙——服务。“最好的服务才是最好的管理,我要让生活在划船社区的居民都露出幸福的笑容”,秉承着这样的理念,10年来,她在社区密织起一张“社工+党员+居民”的服务“大网”。

  划船社区是个有30年历史的老小区,居民有3891户10420人。作为这张服务“大网”的编织者,每天早上七点半,俞复玲都会准时出现在划船社区,绕着社区转一圈。通过厚厚的20余本“民情日记”,她将整个社区以及社区3891户居民的整体状况都装在了心底。

  居民洪昌荣说,“俞书记经常对我说,有事情来找我。她对我们社区工作非常热心,不论大事小事都热心解决。”

  “有事来找我”,这是俞复玲的口头禅。她把社区里的每一位居民都当做了自己的家人,一见面就嘘寒问暖,临了总忘不了加一句,有什么事儿来找我。几次交道打下来,居民家里有了烦心事,都喜欢来找她倾诉,见到她总会跟她热情地打声招呼。

  党员是这张密织的服务网络中重要的一环。走进荷花一村一幢的“利群楼”,在楼道里很醒目的地方张贴着一个通知:“各位居民,荷花一村党员周书鳌会维修收录机、电熨斗、电水壶等日常小家电。居民如有需要,请跟周书鳌联系”,通知上附有他的联系地址和电话,一目了然;落款是“划船社区党员联络大组,荷花一村片组”。

  在划船社区有着400多位像周书鳌这样的在职党员。社区党员联络大组将有着各类的特长的党员按照居住区域和特长编入联络片组、联络小组,向居民免费提供各类服务。

  在俞复玲眼中,居民才是这张服务“大网”的主体和核心,她常说,居民才是社区真正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在开展这次垃圾分类工作之前,俞复玲专门召集墙门组长们开了一个会议,“同意做垃圾分类工作的,就以最响亮的掌声给我一个底气,你们的掌声有多大,我的决心就有多大!”“现场的掌声太热烈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俞复玲仍难抑激动。

  为了让这张服务“大网”顺畅运作,俞复玲还充分发动了社区物业和驻区单位,成立了物业居委会联合党支部和17家驻区单位参与的党建共建联席会,为社区建设提供服务。不论是社工、党员、居民、物业还是驻区单位,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划船社区建设的更好。

搭建居民自我服务的平台

  社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在俞复玲看来,社区管理的最高境界便是实现居民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划船社区目前有24个社会组织,这些涉及公共服务、社会救助、文体活动和学习教育等内容的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了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重要平台。

  春风就业服务队是划船社区24个社会组织的其中一个,由居住在社区里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和他们的家属组成,一方面,队员们将自己企业或朋友企业的招工信息在社区里公布,另一方面帮一些长期找不到工作的居民分析原因。服务队建立4年来成效显著,社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区级“充分就业社区”,2010年被评为“全国充分就业社区”。

  家里小家电坏了怎么办?每个月8日,阳光8号志愿服务队在社区设岗为居民维修家电;独居老人没人陪怎么办?晚霞驿站会组织志愿者上门问候;居民间有了矛盾怎么办?老娘舅协会会调处。如今在划船社区24个社会组织中活跃着的2000多名居民志愿者,成为社区服务“大网”中一个个重要的节点。

  “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是有限的,即使党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只能覆盖一部分居民,所以我们现在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宁波江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林辉宇介绍,“通过培育、孵化和引导社会组织,无形中就延长了党组织的‘工作手臂’”。

  为了让居民更加充分地通过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按需服务,划船社区在社区主轴路——荷花路旁设立了社区邻里中心。“邻里中心牵涉着与社会组织的对接、监管、预审、培训、孵化、支持等等的情况,使得社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更加规范齐全了”,俞复玲笑着对记者说,“也将我们从繁杂的社区事务中解放出来了”。

  如今,行走在划船社区,道路干净整洁,墙门错落有致,路旁的鲜花与绿树相映成趣。“楼群百幢,处处整洁;人众万口,家家和融……文化浓郁,书声频频;生活多彩,舞步盈盈;环境清雅,林木荫荫”。这是宁波大学教授专门为江东划船社区创作的《划船社区赋》。短短182个字,展现出了一幅诗意栖居的美好生活图景。

  “我喜欢这里,舍不得离开这儿”,“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在划船社区居住了近30年的居民朱桐英又一次拒绝了儿子们的好意,不愿离开。她的两个儿子都曾让她搬到新区的大房子去住,都被她拒绝了。社区事务有人管,居民困难有人帮,老街坊互相关照,老百姓互相学习……在划船社区,仿佛身处一个“大家庭”,到处透露着一股温情。

  当记者问及划船社区未来的面貌,俞复玲笑着说,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就要从孵育更多的美丽家庭、美丽个人开始,建设美丽社区。划船社区的将来,肯定到处绿花成行,每个居民都心情愉悦,生活和谐,脸上带着笑容,这就是我心目中美丽的划船社区,我们以后要为这个美字而努力工作。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0日 11:1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张学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