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独臂支书”阿巴合·再努拉:愿用毕生精力守护一方热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独臂支书心好,他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事。”在新疆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西玛依沙斛村,谈到村党支部书记阿巴合·再努拉,村民最乐于说的就是他如何为大家着想、如何带领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如何将“沙窝子”变成了“金窝子”。

  20年来,因将一个偏远落后的戈壁小村庄建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愿用毕生精力守护一方热土”、公心为民的“独臂支书”为村民普遍赞誉。

  回报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1978年秋,21岁的阿巴合帮村集体脱麦子时,右臂被脱谷机卷断。那时,他父亲已去世多年,罹患食道癌的母亲刚做完手术,家里4个妹妹,最大的13岁,最小的只有8岁。作为家里唯一劳动力,突然失去右臂的打击,让阿巴合说他“连活下去的勇气也被卷走了”。

  正当阿巴合处于人生最低谷时,当地民政部门派人送他去上海,出资1200元帮他配装了最好的假肢。乡亲们有的卖羊,有的变卖家里值钱东西,帮他凑够路费和生活费。

  “在当时,那可是笔巨款。乡亲们为我凑的钱是有温度的,让我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也让我下定了决心,要回报党,回报乡亲,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回想当年,阿巴合仍难平复情绪。

  在亲友鼓励下,阿巴合学会了用一只手骑马、干农活、盖房子。集体劳动时,他仍是最积极的一个。

  哈萨克族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对于刚定居的他们而言,种地是件既陌生又令人有些恐惧的事。1985年,听从一位汉族朋友的建议,阿巴合学着向地里施磷肥,成为全县第一个学会用磷肥的哈萨克族人。那一年,阿巴合家的小麦单产比村里其他村民农田的平均产量高了200公斤。

  自此,阿巴合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班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庄稼年年增收、牲畜日益增多,成了全村最富裕的家庭之一。而“先富带动乡亲共富”的愿望也在阿巴合心中愈发强烈了。

  1993年,西玛依沙斛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当时,几乎所有村民都在村委会主任的选票上写下了阿巴合的名字。大家相信,“这个人当村长,村子就有希望,他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环境改变了,‘钱袋子’才能鼓起来!”

  西玛依沙斛地处祖国版图的最西北端,由于位于风沙区,村子一年四季风沙肆虐,村民辛苦种出的黄豆、玉米、苜蓿草、麦子,往往刚出苗就被风沙刮断了。一些村民为此背井离乡,一些甚至举家迁往外地。

  这让刚出任村委会主任的阿巴合心痛不已。反复翻阅资料后,他下决心通过“治沙”带领村民走出困境。然而,当他向村民发出“治沙”倡议时,不少村民将“沙窝子里种树”当成笑话,没几个人支持。

  为此,阿巴合先发动村班子成员和村里的党员集资买来5000多棵树苗,在田间地头植起了树。从清晨到黄昏,干涸的土地上总能见到他执拗种树的身影。他还用自家3亩责任田试种树苗,拆了自家牲畜棚圈,用木杆扎成树苗的防风架,挖渠灌溉,施肥围栏,确保树木成活。

  3年后,树苗长成防护林,田地里的风沙明显少了,农作物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村民们看到了实惠,越来越多人开始跟随他义务种植防护林,并自发在房前屋后、戈壁荒滩种植树木。如今,村里已经建成防护林330亩,3000多亩农田因此免受风沙灾害。

  “环境变好了,钱袋子才能鼓起来!”阿巴合说。多年来,他带领村民种植打瓜、油葵、蔬菜等经济作物,为村子迎来一张张农业订单。推广牲畜品种,让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奶牛养殖状元村,推广膜下滴灌提高了庄稼产量使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截至201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8200元。

  昔日“沙窝子”变身“金窝子”:村子铺上了柏油路,安装了路灯,道路两旁树木成荫;家家户户装上了有线电视和电话,通了自来水,整齐、气派的富民安居房让村子充满生机;村民们摩托车、农用车“突突”的声音在田间地头回荡。

  “想老百姓心头所想,解老百姓心头之忧”

  玛依沙斛村村民由6个民族组成,共有72户家庭、315人。村子里大事小事情,是每天萦绕在阿巴合心头最重要的事。

  玛依沙斛村紧依着哈巴河,这条河是全村的生命之源。然而,由于没有桥,多年来,村民只能骑马涉水。农产品外运、物资进村都成难题,孩子们更需绕道几公里去上学。水利设施落后,村民农田严重缺水却只能“望河兴叹”。

  为改变这一现状,阿巴合带领全村奋战3个月建起一座石桥,并利用村委会账目上的有限资金,带领村民们铺设了5公里防渗渠、维修了14座闸门,开发了800亩荒地。“水利工程是我们干的一件大事,那个时候阿巴合白天晚上都不停干活,经常受伤。”村民马达尼亚提·哈布里汗回忆说。

  阿巴合在工作中发现,随着村子逐渐富裕,村干部和村民反而有了隔阂。村民对集体的事不关心,公开的村务财务没人看,背后却猜疑村干部。问题根子在于村里工作公开透明不够。认准这个理后,阿巴合从抓制度入手,让村民全程参与决策过程,使村委会在村民心中真正树立威信。

  最让村民舒心的是,村委会还集体出资为村民交纳医疗保险,为60岁以上村民交纳养老保险;建起一座230平方米的办公活动场所,村干部全程代办服务;村民聚在一起读书“充电”,上网查询致富信息,贫乏的农村文化生活被安排得充实而丰富。

  帮助村民解决具体困难也是令阿巴合最开心的事情。他常帮助伤残孤寡老人挑水劈柴、播种收割;带领大家为村里耳聋且患有肺病的村民乌拉孜盖起60多平方米砖瓦房房;多年照顾身患大病、自幼失去父母的赵军;帮助村民马占林戒除酒瘾脱贫致富

  2011年,阿巴合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面对各种荣誉,阿巴合说:“作为党支部书记,我就是要给村民解决问题。想百姓心头所想、解百姓心头之忧,才能做好当家人!”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2日 19:01 来源:新华网 编辑:黄杏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