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扬州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斌:危难之中 成功急救显身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酒后挂“头孢”休克 及时抢救脱危险

  12月底的一天晚上,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刘斌主任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中准备吃晚饭,刚打开电视想要休息一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另一端是医院急诊室的护士,刚刚送来一位过敏性休克的患者,情况十分危急,要求刘主任马上回医院参与抢救。挂断电话不容多想,刘主任拿起外套就冲出了家门。不出十分钟,刘斌赶到医院急诊室,只见一位三十多岁的男性患者浑身青紫,意识模糊,重度昏迷,此时该患者血压很低,呼吸困难,生命垂危。经家属了解,曾饮过酒的患者半小时前正在社区卫生门诊挂水,正是头孢过敏的严重反应。秉着“先救命后辨病”的抢救原则,刘斌主任指挥医护人员赶紧为其上呼吸机辅助呼吸,立即使用抗休克抗过敏药物全力抢救,在医护人员紧张有序的协同抢救中,一个半小时后患者开始恢复意识,病情逐步稳定,脱离了生命危险,这让患者家属感激不已。

  赴江都杨庄成功抢救过敏性休克病人

  刘主任在日常的抢救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类似过敏性休克的危重病人,之前还有一位女病人陈女士在杨庄家中挂水,大概挂了十几分钟就觉得头晕不舒服,陈女士自己赶紧拔掉输液管子,这时已经开始出现呼吸困难,血压降低等症状,打电话给友好医院的急救人员。但此时如果陈女士要赶往友好医院则路上耗费时间太长,耽误最佳抢救时机,友好医院的医生就建议陈女士家人赶紧把她送到最近的杨庄卫生院,与此同时友好医院的医生也抓紧赶往杨庄卫生院参与抢救。陈女士的家人把她送到杨庄卫生院之后,卫生院里的医护们看见这个已经浑身发紫,意识丧失的病人,一时不知所措,陈女士的家人也一筹莫展地跪在急诊室外,正当情况危难之时,友好医院的急救医生们及时赶到,抓紧时间抢救陈女士,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抢救,陈女士终于病情稳定,被刘斌等急救医生们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可以说这场跨距离的成功抢救不仅挽救了陈女士一家,也让杨庄卫生院的医生们松了口气。

  与时间赛跑 创造生命的奇迹

  类似这样的抢救工作刘斌不知参加了多少次,不管他下班之后在忙什么,只要医院一个电话,他必须放下手中一切,像军人一样随时待命,以最快速度赶到医院。有时来的急诊病患因为车祸等交通意外,没有家人陪护,但友好医院急诊科一定会为其开设急诊绿色通道,先检查救治,再办手续缴费。刘主任说,这在急诊的时候是很常见的,危急时刻肯定是救人第一,让病人脱离生命危险是最重要的。急诊科的全体医护人员都秉持这一原则,处处为病人着想,更为病人负责。像急诊科的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看到年轻人因打架斗殴引起外伤来急诊时,除了专业的救治之外,还会苦口婆心地进行劝阻。刘主任还说,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不仅要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急诊救治服务,还要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在突发的身体创伤之下医生们专业的答疑和安慰会让病人更加安心。

  作为“卫生部国际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扬州友好医院具有多年抢救大型突发事故的丰富经验,有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急救队伍,走进扬州以来,医院成功抢救重大恶性车祸、突发事件、各种危难重大急救病例900余例,扬州友好医院已经成为扬州市一支重要急救力量。

  专家介绍

  刘斌,内一科副主任、急诊科主任、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扬州市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994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多次获得江苏油田“青年岗位能手”,江苏油田“优秀共产党员”以及扬州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曾先后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及心脏介入诊疗中心进修学习。并定期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擅长心血管疾病及内科急危重病症的诊治。特别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高血压急症、重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包填塞、急性大血管事件、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抢救处理有丰富的经验。在扬州地区率先开展了重症心力衰竭与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其成果经国家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检索,被认定“处全省领先水平”。也是本地区最早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心包穿刺持续引流减压、体外反搏、血液灌流和血液超滤、有创中心静脉压监测等技术的主要参与者。特别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规范化治疗和冠心病介入处理等方面也颇有深入研究。熟练掌握并已开展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目前在省级以上医学期刊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有三项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已获得扬州市或江苏油田科技进步奖。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9日 00:28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