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梦想之翼在基层放飞——济南军区某摩步旅博士指导员王海龙的成长故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当了3年多指导员的王海龙最近名声大振,由他一手培养的“女兵理论宣讲班”总共5名成员,今年就有3人考上军校、1人提干。提到王海龙,官兵都说他有知识、爱基层、会带兵,这样的高学历干部基层最欢迎。

  刚满30岁的王海龙是济南军区某摩步旅通信连指导员,他的成长路径有些出人意料。博士刚毕业时,上级机关想调他,王海龙却偏偏选择到基层连队任职。他说:“基层条件虽苦,但能磨炼自己的意志;连队天地虽小,却是放飞梦想的起点。”

  高学历干部在基层,光靠一腔热血远远不够。到连队不久,王海龙就栽了个不大不小的跟头。

  一次,初中毕业的上等兵李哲远翻看王海龙的书本,指着数学符号“”问:“这个109是啥意思?”王海龙一听就乐了,便口若悬河地讲起了数学概念,结果李哲远不仅听得一头雾水,还认为王海龙是有意嘲笑他。其他战士也感到王海龙和他们离得太远,背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109排长”。 事有凑巧。没过多久,连队组织装备换季保养,快要结束时,王海龙问道:“你们经常说的‘络车’在哪里?好像还没擦。”班长张永亮告诉他,“络车”不是车,而是用来支撑和固定线盘的小装备。王海龙当场羞了个大红脸,他扪心自问:自己离基层究竟还有多远?

  “只有放下过去,才能赢得未来。”王海龙沉下心稳住神,虚心拜战士为师苦练体能和装备操作。为掌握收放线这一通信兵的“看家本领”,他3个月跑坏两双胶鞋,收放线600多公里。下菜地,他和战士们一起挑肥料;出公差,他和战士们一起拉板车;清鱼塘,他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淤泥里……

  “带兵就是带心,身在连队,不能成为战士熟悉的陌生人。”王海龙这样告诫自己。

  战士郭炜杰入伍前学过汽修,熟悉电路知识。有一次,他将3块干电池串联起来偷偷给手机充电,受到军务科通报批评,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王海龙却从中看到了小郭的闪光点,引导他把聪明劲儿用到工作中,并极力推荐他参加营里的通信器材革新小组。半年后,郭炜杰就成为连队的技术骨干。

  与战士朝夕相处,王海龙总结出自己的带兵之道:“战士的心就像暖壶一样,你往里装冷水它就是冷的,装热水它就是热的。”据旅政委李文舸介绍,通信连的兵一多半是老士官,还有40多名女兵,王海龙不仅让这个“男女老少”混编的连队年年评先,还有6人在集团军以上比武竞赛中夺冠,8名战士考上军校,3人提干。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处处留心积累经验,王海龙终于厚积薄发,崭露头角:参加济南军区通信与电子对抗专业比武,他摘得一金一银。他开发的话务训练辅助软件,使话务兵训练周期缩短一半,摸索出的某新型用户节点车操作评判方法,在集团军部队推广。王海龙还是全旅“四会”优秀政治教员比武冠军,组织开展的“周三论坛”“情景教学”“网上知识闯关”等活动,深受战士欢迎。

  记者见到王海龙时,在他身上已经看不到一点“书生气”。基层磨砺让他成长为军区表彰的爱军精武标兵、集团军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先后荣立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光荣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3日 04:54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