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黄诚桂:“瘸腿警官”访民情解纠纷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资料图:黄诚桂组织村民开展读书活动。

资料图:黄诚桂组织村民开展读书活动。

  黄诚桂身患风湿性关节炎十余年,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就是这一双病腿,陪伴他走访群众、招商引资、解决群众困难,龙头沙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瘸腿警官”。2012年11月,公安部给他记个人一等功一次。

  “虽然我一瘸一拐,为了老百姓,只要这双腿还能走,我就一直走下去!”广东湛江边防支队廉江边防大队副大队长黄诚桂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黄诚桂曾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模范民警村官”,被公安部政治部、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分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被广东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广东省拥政爱民模范”称号,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被广东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为民公安模范个人”。

  百亩坟地变良田

  走进广东湛江廉江市车板镇碗尾村,只见整洁的巷道,崭新的砖房,村边一片130亩的土地上,种着成片的桉树等经济作物。“以前这里是成片的坟地,现在这块土地,每年能为我们村集体创造十几万元的收入。”碗尾村村长魏福元老人向记者描述着“乡村巨变”,“黄诚桂同志虽然不是村长,但他确是这场巨变的带头人。”

  魏村长口里说的黄诚桂,从2007年担任龙头沙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后,就一直兼任辖区龙头沙村党支部副书记,从此,村里的事他就“管”上了。

  “我知道你对我们有恩,但是迁坟的事我坚决不干。你可别逼我,换作别人我早就跟他拼老命了。”2008年7月的一天,村里一名78岁高龄的老人说道。这一天,黄诚桂又遇到了难题。村里有118座坟墓零星分布于各处,早已荒草丛生。如果把这些祖坟迁走,就能开发出130多亩良田,这也是村委会的计划。“我们实在做不了老人的思想工作,只能靠你了!”

  以前村里修路的时候,也遇到很多“钉子户”,都被黄诚桂苦口婆心地做通了思想工作。可这次不一样了,村里要动的可是他们的祖坟。黄诚桂深知,做群众工作绝不能急功近利。没有别的,黄诚桂靠的只有一个字:走。

  三个月后,村里的大部分老人,要么是被黄诚桂的大义说服了,要么是被他的意志征服了,或者是得到他筹集发放的补偿金,又看到了往后的长远利益,总之黄诚桂就靠他那一瘸一拐的身影、一双双走破的迷彩鞋、一张苦口婆心的嘴,逐个做通了老一辈的思想工作,几乎迁走了坟地上所有的坟墓。

  没多久,那位78岁的老人也自动上门到派出所找黄诚桂,请求把他的祖坟也迁走。

  “黄诚桂,真有你的!人家有了良田,又是养鱼养虾,又是种桉树的,我这把老骨头不能总靠着你那点救济买烧酒喝吧?”说到这里,黄诚桂和老人顿时都乐了。

  如今,这130多亩良田为村里每年增加了十多万的经济收入。

  日记里,黄诚桂这样写道:“农村老百姓不图别的,就图每年有个好收成,有时候不是他们顽固不化,而是我们的群众工作还没做到位。”

  如果说一个普通人天天在村里走访,说服钉子户迁坟靠的是毅力的话,那么对于黄诚桂来说,靠的是对边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他患风湿性关节炎十余年,多个关节肿大变形,小腿肌肉收缩,每走一步对他来说都是锥心的痛。但就是他那一瘸一拐的脚步,为村民走出了平安和谐。

  打恶霸除民害

  2007年,以苏某为首的黑恶势力一度非常嚣张,在车板镇沿海村庄横行霸道,还强行垄断了海鲜和木薯的收购,群众敢怒不敢言。黄诚桂决心打掉这个恶势力,可刚刚到任副所长的他,怎么也争取不到群众的信任,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证。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黄诚桂选择了夜间走访,一来怕打草惊蛇,二来担心给无辜老百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每次走访,他只让派出所司机送到村口,他一瘸一拐的身影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村民们纷纷站出来,指认苏某等人的恶行。

  2008年3月,在黄诚桂的带领下,龙头沙边防派出所果断出击,一举将以苏某为首的黑恶势力一网打尽,8名犯罪团伙成员全部落网。

  黄诚桂还从群防群治入手,联合村干部和村民理事会组建了护村队,开展巡逻防控。他拖着病腿反复走访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争取到11万元的经费作为护村队员的误工补助,并完善工作制度,使龙头沙村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从2007年5月至今,龙头沙村刑事案件实现了“零发案”,马踏田等3个毒品严重的自然村现在变成了无毒村。

  吃水不忘挖井人

  过去,广东廉江流传这样一句话:“有女不嫁石基头,天天挑水上高楼”。说的就是龙头沙边防派出所辖区石基头和长沙两个自然村。

  这两个村子共有村民141户813人。近百年来,由于两村坐落在半山坡上,没有水源,村民只好到山下1公里外的海边挑咸水维持生活。为了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黄诚桂先后十多次走访廉江市、车板镇两级党委政府争取支持,又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筹集资金,在山上打两口深井,在山下建立一个水塔。为了表示感谢,两村村民自发为井取名“爱民井”,并在井边立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

  说到群众工作,黄诚桂坦言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他是靠一个字:走。勤走多访出奇迹。

  心里装的都是百姓,笔下记载的都是百姓的大小琐事。这十几年来,他一边走访一边写下的二十多本日记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老百姓的疾苦与愿望。他说,这是我记在心里的一本账,虽然我一瘸一拐,为了老百姓,只要这双腿还能走,我就要一直走下去!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7日 04:14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