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我们的好支书”——记水城县龙场乡发堤村党支部书记陈德刚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看着长势良好的辣椒,陈德刚笑容满面。

  在水城县龙场乡,提起陈德刚,认识的人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而在发堤村,这里的乡亲都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好支书”。十余年来,在陈德刚带领下,发堤村修建了通往大山外的公路、开凿了遍布田间地头的灌溉渠、引进了外地的先进种植模式、办起了规模可观的养鹿场……如今的发堤村,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人们的精神气质,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发堤村,记者见到了这位被众人交口称赞的村支书———已经53岁的陈德刚,看上去依旧精神旺盛,言谈中,看似话不多的他,却总能说到点子上,一提到村子的发展和今后的规划时,他立刻有讲不完的话题。

  劳务输出引来“第一桶金”

  发堤村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山村,按陈德刚的话来说,这里“没有煤、没有矿、交通不便、经济落后。”1996年他担任发堤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的各项工作都在全乡垫底。怎样才能带领乡亲们走出贫困?在那段记忆深刻的日子里,陈德刚常常夜不能寐。

  转机来自一次偶然的走访,交谈中,他了解到,这家的年轻人因为外出打工,挣了不少钱。陈德刚不禁眼前一亮:对啊,村里本来就人多地少,许多人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就能管个温饱,为什么不组织闲散劳动力外出打工呢?不但可以减轻土地的压力,还可以拓宽致富之道。在反复权衡了组织劳务输出的可行性后,他带领村干部行动起来,一方面,联系有关部门为外出务工牵线搭桥;另一方面,向仍然心存疑虑的村民做思想工作。从那时开始,发堤村向外迈出的步子就再也没有收回来,至今仍有500余人在外务工,占到了全村总人口的1/4强。

  通过外出务工,带动一家人脱贫不是难事。但在陈德刚看来,如何通过外出务工,带动全村的发展,这才是关键。在这一点上,他有着敏锐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从一开始,他就鼓励、引导外出的年轻人多看、多学,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为家乡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十多年过去了,陈德刚当初的努力终获回报———村民们用打工赚来的钱建起了一幢幢平方、从云南引进技术兴办的养鹿场也已发展到了80多头的规模。

  发堤村村民的脸上,有了更多的喜悦,还有自信。

  “双管齐下”改变落后面貌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引进先进种养技术,是陈德刚的另外两把“抓手”,通过双管齐下,发堤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

  从2006年开始,陈德刚发动全村投工投劳,通过3年时间,先后修建了6.5公里和8公里长的两条灌溉渠,发堤村生产生活用水得以解决,“靠天吃水”从此成为历史;同年,陈德刚从县里争取资金20万,为村里大营、下寨和湾子组的村民修建了1.2米宽的串户硬化路;2009年,陈德刚又从市中意公司协调了10万元资金购买材料,建成了长700多米、连接3个组的进组硬化路。

  在引进先进种养技术方面,发堤村走得更早、更快。1997年,从遵义学习回来的陈德刚就提出要搞“玉米育苗定向移栽”和“宽厢宽带套种”,因为他计算出,在龙场乡,发堤村的人均土地是最少的,必须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土地单产。很快,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开始一家家地捏营养坨,然后一条条地埋在土地里,再接着是一片片的土地起垅,往后就是土地里玉米形成一条条的规则“绿色隧道”,旁边是一排排的蔬菜。这样的做法,比起水城县的大部分地区,领先了差不多10年。

  截至2009年,发堤村种植茶叶2000亩,同时盘活大蒜、蔬菜等经济作物品种的项目种植,逐步发展订单农业,引进玉米、水稻等优良品种。全村养20头以上猪的养殖大户有40余户,人均养猪1头以上的农户占全村的50%,全村种草1200亩,养羊2400只,有牛、马900余头(匹),梅花鹿80余头。

  走进现在的发堤村,溪流从引水渠中缓缓而过、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片片农田郁郁葱葱,宁静、安详,却又充满着勃勃生机。在这里,陈德刚付出了数不清的汗水和辛劳,在这里,凭着一心一意为民谋利的执着,他收获了更多的荣誉:连续荣获六盘水市“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科技示范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等称号,多次被评选为“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贵州省劳模。发堤村党委也因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4日 09:55 来源:六盘水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