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陈洪军:全天候援疆医生 时刻准备再援疆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援疆医生陈洪军(右三)被当地各族群众评为首届伊吾县道德模范

11月9日,陈洪军外出归来与记者们见面,这时已是深夜10点半。

援疆医生陈洪军在山南开发区义诊

援疆医生陈洪军在盐池乡牧民家中为患者义诊

  编者按:

  对口援疆即国家以灾区重建的模式来扶持新疆,要求全国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各省市需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援助新疆的有效机制,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要下大力气帮助新疆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问题,同时支持新疆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新疆自身的“造血”。

  河南省自2010年开始对口援建新疆哈密地区、兵团农十三师 ,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以主人翁的姿态、扎实的作风积极投身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河南援疆工作呈现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援疆开花结果,合作交流深入持久,干部人才尽显风采,赢得了哈密市各族干部群众的好评。

  为了全面展示河南援疆工作成绩,大河网特派记者到新疆哈密地区,对河南援疆工作进行深入报道。

  11月9日深夜,记者在伊吾县城等了一天终于见到了陈洪军,今天是周日,他外出看望住的偏远的患者。“告别牧野故乡,奉献祖国边疆,助力伊吾发展,不辜人民期望,无惧寒暑风狂,誓做戈壁胡杨”。这是陈洪军医生在来援疆时写的一首诗里表达的决心。

  陈洪军来自河南省新乡市中医院,三年来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河南援疆队员的良好形象,近三年多来他先后被中共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被中共哈密地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2年4月,在首届伊吾县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他被各族群众评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五加二”“白加黑”全天候医生

  2010年12月29日,作为河南省第七批援疆干部和人才,他和援友们告别亲人、惜别故乡,来到了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开始了光荣的援疆历程。

  “在到达伊吾县的第二天早晨,他和几位援疆医生不顾2000多公里的旅途劳顿,冒着严寒,参加‘五下乡’活动。十多天时间,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踩着厚厚的冰雪,行程1000多公里,走遍了伊吾每一个农村、牧区,把党的温暖送到农牧民心上。在巡诊中,为更好服务农牧民,他们向群众发放了印有维汉两种文字、援疆医生照片、技术特长、诊治病种和联系电话的“医疗便民服务卡”,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友谊卡’传情卡‘爱心卡’。当在巡诊中发现有少数农牧民因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时,他和全体队员自发捐资3000元送到他们手中。”伊吾县政府副县长高丽红说起陈洪军刚到哈密的情形,记得还是非常清楚。

  伊吾县属五类高寒艰苦地区,地广人稀,这里的“干、冷、热、风”是陈洪军从未遇到过的,但他和援友们以高昂的激情面对寂寞和孤独的考验、接受自然条件恶劣的挑战。

  陈洪军和几名援疆医生工作所在的县医院,由于多种条件限制规模较小,临床医生缺乏,年轻医生占了相当的比例。陈洪军和援疆医生每天除了技术指导、带徒、讲课、带教手术外,还要承担大量的坐诊、查房等临床工作;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成为了“五加二”“白加黑”全天候医生。

  2011年底,在完成了一年援疆任务即将返回家乡之际,已深深爱上这块土地、和各族群众结下深厚友情的他,又做出了新的抉择,在得到援疆指挥部、原工作单位领导以及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向组织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留下来继续援疆,为伊吾各族群众服务。

  其实,陈洪军的家庭负担并不轻,他入疆时孩子正在上中学,和他们一起生活的老岳母长年患病,还有一个患精神疾病的妹妹需要照顾,但他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困难影响援疆工作。自从他离家进疆后,妻子默默地挑起了家里的重担。2012年10月,岳母病重住院,妻子守在医院照顾老人,孩子上学没人做饭就吃点方便面。指挥部郑援越指挥长几次催他回去看望,因有病人正在做系统治疗,他不忍脱身中断病人的治疗,打电话安慰了家人,自己始终坚守在援疆工作岗位上。后来医院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他才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催促下,匆忙赶回家中。在老人病情好转后,他立即赶回援疆岗位。在今年春节休假结束准备返回新疆的头一天,老人病情又出现反复,领导批准他晚回去两天给老人看病,妻子默默为他收拾好行李对他说:“家里事小,援疆事大,家中有我,不能耽误援疆工作,你还是按时归队吧!”第二天,出乎大家意料,他准时出现在机场,踏上了返疆的征途。

  为患者掏粪便的援疆医生 尽一切努力为病人解忧

  陈洪军常说,作为一名医生首要任务是为病人解除痛苦,要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尽一切努力为病人解忧。

  一位来自淖毛湖镇患者在准备做肛肠手术的头一天找到陈大夫,包了一个红包想表达心意。“你把这个收回去吧,医生的职责就是解除病人痛苦。”陈洪军为他做了手术,很快痊愈出院,临行前他握着陈洪军的手说:“陈医生,谢谢你!”

  2011年12月的一天夜晚,医院值班大夫给他打来电话,养老院一维族老人因解不下大便被送来就诊,医护人员想尽了各种办法,病人还是解不下来十分痛苦。他立即起身赶到医院,见老人的内裤上沾满了灌肠后流出的粪水,躺在床上痛苦的呻吟着。为了尽快解除病人的痛苦,他一边安慰老人,一边忍着熏人的臭味,用手指一点一点从老人的肛门中把粪块掏出。尽管手上沾满了粪便,衣袖上也染上了粪迹,臭味熏得他几乎喘不上气,但看到老人痛苦解除后露出的笑容,听着老人伴着手势的致谢声,他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说:“不客气,这是我的责任”。

  2013年元月中旬,忙碌了一年的他和援友们即将返回河南探亲休假。在行期将近的日子里,他顾不上收拾行装、购买物品,因为他放心不下患者。他赶到一位年老体弱、活动不便的大娘家看望她,向老人及家属仔细交代了注意事项。对于路远的患者,他通过电话进行了联系。对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他精心为他们设计了中药膏方,并详细的教给患者制作方法。这种对病人负责、把患者当亲人的行动,感动了患者和家属。对于大家的感谢,他总是微笑着说这是应该的。

  三年援疆路,一生伊吾情。时刻准备继续援疆

  为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援疆医疗队伍,陈洪军和其他几位援疆医生除了做好日常“传帮带”外,还利用休假时间精心准备了各专业的课件,定期为医院的医护人员讲课培训。截至目前他们已集中讲课30余次,培训医护人员近千人次,参加了20多次下乡义诊巡诊活动。在门诊和义诊中诊治病人3000余人次。

  “三年的援疆时光是每一位的援疆队员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想。三年的援疆每一位队员都书写了感人的诗篇和美丽的乐章, 三年的远离家乡,我们为边疆人们做了奉献,同时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争了光。三年援疆路,一生伊吾情。今后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伊吾---我们的第二故乡。更会全身心的继续投入到援疆中去。”三年的援疆对于陈洪军来说不是结束而是再次的整装待发,他面对大河网的镜头留下的一段话,坚定而又有力。或许,下一次,他依然会出现在河南的援疆队伍中。(记者 时文静)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3日 02:34 来源:大河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