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冯政红:随身有个“三件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人物小传:冯政红,男,汉族,1977年4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现任武警河南总队直属支队特勤大队政治教导员。近年来,被总队表彰为“优秀党员”、“优秀‘四会’教练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十佳政治指导员”;被武警部队评为“优秀‘四会’政治教员”;被解放军四总部表彰为“2010年度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熟悉冯政红教导员的同志都知道,他随身总是随身带着小“三件套”。这已是他多年的习惯。

  哨子

  那是2001年,刚毕业没多久的冯政红正在组织训练,现任支队参谋长、时任中队长的黄建新开会结束后来到了训练场:“冯排长,吹个哨,召集干部骨干,我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冯政红一愣:“中队长,这周不是我值班,所以我没带哨子。”“什么?作为指挥员,怎么能不带哨子?”黄中队长严肃地发问。正当冯政红准备借哨子时,黄中队长一伸手:“来,这是我的哨子,你赶紧吹一下!”接过中队长随手掏出来的哨子,冯政红脸红了。

  “作为指挥员,怎么能不带哨子?”这句话一直印在冯政红的脑子里,像是对他的拷问,更是对他的鞭策。打那时起,哨子就成了他的至宝,从未离身。

  “哨声就是命令。”他不断地以身说法,不仅向官兵们宣讲政策理论,还在原有基础上创造性地编出《哨子吹法十种》,涵盖部队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不同情况,提出不同时机场合《哨声八注意》,官兵们光听哨声,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这些既让官兵开了眼界,又能充分结合实际,对规范“四个秩序”起到了有力促进作用。

  在冯政红看来,哨子传递的是指挥员的声音,官兵是能从哨声中读懂轻重缓急的。哨子虽小,影响的却是整个部队。特勤中队中队长万鹏举说:“教导员让我们明白,哨子不仅体现的是指挥员意识和精神,更连着战斗力,能打仗、打胜仗,就是要从强化不折不扣的指挥力和服从力做起!”

  剪子

  一枚小指甲剪,一闲下来,冯政红总是掏出来修剪指甲。也许你要问:这算什么?可在冯政红看来,只要是关乎警容风纪的事,只要是关乎指挥员形象的事,他从不含糊。当兵十八年来,警容风纪检查,他一直合格;他个头不高,但行如风坐如钟,他一直坚持;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他一直不沾;言行举止、日常作风,他一直优良。

  “战士只有信你这个人,才能信你说的话。”对每一个新任指导员,冯政红总是这么跟他们谈体会。他觉得,作为政治干部,必须自身过硬,必须把“自身形象”调到最佳模式,让官兵充分信赖你,你才能说一句顶一句,有时甚至“无声胜有声”。

  “你自己做不好,就别讲,讲多少都没用!”对任职时间长一点的干部,冯政红总是毫不留情地让他们警醒。他带领干部在自我要求上“走前列”,在爱警精武上“为人先”。短短两年,所属干部有14人得到提升,其中5人提前晋职。

  本子

  遇到临时开会什么的,当其他人都慌忙回去拿本子时,冯政红总是从训练场径直来到会场,本子就在他口袋里呢。有了这个本子,上级有精神,说记就能记;要传达官兵的,翻开就能讲。有了这个本子,上级的指示没有在他手上耽搁,工作任务没有因他而受到影响。

  十多年来,关于带兵的格言,冯政红总结了好几百条,这些都是在日常灵感突现时,他随时记录下来的。就连有时睡梦中出现的奇思妙想,他都一骨碌爬起来记下,生怕稍纵即逝。

  特勤中队班长熊国栋回忆说:“今年四月份吧,教导员与我边走边谈心,我发现有那么一会儿教导员掏出本子写下了什么,就在教导员写完后想将本子放回口袋里时,本子没装好掉在了地上,我赶紧帮着去拣,弯腰的时候看到摊开在地上的本子上写着‘优秀班长熊国栋保送入学的事,要高度重视,搞好推荐’。”几个月后,熊国栋顺利被保送入学,冯政红欣慰地笑了。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4日 01:53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学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