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长江岸边新“愚公”——记安徽省南陵县何湾镇龙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太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长江南岸,在安徽芜湖、铜陵、池州三市交汇处,是一片岭高谷深的丘陵地带,南陵县何湾镇龙山村就坐落在这莽莽群山之中。

  地处偏僻、道路崎岖,曾经让龙山村贫困荒凉。如今,在被乡亲们誉为“当代愚公”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太平的带领下,这里已经成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世外桃源”。

  村部距县城42公里,全村13个村民组、2300多人散居在10个大大小小的山坳里。龙山人世代以在山石夹缝中耕种为生,生活极其艰苦。所以,龙山人虽是农民身份,但跟其他地区农民不同的是,他们一直依靠政府供应商品粮度日。因为重山阻隔,道路险阻,这里的村民往往只能每月下山一次,在崎岖的山路上攀行几十里运粮、买盐。

  “一定要彻底改变这种苦日子!”1999年,龙山村村委会“海选”,37岁的胡太平以绝对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胡太平是土生土长的龙山人,初中刚毕业就随父亲上山抡起锄头开荒种地。面对贫困,胡太平走出大山,利用当地特产“凤丹”资源,做起药材生意,一年能有好几万元的收入。在乡亲们的信任与期待面前,胡太平毅然放弃蒸蒸日上的买卖,踏上带领大家改变贫困面貌的征程。

  要想富,先修路。1999年初春的一个清晨,当乡亲们还在睡梦中,胡太平便拉起村干部和几个村民组成的施工队,进山筑路。从此每天天没亮,他便身着粗布衣,脚踏解放鞋,头戴旧草帽,肩扛大铁锤赶往工地。一杆风钻、一台压缩机、一根安全绳将自己吊在半山腰钻岩筑路。夏日,汗水浸透衣衫;冬天,棉衣湿过几遍。因为劳累过度,他数度晕倒在路边。

  一年后,一条通往附近城市的盘山公路在龙山铺开,而胡太平作为龙山新“愚公”的名号也在村民口中传遍。来不及洗去满身风尘的胡太平,又开始和村民组长们谋划起村组通路。2002年,胡太平又被选举为龙山村党支部书记。书记、主任“一肩挑”的他,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共计投入345万元,修建起包括4条水泥路、3条砂石路的龙山村环形公路网。

  攻克“行路难”,还有“吃水难”和“用电难”拦在面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龙山,地表水奇缺,村民饮水要翻山越岭肩挑背扛,而变电设施陈旧、输电线路老化造成的供电故障频发,都让乡亲们闹心烦神。胡太平一方面带领大家筹措启动资金,一方面积极争取新农村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项目支持。白天铺水管、晚上抬电杆……到2008年底,龙山村更换了8台变压器,修建了6座蓄水池,一座日供水150吨的自来水厂顺利建成。

  “过上好日子还是要靠发展经济,龙山再也不能抱着金碗受穷。”独特环境成就龙山独有的资源优势,这里的凤丹皮,因品质道地被誉为“凤丹”,而且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胡太平凭借昔日经营药材的人脉,三上河南,与宛西制药公司签下了千亩药材生产基地协议,药材规模化种植的年收益超过200万元。

  广阔的山场是龙山的优势,但村民们长期习惯种毛竹等传统作物,效益不高。胡太平就组织村民外出取经,尝试转型。2012年,村里流转150亩山场给一家制药公司,种植太子参等中药新品,并免费为村民提供种子,带动了10多个村民组开始尝试。他们还引进锌矿厂、渔具厂办企业,石质山种经济型果树林,兴办“农家乐”旅游……群山深处的龙山村打破地理封闭,事业风生水起。

  当年一起做药材生意的伙伴们,不少成为身家过亿元的行业“大佬”,有的一年收益就过千万元,而胡太平的月收入却不过1000元。面对人们有意无意的对比,胡太平更看重的是龙山的事业和村民的共同富裕。他常说:“当老板要让自己先富起来,因为他们是走路的;当村官要让村民先富起来,因为咱们是领路的!”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06:57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