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寻找最美戍边人之陆兰军:尖峰岭上的民兵哨兵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陆兰军在站岗

  人物简介:陆兰军,男,壮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哨长,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以来,四次被评为峒中镇基层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评为防城港市劳动模范,2012年被评为防城港市共青团先锋模范。2012年10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广西军区授予陆兰军“爱国戍边模范”荣誉称号。

  推荐人:王东明

  推荐理由:陆兰军舍小家为大家、坚守信念、戍边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召着边境线的年轻人。

  陆兰军长期忍受着病痛折磨,坚守在哨位上,面对亲戚朋友高薪邀请和一些人重金诱惑却不为所动,坦然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清贫淡泊的生活,一心一意守护边疆。

  界碑无语 誓言有声

  向南沿高速走到尽头,转上边境公路朝西走进十万大山深处。雨中,尖峰岭上的国防民兵哨所若隐若现。

  这里,担负着保卫24.5公里边境线和26块界碑不受侵犯的重任。

  16年前,当陆兰军成为第三任哨长时,他的父、兄在此已坚守了17年——父亲在1979年调任第一任哨长,二哥在1982年又接过了父亲的钢枪。

  这里,遍是蚊虫,潮湿异常,哨兵每周只能轮休一天,现在津贴也不过1300多元,每月却至少要在高山密林中例行巡逻4次,每次往返近50公里。

  沿着父、兄的足迹,陆兰军每到一处界碑,都会将它看了又看、擦了又擦。行至今日,他参加各项任务1700多次,行程足以绕赤道1圈多,从未误点,防线始终稳若磐石。

  “这里是我的家。”面对艰辛和清贫,今年46岁的陆兰军选择了继续:“我和副哨长说好了,就算死,也埋在山上。”

  

陆兰军在维护界碑

  守好边疆每一寸土地

  从边境公路到尖峰岭,还要爬1公里的山路,当转过第28个弯,就到了山顶的哨所。

  营房旁,那个年代修建的战壕、地道和哨楼依然坚固,1979年,几颗炮弹就落到了附近。

  “我们都很紧张,担心炮弹什么时候落到家里。”陆兰军清晰地记得,村民都在撤离时,任民兵营副营长的父亲却走上了哨所。

  “那时,巡逻任务很危险,父亲经常要在野外潜伏,不分日夜,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陆兰军说。

  陆兰军走上哨所时,硝烟已然散去,但在他眼里,哨所的使命从未改变,“不能把领土守小了,不能让国土流失。”

  陆兰军最放心不下的,是离哨所10公里的一块极易移动的老界碑,多次对应参照物对它进行了三点定位。2008年,他发现界碑向我方移动了2.5米,立刻报告并将其移回原位。

  近3年,陆兰军先后妥善处置边情21起,给上级提供有价值的情报25条。

 

获得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再苦再累也不动摇

  1990年,陆兰军通过选拔以第一名的成绩当上了另一个国防民兵哨所的哨兵。

  这也是边境迎来大开放的年代,离他家7公里远就是国家二级口岸,且不说处处的商机,就是拉板车、卖茶水,每天至少都能挣上一两百元,而那时他每月的津贴才100多元。

  “二哥调走后,武装部征求我意见,我当场就答应了。”陆兰军说,在这个地区,尖峰岭条件是最恶劣的一个,原来没水没电,大半年被云雾缭绕,衣服总也不干,夏天温度从未低过40摄氏度。

  但与工作中的危险相比,这又仿佛算不了什么。

  2006年冬天,陆兰军从峭壁跌落深潭,回来后,他有风湿的腿肿得连裤子都穿不进去,高烧烧到41摄氏度。

  2008年9月,山体滑坡将哨所武器库半压在泥石下,陆兰军和副哨长冒着生命危险将枪支全部抢了出来……

  舍小家,为大家

  这也许是陆兰军离开哨所最长的一段时间了。

  在被评为自治区和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后,一次,他从防城港到南宁再到北京,离开了哨所7天时间。

  陆兰军的家离哨所只有6公里。“当哨兵,负的是当班的职责。当哨长,负的是24小时、365天的职责。”陆兰军说,“没办法,只能叫家人多受点累了。”

  父亲与陆兰军的感情非常好。到尖峰岭上任时,就是父亲将他送到了哨所。2011年6月,父亲病重,他几次匆匆回又匆匆走。当他再接到电话赶回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双眼……

  刚来时,为解决用水用电问题,他拿出了结婚用的600元钱,而女友因此与他分了手。

  2001年,农网改造给哨所拉“大电”,为了抢时间,陆兰军带领大家在电网公司派人前,将12根巨型电线杆抬上了海拔670米的山顶。

  陆兰军带人在山上种了2000多棵松树,最早种下的明年就可以成材,哨兵们一直想要的干衣机就有了着落……

  陆兰军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哨所上,家里全靠妻子一人在支撑。

  2007年,妻子割好了近千斤松脂叫陆兰军回家收,可处理边情的陆兰军一拖再拖。好不容易回到家,夫妻俩发现松脂被偷得只剩了20多斤,妻子一下子坐在了地上……

  舍小家,为大家。在陆兰军的感召下,仅在400户的尚义村,历年来有350人上尖峰岭当过哨兵,几乎每家都有一人。

  “对家庭,愧疚,确实愧疚……”陆兰军说,“但看到这些,我和妻子觉得受苦也值了。”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6日 00:14 来源:新华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