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三无”书记用生命书写平凡人生——记优秀共产党员李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广东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龙上村党支书李清倒在岗位上
 “三无”书记用生命书写平凡人生

李清

李清(资料图)

  45岁的李清走了,这个土生土长、从27岁起便开始在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龙上村担任村干部的村支书的突然辞世,让龙上村的2400多名村民悲痛不已,泪洒青山。9月8日,村里在10多公里外梅州殡仪馆为李清送行,龙上村近400名老人自发前往,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为的是要再看自己的“好儿子”最后一眼,为“贴心”的好书记送最后一程。69岁的村民梁雁群,在现场流着泪一遍又一遍地念叨“李清呀李清,你是为涯兜(我们)办事累死的呀……”

  龙上村地处梅州市区边沿城乡接合部,20个村民小组的山林、稻田、菜地沿半坑山脉洒布在从村中穿行而过的广梅汕铁路两边。如今村中灵气的山水、平直宽畅的水泥村道、星罗棋布的水泥排灌水渠、掩映在红花绿树丛中的客家民居、小楼,无不在展示着龙上村的富足和秀美。而这一切,与李清和他所带领的村两委干部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龙上村并不富裕,村里许多年轻人都进城或到珠三角地区打工,而当年27岁的李清却选择了留下,当了一个月只拿上百元工资的村民兵营长。李清担任村支书之初,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3400多元,村集体收入也只有2万元。18年来,李清骑着他那辆磨光了轮胎的老摩托车,越山路、过危桥、进寒门、访民情、化矛盾、送温暖、抓经济、促发展,足迹踏遍了全村613户村民的家门,团结带领村民奔康致富,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手足情谊。如今,龙上村村级集体经济已从当年的2万元增至13万元,而村民年人均收入也从3453元增至8700多元。

  李清走了,这个在龙上村当了12年村支书,被村民称为“上无片瓦(没住宅)、下无轿车、兜无积蓄”的“三无”书记,像一缕清风轻轻掠过龙上村的秀美山水离去,却在同事和村民心中留下了无尽的思念。9月17日,梅州市委决定,追授李清同志为“梅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走进龙上村,在村民的引领下,在龙上村的山水间寻觅李清留下的一串串闪光足迹……

  村民:他是村里最忙最累的人

  随着梅州城市扩容提质,地处城乡接合部的龙上村一直是个“事多之地”,2008年以来,客都大道、梅大高速公路、江南新城等重点工程项目一个接一个动工,而每项工程都涉及龙上村的征地拆迁。为配合工程建设,李清经常忙得团团转,连节假日也没空闲。

  “李清为村里做了很多事情,我们对他都非常信任。村民碰上大事小事都会找他帮忙解决,他也从来不推脱。只要大家找到他,他就要把事情处理好,他是村里最忙最累的人。”今年69岁的村民梁雁群老伯说起李清,伸手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第20村民小组长李桂海告诉笔者,过去村里有7个村民小组的近300亩水田灌溉困难,天旱时村民经常为了争夺水源引发争斗。而村里其实有4个山地水塘,水源十分充足,只是没有引水的设施。李清得知后就把村中的山塘出租,用租金先后修建了4.8公里圳道,彻底解决了村里农田灌溉难题。

  李清在龙上村当了18年村干部,任村支书12年。在他的带领下,龙上村修了宽畅的水泥村道,安装了路灯,家家接通了自来水。从2005年开始,在李清的带领下,龙上村开始招商引资,利用地处城郊交通便利的优势,先后搞起了兰花种植和药材种植,并增加村集体收入。

  李清走后,在家里留下一本工作日记,里面工工整整记下了他今年每天要处理的事务,从周一至周日从不间断。

  笔者一页页翻下来,在第18页的倒数第三行,上面写着:“五30/8,上午检查身体,下午打针。”李清的工作日记就永远定格在了这里。

  8月31日上午,妻子黄满玲陪着前几天便出现身体不适的李清去医院,抽血化验,打点滴,等待检查结果,医生也给李清安排了病床,让他入院治疗,嘱咐他一定要留院观察、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但是打完点滴的李清依然拖着病体离开医院,开着摩托车回村。路上李清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一路上说的都是村里的工作和协调纠纷的事情。”黄满玲说。

  当天下午,李清没有休息,到村民家里调处纠纷,一直忙到晚上7时多才回家吃晚饭,接着又在书桌前书写村里粮食补贴方案,一直忙到9月1日凌晨2时才上床休息。上午7时,才睡了5个小时的李清像往日一样准点起床,在走向卫生间的时候他突然停了下来,表情痛苦地用手按住胸口,直说“胸口疼”。妻子黄满玲赶紧过来扶着他,想为他拍拍胸顺顺气,但李清还是倒了下去,从此再也没有醒来。

  今年66岁的村民熊小平说:“李清为村民操心的事太多,就是不会痛惜自已。如果8月31日那天他把手头的工作交给别人,自己能够住院接受治疗,估计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他走了,我们心疼啊!”

  同事: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龙上村村委会办公楼是建于1996年老楼房,李清和4名村干部一直挤在二楼一间小会议室里办公,小会议室很简扑,唯一显眼的是挂在西面墙上的10面金光闪闪的奖牌。笔者细看了一下,最早的一面是2002年6月由梅州市委组织部颁发的“五好党支部”牌匾,而最新的一面是今年6月由梅江区委组织部颁发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牌匾。在李清的带领下,龙上村党支部几乎年年获奖。

  龙上村党支部副书记梁振元说,为了村民,李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李清的身影。

  今年6月12日,暴雨袭击梅城造成山洪下泄,龙上村透水坑山4个相连的山塘有一个发生溃坝,万一坍塌,将会冲毁山下的客都大道和淹没大片民房,情况万分危急。李清接报后,紧急向水利部门报告,并带领抢险队奔赴现场抢险,经过10多个小时奋战,险情排除了,李清让大家回家换衣服休息,而全身湿透的李清却留下来通宵值班。

  龙上村村民、今年61岁的梅江区人大代表邓小兰告诉笔者,她就亲眼见识过李清书记“不怕死”的精神。2005年10月的一天,善坑村黄岭岌发生山火,危及山下村民住宅,李清带领村民,第一个冲入火海扑火,当时她也在现场,一直在为李清的安危担心,吓得腿脚发软,直到山火扑灭,李清平安无事,她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村民告诉笔者,其实从2007年至2010年的连续4个春节除夕,李清都是在扑灭山火的山上度过的。

  妻子:三哥,我下辈子还嫁给你

  龙上村第19村民小组的善坑村口牌坊边上,有一幢仍未竣工的2层小楼,小楼没有庭院,出门便是村道,这便是李清的家。小楼很小,楼下一大半是妻子开的小店,2楼是小三房一厅,没有阳台,客厅用柜子隔开两半,一半是李清的书房,另一半是过道。李清逝世前,一直和妻子、母亲和2个女儿住在这里。李清的妻子黄满玲告诉笔者,李清自己没有房子,这幢小楼是李清父亲生前建的,原计划建三层,由于缺钱,房子建了2层便停了下来,这么多年过去了仍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在李清家楼梯口,停放着一辆磨光了轮胎花纹的女装摩托车,这是5年前妻子用开小店攒下的钱买来送给李清的。村道修通后,村民看李清在村里天天骑着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建议他买一辆小汽车。李清说,等村民们都开上小汽车,他再买。其实李清没钱。李清逝世后,66岁的村民廖金英在李清家里帮他收拾遗物,打开衣柜,里面挂的全都是旧衣服,一件20年前流行的皮衣,已烂得不成样子,仍被李清像宝贝一样挂在衣架上……这些让廖金英看得眼泪汪汪。

  李清在家里排行老三,今年41岁的黄满玲20年前经人介绍和李清认识到结婚后,都一直叫李清“三哥”。善良端庄的黄满玲十分敬重李清,为了让“三哥”全身心做好村里的工作,黄满玲不但挑起了种地、开店、照顾老人孩子的全部家务,连“三哥”的日常起居生活也包了起来。早上醒来,黄满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三哥”的杯子倒上水、牙刷挤上牙膏,然后煮上一碗肉面和一碗米粉让“三哥”吃了去上班。黄满玲说,村里事多、琐碎,“三哥”常常要到下午1时后才能回到家吃午饭,早上让他吃饱一些,好有力气为村民办事。

  黄满玲说,“三哥”很疼她,也很孝顺父母和爱孩子,靠在他的身上感觉特别踏实。如果有来世,她下辈子还嫁给“三哥”。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9日 00:08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