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让村民有产业有钱挣——记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河南卫辉市唐庄镇的土地上充满着生机和希望。田野长满青纱帐,生态园里瓜果飘香,社区街头绿树成荫、楼房成排,产业集聚区内现代化工厂星罗棋布、生产繁忙。

  为了开山造地,唐庄镇连续投入大量资金,从开始每年几十万元,到后来的几百万元,再到如今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花这么多钱造地值不值?”面对这样的质疑,吴金印说:“投资办企业,经营不好会亏本倒闭,我们造的地只赚不赔,子孙万代享用不尽,值!建设小城镇,首先要有地;有了地,就能发展产业;有了产业,人才会有事干,有钱挣;农民才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现在,唐庄镇已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城镇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四规合一”,形成了万亩工业园、万亩粮食园、万亩林果园、万亩蔬菜园、万亩生态园“五大园区”,成立了8个专业合作社,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蔬菜业、运输业等,逐步走向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唐庄镇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聚集区,区内建成了五纵五横的道路及水、电、气、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公益设施,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产业集聚区引进企业达3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粮食种植、啤酒酿制、饲料加工、畜牧养殖、肉品分割、食品包装为主的粮食深加工产业链条,以及以水泥生产、制板生产为主的建材产业链条,并不断扩展延伸,让农民得以就近就业。特别是百威啤酒、北新建材、六和集团、银金达等企业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唐庄镇实现了产业升级、跨越发展。2012年底,唐庄集聚区内的工业总产值达33.8亿元,涵盖了全镇工业份额的80%以上,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工业的崛起有力地推动了唐庄镇城镇化的快速发展。2005年,卫辉市进行区划调整,将十里河上游太公泉镇管辖的4个国家级贫困村划给了唐庄镇。当时,4个村的群众面临着“吃水难、吃粮难、走路难、看病难、上学难、娶媳妇难”等诸多困难。为彻底改变村民落后的居住条件,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道路,2008年,吴金印请专家定规划、绘蓝图,在一片废弃的砖窑场上建起了能容纳4个村的村民居住的新型农村社区——四和社区,迈开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现在,四和社区已建起300多幢两层半的小别墅,还有6幢六层楼免费提供给没有任何积蓄的五保户、残疾人、贫困户,群众一个不少地从山上搬了下来。

  吴金印对四和社区的规划远远不是拆老村、建新村,他要让大家“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一番努力,四和社区成立了农业、运输、养殖3个合作社。农业合作社20多人,负责种植十里沟新造出来的1800多亩耕地,目前由四和社区专门成立的农业种植合作社管理,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20多个人可以经营上千亩地,麦收只要两天就结束。老村庄整理复垦出来的土地,则置换给镇集体统一经营。

  “先造地——后换地——再占地”,吴金印带领唐庄镇探索出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

  “我们村刚划到唐庄镇时是最落后的,但现在没有不羡慕我们的,不光是因为我们住的好,更重要的是我们致富了!”谈起几年来的变化,原虎掌沟村党支部书记暴广会非常自豪。

  吴金印说,我们建设高标准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把城市的所有优点都吸纳过来,把城市堵车、废气污染、内涝积水等全部去除,让唐庄镇老百姓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对未来,吴金印信心满怀:“再大干三五年,把唐庄镇的荒沟全造成地,建成美丽、幸福和生态美好的新乡镇。”

  延伸阅读:

  为了大地的丰收——记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上)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1日 09:37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